1. > 智能数码 >

蒙太奇通俗易懂的解释 success

名词解释 蒙太奇

蒙太奇

méngtàiqí

电影用语,有剪辑和组合的意思。它是电影导演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电影片。[法montage]

蒙太奇通俗易懂的解释

;蒙太奇是一种剪辑手段,通俗来讲就是从一个场景切换到另一个场景。一般是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或作者的观点倾向以及其美学原理连接起来,成为完整的影视作品。

蒙太奇

蒙太奇通俗易懂的解释 success蒙太奇通俗易懂的解释 success


蒙太奇在法语是“剪接”的意思,到了俄国它被发展成一种电影镜头组合的理论。

蒙太奇通俗易懂的解释 success蒙太奇通俗易懂的解释 success


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画面合成即由多个画面拼接成的一个统一的图画作品。画面剪辑即为将多个镜头排列起来构成有逻辑的音频内容。

电影或影视剧中常用到蒙太奇手法,将一系列的镜头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角度,以不同的拍摄手法的组合起来,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蒙太奇是什么意思?

这里有图文讲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过是繁体的不知道你是否看得同,那我就先把简体的写出来

蒙太奇Montage

学习电影电视的人总会把"蒙太奇"这三个字挂在嘴上,看来很有"专业"(一般人听不懂)的味道,好像"相对论"般一样的艰深。那么,究竟"蒙太奇"到底是什么?

原来"蒙太奇"这三个字是"Montage"直译过来的,原意是法文的"Monter"转换成的,意指编辑、混成,尤指影像的编辑序列……

真要解释这个词汇可以写一本书,但其实也可以用简单两个字来解释----"蒙太奇"就是"剪接"--晕倒了吧!!

学术派的说法是,把一段连续的画面,与另一个不同的连续画面连接起来,而使之成为有新的意义的一段画面。在剪接时单独『火』的画面就只有"火烧"的意义,单独的『炸药』画面也仅有"物品"的意义,两个画面可能不是同时拍的,拍摄的场所可能也不一样,但是把他们剪接连在一起时,就有火烧炸药的意义,如果后面再加进第三个『爆炸』的画面,那么一段完整的剧情便会出现了。拍片时有很多机会碰上这状况,有时我们为了表达摄影机无法完整拍摄的意义时,就必须靠剪接手法来表达。

蒙太奇通俗易懂的解释 success蒙太奇通俗易懂的解释 success


事实上,蒙太奇这词汇有着不同的解释:

(一)蒙太奇Montage

法文中「加装」(Mounting)或「升起」(Raising);以快速剪接的影像转换场景,通常用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及过去的事件,多用溶及多重曝光来表现;泛指一般的电影剪接。在欧洲,蒙太奇指剪接艺术。

(二)荷李活蒙太奇Hollywood Montage

蒙太奇的一种,影像交迭出现,通常以快速溶镜和复杂的光学冲印效果产生;在荷李活,尤其是三十及四十年代就被简单称为「蒙太奇」。

(三)主题蒙太奇Thematic Montage

俄国导演艾森斯坦提供的剪接法:剪接时不是因连戏而剪接,而是因其象征的联想。例如,一个夸大好修饰的人和一只孔雀剪在一起。通常用在纪录片,镜头依导演的主题而剪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4至1930年间,俄国电影史上有名的蒙太奇运动发生了。

在1910年代左右俄国最好的电影是节奏缓慢的通俗剧类型,焦点摆在演员面临重大事件时的情节表演。Ivan Mozhukin所演出的电影,都是针对俄国本土观众,国外观众很少看过。

这些私营的公司拒绝让财产成为国营,不愿提供影片给国营戏院放映。1918年7月,苏联国家教育局电影部门开始管制底片供应,造成许多公司囤积底片,有些还带着器材逃到别的国家去。

在底片器材短缺下,一些年轻的电影导演做了尝试,导致全国性的电影运动发展。狄嘉维多夫在战时从事纪录片工作,库勒雪夫则在国家电影艺术学校中授课时,做了一系列剪辑实验,把一堆不同来源的底片剪辑成有连戏感的影片。这些理论成为蒙太奇风格的基础。

《罢工》(1924) 1920年艾森斯坦受了1919年葛里菲斯的《忍无可忍》的影响,进入电影界。他的第一部剧情片《罢工》(1924)成为蒙太奇运动的开端。第二部《波坦金战舰》上片后也大受欢迎,引起许多国家对该运动的注意,接下来的数年,艾森斯坦、普多夫、维多夫等拍了一系列具蒙太奇风格的经典作品。

俄国电影形式开始即不同于其它国家,剧情片通常不太注重主角的心理状况,反而以社会环境压力做叙事的因。到了20年代末期,这个电影运动中的重要人物都分别拍了四部重要的电影。然而此运动沈寂的原因不像其它国家是因为工业或经济的因素,反而是来自政府的政治压力,强制禁止了蒙太奇风格的使用。1934年政府发表了一则称作社会主义写实方向的新艺术政策,宣告了所有艺术创作应以写实手法描述革命发展,结果大部份重要导演仍依然持续拍片,虽然有时会激怒当局,俄国蒙太奇运动在1933年普多夫金的《deserter》出现时正式结束。

蒙太奇手法到底是什么?希望有通俗一点的解释。

我也正在烦恼这个问题。

据说罗拉快跑使用了大量的蒙太奇。

我有问题。1.这里的蒙太奇指的是整部电影的叙述方式吗?

2.还是说蒙太奇是与长镜头为反义词的呢?即是从一件事一个人同个时间同个空间但是从不同角度剪切叙述的吗?

3.亦或是笼统的镜头切换,不同的镜头组合成的就叫蒙太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