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经络养生轻松学 经络养生简介

轻松学经络养生 祛病强身好健康

文/黄筱佩

人体的穴位可以反映出身体内相对应部位的器官与身体状态。不只是脚部对应着全身的器官,人的十个手指头及手掌、手臂也各有相对应的穴位。德国傅尔博士( Dr.Voll )借由仪器量测人体的能量电流,所提出的手脚经络、生物能穴位关系图,是最广为应用的理论,并间接印证了手脚穴位、经络与体内脏腑的相对关系。

经络阻塞 易脏腑失调生病

台大医院新竹分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傅俊霖指出,人体有一个微妙的分布系统,负责传送「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这个输布网络称为「经络系统」。它像一个巨大的网,将身体不同地方联系起来,透过特定的途径及时间,经络系统组成了一个全面和复杂的人体地图,并解释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及生病的原因。

人体的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和络脉组成。早于几千年前,中国古代医学文献《黄帝内经》已记载经络的概念:「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是路径的意思,属纵行的通道主干;「络」则有网络的意思,属经脉的分支,多纵横交错循行全身。「经」与「络」在身体联系在一起,组成经络系统。

人体中的气血有流动的特性,与自然界的水流一样,气的流动有着同样的特性。气从高能量流向低能量的地方,并依循着身体的地形,汇聚于经络。因此,经络为体内气的流动提供了一个自然的路径,并稳定地将能量供应身体各部,若身体的经络系统阻塞,身体各部的供应便会受到影响,体内气机的凝滞将引致脏腑失调,产生疾病。

要回复经络平衡和协调,可透过 *** 某些特定的穴位,以恢复经络系统的平衡。透过这些方法,气的流动得到调节,而气的能量则可有效地输布全身。

人体 12 经络 V.S. 对应功能

中医将人体分 12 经络,每个经络都有各自掌管功能,如果出问题,就会有病理变化的发生。

人体 12 经脉分为手三阳、手三阴、足三和足三阴,构成 12 经络。傅俊霖表示, 12 经络的走向和交接有一定的规律,正如《黄帝内经》所载:「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如此全身周游,循环不息。

经络亦有其所属的脏或腑,脏腑各司其职,却又藉经络相互联系,供气血及精微物质输布,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按中医理论,虽然经气在身体循环不息地流动,但在不同的时间,经气的流动在脏腑间均有盛衰, 12 经络也都有其最旺盛的运行时间。

12 经络不通 12 健康警讯

傅俊霖表示,若从肺经开始,依照其主要运行时间排序, 12 经络阻滞可能对应的健康警讯分别如下:

●肺经:肺主气、司呼吸及体表防御系统,肺经出问题,会出现咳嗽、呼吸不顺、咽喉肿痛等感冒症状,与气喘或过敏性鼻炎亦有密切相关。

大肠经:大肠腑负责排泄废物毒素,正常排便是人体气机通畅与大肠功能正常的结果,不然会有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的表现。

胃经:胃腑主消化饮食,若因饮食不节制或精神 *** ,肝胃不和,易导致胃痛、甚至胃炎溃疡等问题。

脾经:脾主消化及散布营养至全身,脾胃是身体气血能量的来源,气血充盛,则面色柔润光泽、肌肉丰满;若脾经出问题,中气虚损,则见面黄憔悴,病久会影响其他脏腑。现代研究发现,脾脏牵涉免疫及内分泌系统,与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息息相关。

心经:心主血脉及供血于全身,心脉失常,轻有胸闷痛、心律不整的症状,重则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危重病症。

小肠经:小肠腑承受胃腑下来的消化物质,再消化吸收养分、水分。小肠经属五行中之火行,小肠经之病变,常见经络循行处,如面颊、颈下、咽部、扁桃腺、肩、肘、臂的发炎。

膀胱经:膀胱腑为贮尿器官,和肾同属五行之水行,主一身水气不足或过剩之病,且膀胱经位于背部脊椎两侧,是身体最长、穴位最多的经络。如果膀胱经发生病变,轻则颈后胀痛、腰酸背痛,重则泌尿系统、脊背神经疾病。

经络养生轻松学 经络养生简介经络养生轻松学 经络养生简介


肾经:肾藏精,为生命根本能量所在,主生殖、生长发育,若肾经虚弱,于儿童则见生长发育迟缓,于成人则见肾衰,与不孕及各种慢性病、重病皆相关。

心包经:心包与心同体,作用在保护心脏,其病变与心经基本相同,中医认为心藏神,掌管人之思维意识、脑部神经中枢,故心包经亦与癫狂、抑郁等精神疾病相关。

三焦经:三焦腑属中医特别的一腑,分为上中下焦,为体腔间、脏腑外之膜,与其余脏腑皆有联系,负责行气行水,水肿病通常与三焦经病变有关。

胆经:胆贮藏与排泄胆汁,直接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不通则出现厌食、腹胀、黄疸、口苦等症状;胆主决断和胆识,胆气虚弱的人,易受到精神 *** ,而有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问题。

肝经:肝藏血,与血液之新陈代谢及妇女月经生理有关,肝主气机的疏泄调整,肝气舒和则气机条畅,胆汁分泌平稳,精神情志舒畅。肝经不通,初起易有神经紧张、目赤眼干口干及脾气暴躁等肝火上炎症状,甚者会在肝病、消化、生殖、内分泌或更年期等疾病上显现。

按压穴位 活络经络

经络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重则病于脏腑,轻则病于经络。经络可以像想是「能量之河」,当经络出现问题,无法顺利输运气血滋润旁边的肌肉或筋骨,会比较僵便,摸起来突出或结成一块,就是不通的表现。傅俊霖建议,可以常常 *** 、泡热水澡,或是拍打让身体温热、按压穴位等,使经络通畅舒坦。

人体有自我修复机能,当经络阻滞时,好好睡一觉或多多休息,一般都会再自行活络起来。但如果是胸腹闷痛持续数小时、手脚肩颈疼痛一周以上,建议就医处理。中医可采取放血、针灸或拔罐等方式,让经络顺畅。不过,若器质性病变如胆囊炎或胆结石引起的疼痛,虽可由针灸或 *** 穴位缓解不适,但发炎结石仍然存在,还是要寻求医治,不能只靠经络保健。

傅俊霖认为,平日可以多做手指和脚趾的按压,尤其是指甲的两侧,上下周围都捏一捏,由于指头是 12 经络的起始点,经常按压能 *** 经络活络。

居家简易经络保健法

傅俊霖建议,可采取以下方式保养经络,尤其冬天经络容易因寒冷而滞郁,更要多注重保健。

《 重要穴位常按一按 》

合谷穴:手部大姆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凹陷处,便秘或肠胃不顺,多按一按。

足三里穴:足部膝盖外侧凹窝处往下数四指,常按压,可帮助消化和缓解打嗝胀气。

涌泉穴:位于脚底中间凹陷处,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处,掌管一身的阳气,泡脚或经常按压,让身体的肾阳气旺盛,不会整天疲累精神萎靡,冬天尤其该多按压。

《 冲热水澡或泡汤 *** 》

冬天强调顾本,经络保养或活络更显重要,主要以膀胱经和肾经为主,如果无法泡澡或泡汤,洗澡用莲篷头从肩膀往下冲,热水可以让经络达到温热通畅。平日也该多 *** 身体各部位,以 *** 或搓热身体的方式,帮助经络通行。

《 练养生功 》

慢练,缓慢的动作,让每处肌肉慢慢松开,有助经络运行。

吐纳:慢慢吐吸,腹式呼吸,每个循环越久越好。可调理胸腹、人体气血循环,对各个经络保健很有帮助。

甩手:可以随意、不拘功法,双脚张开与肩同宽,双手平举与肩同高,再往后甩 45 度,一前一后算一次,每回做 200 次、一天 2 、 3 回,双脚可以站直,也可以微蹲。除了平甩,也可以双手往侧身甩,达到扭腰、活行经络之效。

拍打:手掌弓起、手心呈空心状,用此方式拍打,从肩颈开始慢慢往下拍打,全身各处都拍一拍,达到全身温热效果,每次不超过 15 分钟,要注意不要打到受伤,身体胀热微酸即可。

日常保健养生有哪些经络养生运动可以做?

记得以前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过祝总骧教授提倡的“312经络锻炼操”,312说的就是:3穴,1腹,2腿。3是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1是腹式呼吸法,2是双腿下蹲。平常坚持做配合食补效果会更好,目前让父母坚持做操配合服用“派络维PRO”,首先睡眠变好,起夜少了,其次白天精力、耐力都变好了,也不见她们一直感冒了,效果还是挺满意的。终身受益

经络养生轻松学

经络的经就是主干道,就是大小周天。但络,其实是网络,有四通八达的意思,就是身体的经络除了主干道外。大家知道怎么经络养生吗?下面跟着我一下来看一下吧。

人体的经络系统

身体内的经络有两套系统,一个是小周天,一个是大周天。

小周天就是任督二脉的循环,大周天就是十二条经络的循环。

而大周天的十二条经络其实只是三条长长的经络的循环,都是从小腹内的丹田出发,上行至胸,由胸再行走到手臂内侧→手→手臂外侧→头→躯干→下肢外侧→脚→下肢内侧→再进入小腹。

这是一次循环,每次循环走四条经络,这四条经络其实就是一条经络,只是人为地将它们分开,起了不同的名字,但这条经络的精气是相连的、是没有断的。

学习经络的技巧方法

   学习经络的技巧一 、 任脉、督脉 ,走在人体的正中线,是身体最重要的经络,任督二脉畅通,百病不生。

   学习经络的技巧二、任脉的疏通 :坚持按揉、拍打、热敷等都是可以了,也可以在整条经络上进行刮痧、闪罐、走罐。任脉旁边伴行的肾经,梳理任脉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梳理肾经。

学习经络的技巧三、任脉亏虚 的时候,注意保暖不受寒、不吃寒冷的食物是必须随时需要做到的事情,同时可以多吃补血补气的食物,如牛肉、生姜、红枣、桂圆、北方的大黄米、山 药、红参等,吃这些能明显补充任脉经血,缺点是容易造成胸闷气堵,所以只要长年吃这些食物时,一定要及时按揉、拍打梳理任脉及大腿、小腿正中线,及左右两 侧的脾胃经络及腿外侧的胆经,能将多余的气很快引下去,这样既能让任脉气血充足,又不会发生气堵、气憋的症状。最重要的是:任脉只要气血充足,上颜面的经 络通畅,面部的肌肉就能拥有圆润、饱满、无皱纹,是女士最希望拥有的结果。

学习经络的技巧四、督脉的 疏通: 经常用后背撞击树干、撞击墙面都可以。1-2个月做一次后背正中线走罐,也是疏通督脉最好的一种方法,督脉旁边伴行的是膀胱经,梳理督脉的时候,膀 胱经也一样梳理到了。只是任脉的循环是从后背上去,面部下来,而肾经是从腹部上到面部,交给膀胱经后从头部走颈腰至脚。

所以梳理任督二脉的时候,只要去做梳理,都能对整个躯干起到活血疏通的作用,不要去担心这条经络是往上行还是往下行,其实身体所有经络的走向都不是单一的,因为它们的组成是组织液,是可以四处流通的,一条道路通畅的时候,物质是可以随意上下运行的。

学习经络的技巧五、 督脉及膀胱经亏虚的时候,最好的调养方法是补肾驱寒,在注意保暖不受凉的情况下,多吃牛肉(牛肉对任督二脉都有补益的作用,而且效果稳定持续、不燥)、海 虾、鳝鱼、海马(寒湿重的人在已经做到及时驱寒的情况下是可以长年吃的)这些补督脉、膀胱经的食物,长年坚持食用,都起到腰不酸、腿部软、挺拔、思维敏捷 的效果。

经络穴位养生秘诀

人推崇中医养生,其中最为津津乐道的当属中医养生之经络按摩。哪么经络穴位养生怎么做恩?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经络穴位养生的方法

1、自我点穴

点按风府穴: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的风府穴约1分钟,力量适中。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点百会、四神聪:双掌掌根贴于头的两侧,然后以双手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头顶百会穴及四神聪穴,约1~3分钟,力量适中。百会为督脉穴,四神聪为外经奇穴,头为诸阳之会,常点按此二穴,可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阴挺等证。

点印堂:以双手中指指尖点按双眉中间印堂穴,约1分钟。印堂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前额头痛、鼻衄、鼻渊等证。

点太阳: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太阳穴,点法和揉法结合,约1分钟。太阳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痛、目疾诸证。

上肢点穴按摩:取坐位,先以右手拇指掐按左手中指尖的中冲穴及小指的少冲穴,然后以右手拇指指腹依次点按合谷穴、列缺穴、内关穴,也可点按左、右手的十宣穴。换左手指点按右上肢各穴,穴位同上。

下肢点穴按摩: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足三里穴和委中穴,点法和揉法结合。

2、艾灸保健法

自我艾灸保健法:取坐位,全身自然放松,呼吸平稳,心无杂念,将所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灸时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肤上而引起烫伤。如:悬灸穴位:内关;悬灸穴位:涌泉、足三里、三阴交。

被动艾灸法:艾柱灸与艾条灸均可以,可根据情况选用。一般艾柱灸难度大一些,需要用心学习操作;艾条灸难度相对较小,容易操作控制,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选择。

被灸者一般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全身自然放松,不要紧张,心情愉悦。然后将要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施术者站于一旁,也可取坐位,手臂及身体自然放松,心无杂念,轻巧操作,从容缓和,不急不躁,全神贯注。被动灸法多用于胸腹部或腰背部,养生的穴位有气海穴、关元穴、中脘穴、天枢穴、神阙穴、华佗挟脊穴、肾俞穴、命门穴等。

3、按摩养生法

双手拍头:取坐位,头身正直,然后用双手掌在头部施轻拍法,由前向后,均匀拍打,力量要轻柔有弹性,双手轻拍约20次。

按摩后脑:两手指交叉,抱在后颈枕下部,左右来回横向搓摩约20次,力量要轻柔适中。

梳头浴面:双手五指分开如爪,自前额向后梳头10次,继而用手掌自上而下摩擦面颊10次。

旋摩耳轮:先用掌心旋摩耳郭前面10次,然后水平方向摩擦耳郭前面和后面10次。

叩齿咬牙:双手掌轻按双颊,先叩齿有声36次,后咬牙无声18次。然后下颌放松,用两大指指腹向上托叩下颌36次。

弹鸣天鼓:双掌掩耳,食指、中指、无名指在后枕轻轻摩擦,耳中闻擂鼓之声约1分钟,继用无名指弹滑36次。

搅海咽津:舌尖先左后右在口腔内颊慢慢搅动10次,古称“赤龙搅海”,至唾液满口嗽津10次,分3小口用力引颈咽下,意想直至小腹丹田。

运目弹睛:头部不动,眼珠向四周环视1周,正反方向各3次。然后用力紧闭双眼,同时呼气,待气吐尽后,迅速睁大双眼,同时吸气,共3次。

按摩颈项:手掌自后颈慢慢按摩至前颈,中指尖点天突穴。左右手交替各做10次。

按摩腹肋:双掌根紧按双侧腋下胁肋,自后向前按摩10次。然后左掌叠右掌上,按揉上腹心窝部10次,继按顺时针方向向左上腹推进,而后依次达左下腹、小腹、右下腹,回到心窝部,如此1~3遍。

搓腰揉肾:双手虎口放双侧腰眼穴,用力旋揉36次。然后双手上移至双侧肾俞穴,左右扭动腰部,自上而下按揉10次,共1~3遍。

经络养生轻松学 经络养生简介经络养生轻松学 经络养生简介


拍打经络:先用右掌拍打头顶10次,继用双掌随身体左右摆动左右交替依次拍打肩颈、上臂、前臂、胸背、腰腹、左右大腿、左右小腿,共1~3遍。

经络按摩是一种运用经脉和穴位的按摩保健方法,经络按摩不仅可以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有美容养颜的功效。经络按摩手法禁忌有哪些?

经络穴位养生的注意事项

按摩时,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经络养生轻松学 经络养生简介经络养生轻松学 经络养生简介


1.明确诊断,选用穴位,确定手法,做到心中有数,考虑全面,有中心有重点。

2.根据不同疾病与按摩部位的不同,采用合适的按摩体位。这个体位要使病人舒适,治疗方便,有利于各种手法的操作。不论是自我按摩或由别人按摩,都要注意。

3.按摩的操作程序、强度、时间,需根据治疗中病人的全身与局部反应及治疗后的变化随时调整。并应掌握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

4. 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嘱病人不要紧张,肌肉要放松,呼吸自然,宽衣松带。做腰背和下腹部的按摩,应先排空大小便。病人在过饥、过饱以及醉酒后均不适宜按摩,一般在餐后2小时按摩较妥。

对病人要耐心、认真、亲切、负责,使病人对医生既信任又能配合治疗。自我按摩时也要注意放松和时间安排。

5.按摩时操作者的双手要保持清洁、温暖、勤修指甲,不要损伤被按摩部位的皮肤。并要注意室温及被按摩部位的保暖。

经络养生方法

经络按摩是比较常见的养生 方法 ,不但不用服药无毒无副作用,而且作用范围广不受限制。但经络按摩是有学问的,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经络按摩养生方法,欢迎大家的阅读!

经络按摩养生方法

● 按摩四总穴――解决大部分问题

操作:按摩膝眼下三寸的足三里穴、 窝中间的委中穴、手背虎口下一寸的合谷穴,还有双手虎口交叉、食指所压处的列缺穴,每个穴位按3分钟,以微感酸胀为度。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这四个穴位是人体分别对应面部、口腔、头颈、腹部、腰背的总穴,权限覆盖大部分器官和部位,所以人体的大部分问题,都需要这四穴来研究解决。

● 轻揉耳轮――打通肾气

操作: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一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全身精气由各器官收集之后,都交给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又布满全身的穴位,所以按摩耳朵既健了肾,又把全身的穴位疏通了一遍。

● 梳头百遍――促进头部血流

操作:用手指或梳子从额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早晨起来后为梳头的最佳时间。古时候被称为“栉发”。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人体的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使这些穴位得到按摩和针灸同样的刺激,达到促进头皮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的功效。

● 三种中药沐浴――润滑经络

操作:透骨草50克加皂角50克,煮上一锅倒在浴缸中泡泡澡吧,不妨再加3滴红花油。

颈部经络养生方法

1.前俯后仰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两肩平行,然后双手叉腰。动作时先抬头后仰,同时吸气,双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后缓慢向前胸部位低头,同时呼气,双眼看地。做此动作时,要闭口,使下颌尽量紧贴前胸,停留片刻后,再上下反复做四次。动作要旨是:舒展、轻松、缓慢,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2.举臂转身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动作时先举右臂,手掌向下,抬头目视手心,身体慢慢转向左侧,停留片刻。在转身时,要注意脚跟转动45度,身体重心向前倾,然后身体再转向右后侧,旋转时要慢慢吸气,回转时慢慢呼气,整个动作要缓慢、协调。转动颈、腰部时,要尽量转到不能转为止,停留片刻,回到自然式后,再换左臂。而换左臂时,放下的手要沿耳根慢慢压下,换好手臂后同样再做,来回反复做两次。

3.左右旋转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叉腰。动作时先将头部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吸气于胸,让右侧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再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呼气,让左边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这样反复交替做四次。要注意的是,整套动作要轻松、舒展,以不感到头晕为宜。

4.提肩缩颈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动作时双肩慢慢提起,颈部尽量往下缩,停留片刻后,双肩慢慢放松地放下,头颈自然伸出,还原自然,然后再将双肩用力往下沉,头颈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后,双肩放松,并自然呼气。注意在缩伸颈的同时要慢慢吸气,停留时要憋气,松肩时要尽量使肩、颈部放松。回到自然式后,再反复做四次。

5.左右摆动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叉腰。动作时头部缓缓向左户倾斜,使左耳贴于左肩,停留片刻后,头部返回中位;然后再向右肩左耳贴于在左肩,停留片刻后,头部返回中位;然后再向右肩倾斜,同样右耳要贴近右肩,停留片刻后,再回到中位。这样左右摆动反复做四次,在头部摆动时需吸气,回到中位时慢慢呼气,做操时双肩、颈部要尽量放松,动作以慢而稳为佳。

6.波浪屈伸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腿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动作时下颌往下前方波浪式屈伸,在做该动作时,下颌尽量贴近前胸,双肩扛起,下颌慢慢屈起,胸部前挺,双肩往后上下慢慢运动。下颌屈伸时要慢慢吸气,抬头还原时慢慢呼气,双肩放松,做两次停留片刻;然后再倒过来做下颌伸屈运动,由上往下时吸气,还原时呼气,做两次,正反各练两次。

经络养生方法相关 文章 :

1. 经络养生手法

2. 人体十二经络养生的方法

3. 中医经络养生

4. 艾灸经络养生的方法

5. 人体经络穴位养生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