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毁灭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

圆明园建筑有什么物点?

圆明园是中国园林设计的集大成者,山水,亭阁楼台,曲廊牌楼,各种珍稀花木遍布其中,林荫花盛,异草奇花,斗艳争妍,三步一景,五步一廊,曲径通幽,实为人间仙境!!

珍奇异宝,翠玉奇石极尽奢华,红墙碧瓦,画栋雕梁,飞檐照壁,细啄精雕,名画奇文,点缀其间,人文之瑰宝,艺术之大成,财富之荟聚,建筑之巅峰,败家子拼命暴敛,恶魔盗一炬焚空!惜哉!

穷天下而奉一人,而为天下戒

圆明园著名的建筑有:江南园林建筑、宗教建筑以及西洋建筑。圆明园中结合了古代化建筑与现代化建筑的风格,使得圆明园看起来更加的高级,也使得圆明园更加具有纪念意义,在圆明园中的旅游景点有很多。

圆明园中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第一、蓬岛瑶台。蓬岛瑶台是圆明园中的一处小岛,建筑周围以红色为主要建筑颜色,房顶以金色为主要建筑颜色,然后以红色和绿色进行点缀,是蓬岛瑶台看起来比较奢华,但又不失风雅。在整座小岛的周围被河流环绕,像是一座被隔离出来的人间仙境,最后用树木进行渲染,为整片景色增添了人情味。

第二、杏花春馆。杏花春馆是圆明园中的一处山庄,更多的美是表现在意境上。在一处空旷且宁静的土地上,布满了所种的田地和树木,树木中最突出的便是杏树,树枝上开满了杏花,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整片场景中几座房间使得景色更加的贴近于现实生活。

第三、武陵春色。武陵春色讲究的是一种园林艺术,整片景色完美的描述了春天的色彩,在绿茫茫的一片草地中,建设有一条石头小路供游客行走,这一景点的入口处,有一块儿形似圆台的石头上刻上了武陵春色四个字。建筑风格将整个景点分为两个部分,东部多为溪流,西部多为建筑。

1、正大光明殿

是圆明园的正殿,皇帝每年举行生日受贺、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詹、散馆乡试及复试的地方。

2、勤政亲贤殿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毁灭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毁灭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


即养心殿西暖阁前室,位于正大光明殿东面,为盛暑时皇帝办公之处,有殿堂5间。北设宝座,南为窗,东有板墙开门,与养心殿明间相通,为皇帝召见大臣之所。

3、九洲清晏

位于前湖北岸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进南向大殿组成,第一进为圆明园殿,中间为奉三无私殿,最北为九州清晏殿;中轴东有“天地一家春”,为道光出生处;西有“乐安和”,是乾隆的寝宫。

4、镂月开云

原称牡丹亭,位于后湖东南角,建筑木料以楠木为主,殿顶覆二色琉璃瓦;乾隆即位后,改称“镂月开云”。

5、坦坦荡荡

紧靠后湖西岸,仿杭州“花港观鱼”景,是圆明园中专设的养鱼区,四周建置馆舍,中间开凿大水池。

扩展资料:

圆明园建筑主要特色:

1、占地面积

圆明园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

2、水主题元素

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禹贡》“九州”之象征。

3、建筑风格

圆明园还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仿建了中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乾隆皇帝弘历曾经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台,东巡岱岳,巡游热河、盛京(即沈阳)和盘山等地。

4、建筑形式

圆明园的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应有尽有。

5、宗教元素

圆明园的寺庙园林,也是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侧面。安佑宫(鸿慈永祜),是按照景山寿皇殿的旧例建造的。用来祭奉康熙、雍正皇帝“神御”,是园内的皇家祖祠。

6、稀有动植物

盛时的圆明园,还堪称当时的皇家植物园和珍稀动物园。园内牡丹台、竹子院、梧桐院、杏花村、桃花坞、芰荷香、君子轩、松风萝月,以及深柳读书堂等多处景点,均以植物风景特色成名。

圆明园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仿建了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乾隆皇帝弘历曾经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台,东巡岱岳,巡游热河、盛京(即沈阳)和盘山等地。

每至一地,凡他所中意的名山胜水、名园胜景,就让随行画师摹绘成图,回京后在园内仿建。据不完全统计,圆明园的园林风景,有直接摹本的不下四五十处。杭州西湖十景,连名称也一字不改地在园内全部仿建。正所谓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圆明园布局有哪些?

景点中的每组建筑都包括了若干个院落,而每一个院落又分别有几幢建筑。这种园中有园、层层嵌套的格局是圆明园的一个重要特征。

1、圆明园

圆明园在圆明三园中面积最大,占地二百公顷。圆明园原为明代一处私家园圃,圆明园历史之始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为皇四子胤禛赐园题写匾额“圆明”。

雍正初年建成牡丹台(即“镂月开云”),雍正帝即位后从雍正三年(1725年)开始大肆扩建而成,到乾隆九年(1744年),圆明园的营建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乾隆帝依照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四字题名钦定了圆明圆四十景,分别赋诗,并命画师绘画修饰,此即《圆明园图咏》。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携带的礼品陈列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在圆明园作为宫苑的百余年的时间,清帝长期园居,其中雍正帝、道光帝均崩于圆明园。圆明园可分为宫廷、九州、西北、福海和北部等五个景区。

2、长春园

长春园位于圆明园的正东,绮春园的东北,面积约为圆明园的三分之一,占地70公顷[1],1751年基本建成,1770年乾隆帝写了《长春园题句》,说明建园的目的是建造颐养之所,预备在退位之后来此入住,因此以宴游为主,没有议政的设施。

3、绮春园

绮春园位于圆明园的东南,最初为允祥赐园“交辉园”,在乾隆年间先赐给乾隆帝妻弟傅恒后改名“春和园”,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圆明园东南几个小园扩建成绮春园。

在嘉庆十四年(1809年)扩充将西部小园并入,由竹园、含晖园、西爽村以及春和园组成。绮春园的面积54.3公顷,园林规模比长春园略小。绮春园在道光年间以后主要作为太后、太妃居住之所。

圆明园被毁后,同治年间准备重修圆明园时,拟大修绮春园,并令改名万春园,后因财政拮据而作罢。后人常将绮春园称为万春园。

圆明园的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应有尽有。其盛时的建筑样式,也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建筑可能出现的一切平面布局和造型式样:既有常见的单檐卷棚灰筒瓦屋面,朴素淡雅;又有宫殿式重檐琉璃彩瓦覆顶,金碧辉煌;既有一进两厢、二进四厢的规整院落,又有灵活多变的建筑组群。建筑平面布局共有38种之多,除常见的矩形、方形、圆形、工字、凹凸字、六角、八角外,还有很多独特新颖的平面形式,如眉月形、卍字形、书卷形、十字形、田字形、曲尺形、梅花形、三角形、扇面形,乃至套环、方胜等,可谓丰富无比。

3到5条圆明园资料?

1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

2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有一百五十余景,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正法号。

3乾隆帝继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郊西北十里,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今天我们简单谈一些关于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始建于明代

一、圆明园始建于何时

圆明园始建于明代。早先是明代的一座私家园林。清初曾将北京西北郊的许多前明私园收归内务府奉宸院,再分赐给皇室成员和贵族官僚。圆明园就是康熙四十八年赐给皇四子胤禛的一座“赐园”。

大规模的修建是在清朝乾隆时期,此后经150余年的经营,建成一座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的方圆30华里的世界最豪华的皇家宫苑共40景,145处建筑。

当年圆明园建筑

二、当年圆明园究竟有哪些建筑

圆明园内有雄伟庄严的宫殿,也有玲珑精巧的亭台楼阁;有象征闹市的“买卖街”,也有仿照田园风光的“山村”。园中许多风景是模仿全国各地的名胜修成的。如杭州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许多景物是按古代诗人、画家描写的意境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

另外,还有仿巴黎凡尔赛宫的海晏堂。园中不但有壮丽的建筑群、还收藏着无数极珍贵的文物。既有历史书画、孤本秘籍,也有金银珠宝、名贵铜、瓷器。

圆明园的劫难

三、清朝末年圆明园的劫难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洗劫。强盗们把一切能拿走的全拿走了,那些较重的珐琅瓶和瓷器则被砸碎。为了掩盖罪行,10月18日,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下令焚毁圆明园。几千名英国士兵一齐放火,一时黑烟如云,弥漫北京上空,百余里之内不见日光,大火延烧一星期,圆明园化为一片焦土。

事后,额尔金还得意地说,烧掉圆明园,是为了给中国人的脑袋里留下一个“必要的印象”。

圆明园的保护整修

四、建国后对圆明园的保护整修

清朝灭亡后,圆明园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民国初期走马灯一样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到了日寇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不少农户入园开田种稻,圆明园早已面目全非。

新中国成立后,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近半数的土地成为绿化地带。现在,十几万株树木蔚然成林,多数建筑基址尚可找到,数十处假山叠石仍然可见,西洋楼遗址的石雕残迹颇引人注目。

圆明园有多高?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有一百五十余景,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圆明园还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仿建了中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

乾隆皇帝弘历曾经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台,东巡岱岳,巡游热河、盛京(即沈阳)和盘山等地。每至一地,凡他所中意的名山胜水、名园胜景,就让随行画师摹绘成图。为雍正法号。

圆明三园占地350公顷,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历史上内外围墙总长度约为17000延长米,墙高约2.8米。1860年,圆明园被毁后,遭受近百年的掠夺、破坏,原本的围墙已被毁坏殆尽。

原图纸本,横长1761.2 厘米,纵高1311.5 厘米

圆明园有多少文化遗产,分别是什么?

1、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

到2012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2、圆明园印

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 《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 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

1904年(光绪三十年),康有为游巴黎,在奇规昧博物馆曾见过中国内府珍物及玉玺等,并认为是圆明园文物。

3、四十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是根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宫廷画师、词臣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毁灭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毁灭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4、乾隆玉玺离开中国的时间,极有可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当时的义和团运动时期被人带出了紫禁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位欧洲收藏家获得了乾隆玉玺,随后将它送给了自己的儿子阿萨夫。2010年11月,阿萨夫打算将玉玺拍卖掉。阿萨夫形容白玉玺是“中国鼎盛时期皇权的象征”。

5、翡翠西瓜是中国清朝文物,共一对,属于绝世国宝,是从美国大量进口的碧玺做的,瓜皮翠生生、绿莹莹,还带着墨绿的条纹:瓜里的黑瓜籽、红瓜瓤还能影影绰绰的看得见。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毁灭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毁灭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


深受慈禧太后喜爱,她死后翡翠西瓜随葬,后被军阀孙殿英盗走,目前下落不明。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此避暑、听政,故圆明园又称“夏宫”。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故址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用了多少年的时间才建成?

圆明园用了50年的时间才建成。

从康熙四十六年(1709年)圆明园始建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西洋楼基本建成,前后历经50年的时间建成。后历代清朝皇帝不断扩建改建修缮,到被毁坏用了前后151年。

圆明园开始修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筑。



扩展资料: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 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

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 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是多少年建成的建了多少年?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截止到2019年建成已经有312年。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

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

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并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扩展资料:

圆明园是清代五位皇帝长年居住、生活并处理朝政的地方,即所谓“以恒莅政”,或称之为“凡莅官治事,一如内朝”的一座大型宫苑,前后长达130余年之久(1723年到1860年)。

清王朝统治中国268年,全国的政治权力中心,实际上是由圆明园与紫禁城共同构成的。

它与大内(紫禁城)的不同之点,在于宫苑结合、以苑为主,是封建帝王“避喧听政”、“宁神受福”的理想场所。并形成了独特的帝后园居、官员奏事、禁园管理和护军拱卫制度。

圆明园1950年时长什么样?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

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禹贡》“九州”之象征。各个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

圆明园的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应有尽有。其盛时的建筑样式,也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建筑可能出现的一切平面布局和造型式样。

扩展资料:10月18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焚毁圆明园。英法联军在北京城郊抢掠烧杀近50天,京郊皇家园林如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玉泉山)、静宜园(香山)、畅春园等均被付之一炬。清廷派奕欣为全权大臣议和,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联军洗劫和烧毁了圆明园和静宜园。圆明园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300多名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