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雷电放电的特点是(雷电放电有何特点)

雷电放电具有什么特点?a. 电流大,电压高

雷电放电的特点具有:电流大、放电时间短、电压高。

雷电放电雷电是大自然的静电放电现象,所以雷电放电不属于自持放电。雷电大体由积雨云中冰晶、水滴、尘埃等在强对流运动中相互摩擦、挤压等产生电荷并积聚在云层的上下两端,当积聚的静电电荷发生放电。

雷击易发生的部位:

1、缺少避雷设备或避雷设备不合格的高大建筑物、储罐等。

2、没有良好接地的金属屋顶。

雷电放电的特点是(雷电放电有何特点)雷电放电的特点是(雷电放电有何特点)


3、潮湿或空旷地区的建筑物、树本等。

4、由于烟气的导电性,烟囱特别易遭雷击。

5、建筑物上有无线电而又没有避雷器和没有良好接地的地方。

预防雷电的方法:

1、注意关闭门窗,室内人员应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2、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

3、在室外时,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时,应尽量寻找低洼之处(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体高度。

4、远离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

5、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

6、如多人共处室外,相互之间不要挤靠,以防雷击中后电流互相传到。

雷电放电具有什么特点

一、雷电流的特性雷电破坏作用与峰值电流及其波形有最密切的关系.雷击的发生、雷电流大小与许多因数有关,其中主要的有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季节和气象.其中气象情况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研究雷电流大多数采取大量观测...

雷电放电的基本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雷电放电的基本过程包括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辉放电三个阶段。

1、先导放电阶段,开始产生的先导放电是跳跃式向前发展。先导放电常常表现为分枝状,这些分枝状的先导放电通常只有一条放电分支达到大地。整个先导放电时间约0.005~0.01s,相应于先导放电阶段的雷电流很小。

2、主放电阶段,主放电过程是逆着负先导的通道由下向上发展的。在主放电中,雷云与大地之间所聚集的大量电荷,通过先导放电所开辟的狭小电离通道发生猛烈的电荷中和,放出巨大的光和热。在主放电阶段,雷击点有巨大的电流流过,主放电的时间极短。

3、余辉放电阶段,当主放电阶段结束后,雷云中的剩余电荷将继续沿主放电通道下移,使通道连续维持着一定余辉。余辉放电电流仅数百安,但持续的时间可达0.03--0.05s。

扩展资料:

雷电的频率:

在任何给定时刻,世界上都有1800场雷雨正在发生,每秒大约有100次雷击。在美国,雷电每年会造成大约150人死亡和250人受伤。全世界每年有4000多人惨遭雷击。

在雷电发生频率呈现平均水平的平坦地形上,每座300英尺高的建筑物平均每年会被击中一次。每座1200英尺的建筑物,比如广播或者电视塔,每年会被击中20次,每次雷击通常会产生6亿伏的高压。

每个从云层到地面的闪电实际上包含了在60毫秒间隔内发生的3到5次独立的雷击,第一次雷击的峰值电流大约为2万安培,后续雷击的峰值电流减半。最后一次雷击之后,可能会有大约150安培的连续电流,持续时间达100毫秒。

经测量,这些雷击的上升时间大约为200纳秒或者更快。通过2万安培和200纳秒,不难计算得到dI/dt的值是每秒10^11安培。

雷电的特性与危害有哪些?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放电现象。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达20公里,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杂,但总体而言,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

因此,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闪电现象。闪电的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放电过程中,由于闪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在雷电放电地点会出现强烈的闪光和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人们见到和听到的闪电雷鸣。在任何给定时刻,世界上都有1800场 雷雨正在发生,每秒大约有100次 雷击。在 美国,雷电每年会造成大约150人死亡和250人受伤。全世界每年有4000多人惨遭雷击。在雷电发生频率呈现平均水平的平坦地形上,每座300英尺高的建筑物平均每年会被击中一次。每座1200英尺的建筑物,比如广播或者电视塔,每年会被击中20次,每次雷击通常会产生6亿伏的 高压。每个从云层到地面的闪电实际上包含了在60毫秒间隔内发生的3到5次独立的雷击,第一次雷击的峰值电流大约为2万安培,后续雷击的峰值电流减半。最后一次雷击之后,可能会有大约150安培的连续电流,持续时间达100毫秒。经测量,这些雷击的 上升时间大约为200纳秒或者更快。通过2万安培和200纳秒,不难计算得到dI/dt的值是每秒10^11安培。

雷电放电的特点是(雷电放电有何特点)雷电放电的特点是(雷电放电有何特点)


雷电放电具有什么特点

雷电流的持续时间短,电流强,呈冲击波形。

雷电放电的特点是(雷电放电有何特点)雷电放电的特点是(雷电放电有何特点)


雷电流具体的参数可以在百度文库里去找,有很多文献的。

这里给你推荐一篇PPT,讲得比较易懂。

雷电放电具有什么特点 雷电是怎样产生的

1、雷电放电具有什么特点 :雷电放电具有电流大、电压高的特点。雷电流放电电流大,幅值高达数十至数百千安;放电时间极短,大约只有50~100us波头陡度高,可达50kA/s,属于高频冲击波,雷电感应所产生的电压可高达300~500kV直击雪冲击电压高达MV级放电时产生的温度达2000、大气中的水蒸气是雷云形成的内因:雷云的形成也与自然界的地形以及气象条件有关。热雷电是夏天经常在午后发生的一种雷电,经常伴有暴雨或冰雪,热雷电形成很快、持续时间不长,1~2小时;雷区长度不超过200~300km,宽度不超过几十千米。

2、雷电是怎样产生的: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是正极,有的是负极,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发出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瞬间被加热膨胀的空气会推挤周围的空气,引发出强烈的爆炸式震动,这就是打雷电。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层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雷电放电具有什么特点

雷电是既具有静电功率损害,也具有高压损害,由于大气的强运动产生的高压可通过电器设备的电源线或天线(主要是长线)瞬间强放电,造成电器设备内的电子元件内部击穿(高压损害)或是熔融(功率损害),最终造成电器设备的永久性损坏。

雷电流放电电流大,幅值高达数十至数百千安;放电时间极短,大约只有50~100μs;波头陡度高,可达50kA/s,属于高频冲击波。雷电感应所产生的电压可高达300~500kV。直击雷冲击电压高达MV级,放电时产生的温度达2000K。

扩展资料:

闪电的电流很大,其峰值一般能达到几万安培,但是其持续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几十微秒。由于持续时间短,闪电输送的能量相对不大,不过闪电的功率却可以很大。

在夏季的潮湿的天气下,丰富的水分子会令该空气介质所要求的击穿电压降低,因此较易发生闪电,而冬季下雪时也是同一情况。概括而言,当某介质的击穿电压因该介质的性质改变而下降,便有较大机会发生放电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雷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闪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