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三星堆不敢公开的秘密(2021年春节闹鬼)

@真知新坐标有一件事情必须先说清楚,那就是关于夏朝的资料来源于《山海经》。《山海经》主要分为三部分,即《五藏山经》《大荒经》和《海经》。而其中《海经》部分又分为8卷,其中海外四卷各写东南西北,海内四卷也各写东南西北。而《海内经》部分,则主要围绕一个金字塔在写。这就是著名的昆仑墟。

“昆仑虚,虚四方”,书中是这样描述的。也就是说昆仑墟的四面都是空的,然而方圆800里,高万仞,而且顶端有一个平台。这就只能是金字塔了。当然不是埃及法老王的那种尖顶金字塔,而是类似于美洲的那种平顶金字塔。

三星堆不敢公开的秘密(2021年春节闹鬼)三星堆不敢公开的秘密(2021年春节闹鬼)


金字塔的上面的平台有一棵树,这棵树叫木禾。在上古时期,木禾是一种很传奇的树,竟然是结稻谷的。而稻谷是一种粮食,就是你们吃的米饭那种稻谷。这棵树非常大,5个人才能合抱,大约12米高,也就是相当于4层楼左右。当然一般都认为这并不是树,金字塔是石彻的,既然高万仞,在平台上种一棵树就非常费事。而且树干是圆的,很多人理解为火箭发射井的上面部分。

昆仑墟守备森严,一共有4层防卫,还有非常宽阔的护城河,地势非常险要,关于这一点老严在之前的文章吹过好几次了,这里就不详细渲染了。规模,防卫,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个极端重要的地方。但是书中并没有说昆仑墟到底是干什么用的,里面住的到底是谁。当然方圆800里,按今天的度量单位来说,就是方圆300多公里的这么大一个金字塔,住的肯定不是一个人。

昆仑墟存在于夏朝。夏朝是人神共存的时代。因此自然而然让人想到神住在昆仑墟里面。但又并非如此。作者特意告诉我们,在昆仑墟旁边还有一个八方形的平台,那才是神经常聚集的地方。中国古代的神跟西方是不一样的。西方的神自己建立国家,国家与国家打得天翻地覆,皮开肉绽,而中国的神服从于炎黄后代的领导,他们只是最高统治者的帮手。也就是说他们的地位比人间帝王低。他们只能住旁边,那么金字塔应该住着夏王。

由此可以判断,所谓的昆仑墟,就是夏朝的都城。夏朝是我们给予的称呼,事实上大禹立国的时候,国号夏后。他的儿子也被称为夏后启。《山海经·海内北经》也写到了夏后启,原文是这样的: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说:在大乐之野,夏后启在这地方观看乐舞《九代》,他乘驾着两条龙,飞腾在三重云雾之上。他左手握着一把华盖,右手拿着一只玉环,腰间佩挂着一块玉璜。

三星堆不敢公开的秘密(2021年春节闹鬼)三星堆不敢公开的秘密(2021年春节闹鬼)


夏后启的时候,都城还不在昆仑墟,应该是在阳城,也就是今天河南的禹州。他到西面看乐舞,属于走出都城巡游。当然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姿势:左手握着一把华盖,右手拿着一只玉环,腰间佩挂着一块玉璜。

这是不是特别像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不过立人只有人,没有物。虽然没有物,但是手握玉环呈现的圆形握口是表现出来了。华盖其实就是一种伞,伞柄肯定是圆形的,而且比较大,所以另外一只手的握口也是圆形的。当然青铜立人的腰间并没有一块半圆形的玉,这毫不奇怪,因为只塑造了人,没有塑造物。

三星堆不敢公开的秘密(2021年春节闹鬼)三星堆不敢公开的秘密(2021年春节闹鬼)


在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立人是镇馆之宝,可见考古学家也觉得这个文物非常重要。而如果真是夏后启的形象,作为一国之君,那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其实除了青铜立人之外,还有一些文物也能跟《山海经》的《海经》部分挂上钩。

比如前面讲到的木禾,《山海经》没有说具体是什么样子的,但总体来说远远看起来像一棵树。之所以只能远远看起来,因为那么警备森严的地方,一般人根本就无法靠近,更别说爬上万仞之高去面前看了。像老严这样的矮胖子,估计爬到一半就累死了,挡住了后人的去路。而在三星堆出土了若干种神树,其中有一棵树,结合了《山海经》对若木和建木的描述,把两棵树搞成一棵树了。而另外的树中,会不会有一棵就是木禾的形象呢?

其实还有第3条线索,也是老严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的。《山海经·海内北经》讲到一种人,部落名称叫祙,“其为物人身黑首从(纵)目”,意思就是说这个部落的人的长相是人的身子,但是头部是黑色的,两只眼睛是向外伸出来的。这个形象和《山海经》出土的纵目人的面具102%吻合,完全可以肯定纵目人面具所代表的人就是《山海经》所记载的纵目人。

前面说过,《海经》部分记载的是夏朝的事情。而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至少有这3点跟《海经》记载的相符合,这当然不能一下子就判定《山海经》的文物就是夏朝遗物,但可以引导我们向这个方向去论证。老严也并没有亲自到过三星堆考古现场或者博物馆,只是根据网上的图片来研究的。而且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实在太多,上网的毕竟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有机会亲自看了,很有可能能识别出更多的夏朝遗物。

根据《史记》的记载,商汤灭夏之后,把夏朝的子孙封在杞,成为众多诸侯中的一国。这地方在今天河南的杞县。商朝灭亡之后,周朝并没有更改夏朝子孙的封地,依然在杞。然而夏朝的遗物为什么又到了蜀地,并被各种破坏和焚烧,深深埋入地下,这真是一个谜。

当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夏朝是人神共存的社会。人的夏朝灭亡了,那些神并没有树倒猕猴散,而是一起逃到了很封闭的蜀地,并且带来了大量的青铜。他们依靠蜀地的工匠,重塑了夏朝盛景。甚至他们带着夏朝重要人物的面具,像演戏一样模仿夏朝的盛况。这个设想有一个证据是,本来生活在昆仑墟附近的纵目人,他们的面具在三星堆出现。

至于为什么被埋葬了,老严还是之前的观点:商灭周兴,周朝的势力到达了蜀地,众神只能逃亡。然而又无法带走这些青铜,只好匆匆埋进土里,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回来,重新挖掘出来。当然最终把这些青铜器物挖出来的是3000年后的考古大神。

我们知道,除了《五藏山经》之外,《山海经》的其余两部分并不是作者亲眼见到的景象,而是根据图画以及作者自己所了解的历史知识写出来。而且有一种观点,认为《山海经》集中写的蜀地,也认为《山海经》的作者是蜀地人。那就有可能是这样的:在夏朝灭亡中逃离的蜀地的神,用青铜重塑了整个夏朝辉煌,而《海经》的作者正是依据这些青铜以及其他材料塑造的景象,根据神对实际的讲述,来写作了《山海经》的这一部分。

总之,仔细研究《山海经》,尤其是其中的《海经》部分,然后和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相对照,可能是解开三星堆之谜的一条捷径。当然如果上一段的设想是正确的,那这也就是揭开三星堆之谜的唯一道路。如果本文对研究三星堆起到了一定指导作用,你们也不必买两条玉溪来感谢老严。毕竟全国人民都有兴趣参与破案,老严只是其中一个矮胖子。 #山海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