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被称为变色大王的是(被称为变色大王的是哪种化学物质)

本文目录一览:

被称为变色大王的是

被称为变色大王的是碘元素。

碘的晶体溶于水后会变成黄棕色,溶于乙酸乙酯或者苯中会变成紫红色,把碘和淀粉放在一起,当条件不同时,又会发生反应,生成各种化合物,呈现出蓝色、紫色、红色、黑色、黄色等各种不同的颜色。

值得一提的是,碘在卤族元素中化学活性最弱,但仍可与大多数元素直接化合,并以化合物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变色大王碘的存在方式及含量:

碘在自然界中以能溶于水的形式存在。在自然界含量稀少,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海带、海鱼、和贝类等动植物含碘较高(每升海水含50-60微克)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微。碘在自然界中含量稀少,在地壳的含量位居第47位。

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每升海水含50~60微克)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

自然界中的碘来源主要是以碘酸钠NaIO3的形式存在于智利硝石矿中,在海水中碘的含量很少,但海洋中的某些生物(如海藻、海带等)具有选择性吸收和富集碘的能力,是碘的一个重要来源。

被称为变色大王的化学物质是

被称为变色大王的化学物质是碘。

碘有“变色大王”的美称,碘的晶体虽然是紫黑色的,但是溶于水后就变成了黄棕色,溶于乙酸乙酯或苯中又变成了紫红色;如果碘溶液与淀粉相遇,不同的条件下,还会变出蓝色、紫色、红色、黑色、黄色等各种颜色。

这是因为碘能与这些物质反应生成各种化合物。由于碘的“个头”较大,电荷“重心”不稳,所以生成的化合物“重心”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库尔图瓦与碘的发现

1818年的一天,法国化学家库尔图瓦(1777-1838)在从海藻灰溶液中提取硝酸钾等盐类。为了除掉其中的硫化物,他往溶液中加入了浓硫酸。

在进行蒸发时,他发现母液中竟冒出一股股美丽的紫色气体。当紫色气体像彩云一样冉冉上升时,遇到冷的物体马上冷凝成了片状的带金属光泽的紫黑色晶体。这其实是碘蒸气发生了凝华,而库尔图瓦得到的像金属一样耀眼的紫黑色晶体,就是单质碘。

变色大王是哪一种元素?

变色大王是指碘。碘最著名的本领要数变色,有“变色大王”的美称,碘的晶体溶于水后会变成黄棕色,溶于乙酸乙酯或者苯中会变成紫红色,如果把碘和淀粉放在一起当条件不同时,它又会反应生成各种化合物。

碘在卤族元素中化学活性最弱,但仍可与大多数元素直接化合,并以化合物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碘微溶于水,水解产生稳定的次碘酸可使棕黄色水溶液呈酸性。

扩展资料:

碘的作用与用途:

碘对动植物的生命是极其重要的。海水里的碘化物和碘酸盐进入大多数海生物的新陈代谢中。在高级哺乳动物中,碘以碘化氨基酸的形式集中在甲状腺内,缺乏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约2/3的碘及化合物用来制备防腐剂、消毒剂和药物,如碘酊和碘仿CHI3。碘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补充碘摄入量不足。放射性同位素碘-131用于放射性治疗和放射性示踪技术。碘还可用于制造染料和摄影胶片。

碘及其相关化合物主要用于医药、照相及染料。它还可作为示踪剂,进行系统的监测,例如用于地热系统监测。碘化银(AgI)除用作照相底片的感光剂外,还可作人工降雨时造云的晶种。I2和KI的酒精溶液即碘酒,是常用的消毒剂;碘仿(CHI3)用作防腐剂。

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测定油脂的碘值。镁及乙酸盐的显色反应。制造碘烷及碘化物等。淀粉的比色测定。测定血清中非蛋白氮、淀粉酶。制备固紫和甲苯胺蓝碘溶液、催化剂、消毒剂。

含碘制剂如碘酊、复方碘溶液、碘喉片、碘甘油等为医疗中应用较广的药物,碘酊是家庭中常备的消毒药品。

被称为变色大王的是碘钠镁磷哪一个

被称为变色大王的是碘钠镁磷中的碘。

碘属于第五周期ⅦA族元素,原子序数为53。1811年法国药剂师库尔图瓦利首次发现单质碘。单质碘呈紫黑色晶体,易升华。有毒性和腐蚀性。碘单质遇淀粉会变蓝色。主要用于制药物、染料、碘酒、试纸和碘化合物等。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健康成人体内的碘的总量为30mg(20~50mg),国家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标准为20-30mg/kg。

单质碘的物理性质:紫黑色晶体,具有金属光泽,性脆,易升华。有毒性和腐蚀性。密度4.93 克/立方厘米。熔点113.5℃,沸点184.35℃。加热时,碘升华为紫色蒸汽,这种蒸气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溶于乙醚、乙醇、氯仿和其他有机溶剂,形成紫色溶液,但微溶于水,也溶于氢碘酸和碘化钾溶液而呈深褐色。

碘化合成酸:

氢碘酸:氢碘酸在常态下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碘化氢在空气中不可燃,但遇潮湿空气会发烟。易溶于水并可溶于乙醇,其水溶液呈酸性,称氢碘酸,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强腐蚀性。它还是一种强还原剂,也是卤化氢当中最不稳定的,氯气和溴皆可把碘化氢当中的碘置换出来。将碘化氢加热会放出有毒碘蒸气。

次碘酸:黄色溶液,有氧化性的弱酸。显两性,强氧化剂,氧化性比双氧水强,但比次溴酸氧化性弱,且极不稳定,能自行分解,光照或微热情况下迅速分解成氢气,氧气和碘(由于碘能和双氧水反应生成次碘酸,所以碘可以对双氧水分解起催化作用),是优质的漂白剂。

碧玺为什么被称为“色彩之王”?

碧玺拥有自然界单晶宝石中最丰富的色彩,可称为“色彩之王”,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十月生辰石”。

碧玺在我国备受推崇,碧玺在古籍《石雅》中出现时有许多称谓,文中称:

碧亚么之名,中国载籍,未详所自出。清会典图云:妃嫔顶用碧亚么。滇海虞衡志称:碧霞碧一曰碧霞玭,一曰碧洗;玉纪又做碧霞希。今世人但称碧亚,或作璧碧,然已无问其名之所由来者,惟为异域方言,则无疑耳。

而在之后的历代记载中,也可找到称为“砒硒”、“碧玺”、“碧霞希”、“碎邪金”等之称呼。

相传,谁如果能够找到彩虹的落脚点,就能够找到永恒的幸福和财富,彩虹虽然常有,却总也找不到它的起始点。

1500年,一支勘探队发现一种宝石,闪耀着七彩霓光,像是彩虹从天上射向地心,沐浴在彩虹下的平凡石子在沿途中获取了世间所囊括的各种色彩,被洗练得晶莹剔透。

不是所有的石子都有如此幸运,这藏在彩虹落脚处的宝石,被后人称为“璧玺”,也被誉为“落入人间的彩虹”。

1703年的一天,海边有几个小孩玩着航海者从远方带回的碧玺,惊讶地发现这些石头除在阳光底下能放射出奇异色彩外,还有一种能吸引或排斥轻物体如灰尘或草屑的力量,因此,将碧玺叫作“吸灰石”。

碧玺的碧是代表绿色,“玺”是帝王的象征,可见碧玺作为宝石的称谓可能源于皇家。

碧玺谐音“避邪”,寓意吉利,在我国清代皇宫中,存有较多的碧玺饰物。

碧玺的颜色有数种,其中最享盛名的是双桃红,红得极为浓艳;其次是单桃红,稍次于双桃红。桃红色是各种玺中身价最高者;其他还有深红色、紫红色、浅红色、粉红色等。

红色碧玺是粉红至红色碧玺的总称。红色是碧玺中价值最高的,其中以紫红色和玫瑰红色最佳,有红碧玺之称,在我国有“孩儿面”的叫法。但自然界以棕褐、褐红、深红色等产出的较多,色调变化较大。

绿色碧玺,黄绿至深绿以及蓝绿、棕色碧玺的总称,显得很富贵、精神。其通灵无瑕、较为鲜艳者,甚至可与祖母绿混淆。

蓝色碧玺为浅蓝色至深蓝色碧玺的总称。

多色碧玺,常在一个晶体上出现红色、绿色的两色色带或三色色带;色带也可依Z轴为中心由里向外形成色环,内红外绿者称为“西瓜碧玺”。

另外从外观上看,还有碧玺猫眼,石中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纤维状、管状包体时,磨制成弧面形宝石时可显示猫眼效应,被称为“碧玺猫眼”。

变色碧玺为变色明显的碧玺,但罕见。

在清代,碧玺是一品和二品官员的顶戴花翎的材料之一,也用来制作他们佩戴的朝珠。

碧玺也是清朝慈禧太后的最爱,如有一枚硕大的桃红色碧玺带扣称之为清代碧玺中极品,带扣为银累丝托上嵌粉红色碧玺制成,此碧玺透明而且体积硕大,局部有棉绺纹。

银托累丝双钱纹环环相套,背后银托上刻有小珠文“万寿无疆”、“寿命永昌”,旁有“鸿兴”、“足纹”戳记,中间为细累丝绳纹双“寿”与双“福”,此碧玺长5.5厘米,最宽5.2厘米,碧玺中当属透明且桃红为珍品,在清朝时期更显珍贵。

据记载,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玺雕琢而成的莲花,重量为36.8两,约5092克以及西瓜碧玺做成的枕头。由于碧玺性较脆,在雕琢打磨过程中容易产生裂隙,因此,自古以来能成型大颗的碧玺收藏品非常难得。

碧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