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松竹梅岁寒三友 松竹梅岁寒三友出自哪首诗

松竹梅为什么是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中的梅竹松象征如下:

1、梅: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松竹梅岁寒三友 松竹梅岁寒三友出自哪首诗松竹梅岁寒三友 松竹梅岁寒三友出自哪首诗


2、竹:坚贞高洁 象征高雅、纯洁、虚心、有节。

3、松:它代表着是坚强不屈,不怕困难打倒的精神,它孤独,正直,朴素,不怕严寒.四季常青,是一个真正的强者。

岁寒三友: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君子之道的竹、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扩展资料:

岁寒三友梅松竹的由来:

岁寒三友的由来还是因为苏东坡,苏东坡曾经因为得罪了宋神宗被贬到黄州,初到黄州的苏轼没有亲人朋友离家的路途也十分遥远,这难免让苏轼有一种失落感,只有自己饮酒作诗为乐,因为没有事情做,所以苏东坡便开始自己修建房子。

在修好房子之后在自己的房子周围载下了松竹梅等树木以增加自己的品味。有一次黄州知州前来探望,就问道苏轼的房子是不是显得有些凄凉,但是苏轼却说没有感觉啊,房子周围有着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历寒冬也不凋零的竹子和寒冬腊月之中依旧能够绽放的梅花,哪里显得凄凉了。

松竹梅岁寒三友 松竹梅岁寒三友出自哪首诗松竹梅岁寒三友 松竹梅岁寒三友出自哪首诗


正是因为苏轼的这般话让人们定义了岁寒三友就是松竹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岁寒三友

松竹梅岁寒三友的下一句是什么对联?

松竹梅岁寒三友的下一句如下:

下一句是:桃李杏春暖一家。这里的松竹梅、桃李杏具有特别的含义。使用桃李杏对应松竹梅,能起到对仗的作用,桃李杏,都是逢春绽放的,意在肯定其无限的生机。

松、竹、梅被世人合称为“岁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一方面也将其视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而岁寒三友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

对联的由来:

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岁寒三友是指哪三个 松树/竹子/梅花(与北宋诗人苏轼有关)

我们经常听人说起“岁寒三友”,却不知道岁寒三友是指哪三个?它分别是指松树、竹子和梅花这三种植物,因为这三种植物在冬天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本色,不畏寒冬,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所以被称为“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松树、竹子、梅花

知道了岁寒三友是指哪三个,但是许多人还不知道岁寒三友的来历,它其实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著名诗人苏轼有关。我们知道苏轼为人性和刚正不阿,不愿与人同流合污,所以在北宋官场很不受待见,于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到当朝权臣的陷害而被捕,后经人营救才脱险,不过因此被贬到黄州。

苏轼被贬到黄州以后,心情很是郁闷,后来在朋友家眷的来访劝说下,心情才渐渐平复,因为收入减少,所以他就在黄州府衙附近开垦了数十亩的荒地种植,以此改善生活。

松竹梅岁寒三友 松竹梅岁寒三友出自哪首诗松竹梅岁寒三友 松竹梅岁寒三友出自哪首诗


苏轼在荒地上栽种水稻、小麦等作物以外,还种植了松树、竹子、梅花等花木,又在荒地周围围起篱笆,搭建了一个房屋,取名为“雪堂”,在墙壁上又画上了松树、竹子、梅花,以此来展现自己坚韧不拔、不惧艰险的高尚品格。

后来他的朋友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看到屋里屋外的情景之后,就觉得太冷清、单调了,苏轼大笑地说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自此以后,松竹梅就成了岁寒三友。后人也因为松树具有坚韧品质。竹子是君子、雅致的化身,梅花有冰清玉洁的精神,用来形容人的优秀品质。

松竹梅岁寒三友,下一句是是什么?

松竹梅岁寒三友没有固定的下一句,一般多被人们当做对联使用,用作对联示例如下:

1、上联:松竹梅岁寒三友,下联:日月星碧空一景。

2、上联:松竹梅岁寒三友,下联:风雅颂文史四精。

3、上联:松竹梅岁寒三友,下联:桃李杏春风一家。

4、上联:松竹梅岁寒三友,下联:廉正清为官三要。

5、上联:松竹梅岁寒三友,下联:书画诗翰苑一池。

扩展资料

这是一个非常有名广泛流传的上联,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通常具备美好的寓意,这个也是对联的核心,人们用对联来表达心中的某种愿望。

松、竹、梅这三种植物,有关相同的特点,就是不畏严寒,在数九寒天,万物凋零,但是松竹梅却挺霜而立,迎风而生,通常用于形容人的坚忍不拔,精神可嘉。

关于松竹梅的诗歌、画作、对联有不少,这个对联便是其中一个,松竹梅合称为:“岁寒山有”,在严寒的冬天具备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名句都是赞扬岁寒三友的高尚品格。

人们为什么要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呢?

称为岁寒三友的原因: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贞的友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