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简述抽象定义与操作定义的含义(简述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的含义)

请简单说下,心理学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意思?还有什么是操作性定义?通俗说下

简单的说:

自变量是指实验者想要研究的并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因变量是由自变量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变量。

操作性定义,是指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事物的特征来界定变量的含义。

操作性定义的相似比较

操作性定义和抽象定义的比较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操作性定义和抽象性定义都是需要的,各有其特点,应根据研究性质和目的加以取舍或运用。

操作性定义 抽象定义

目标 具体:描述变量的具体行为、特征和指标 抽象:描述出变量的本质特征

作用 实用:可以借助它在研究中设计好内容 介绍概貌,便于读者了解有关变量

方法 条件描述、行为描述、指标描述法等 经典定义、对等式定义、抽象定义、解释性定义等

在给变量下定义的实际过程中,抽象性定义可以涵盖研究变量所属的基本特征,解释范围较大,具有普遍性,但往往失之笼统,无法据此测量和操纵研究变量。操作性定义对变量的界定清楚明确,便于操纵和测量,但往往只能涉及变量的少数特征,具有明显的排他性,难以表达完整意义。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先用抽象性定义描述变量的基本特征,然后再用

操作性定义规定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这样便于把握操作性定义的方向和意义。

实际上界定研究变量是研究从“概念化”过渡到“操作化”的桥梁,是研究设计的关键。下操作性定义实际上是一个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过程,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什么是操作性定义 ?

操作性定义,又称操作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

从本质上说,下操作性定义就是详细描述研究变量的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在实证性研究中,操作性定义尤为重要,它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前提。

扩展资料:

好的操作性定义有以下特征:

1、操作性定义应该是可观测的、可重复的、可直接操作的。

2、操作性定义所提示的测量或操作必须可行。

3、操作性定义的指标成分应分解到能直接观测为止。

4、操作性定义最好能把变量转化成数据形式,凡是能计数或计量的内容都是可以直接观测的。

5、用多种方法形成操作性定义,既可以从操作入手,也可以从测量入手。

判断一个操作性定义是否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可将这个定义向第三者描述,如果他表示理解这个变量的含义,并知道该如何去操纵、测量,那么这个定义往往是个比较好的、具体可行的操作性定义。

在实际研究中,有些内容本身很难客观地观测,很难操作,我们往往只需对变量或概念追问一个“什么”的问题,便可判断这个变量或概念的可操作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操作性定义

简述操作定义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指操作定义必须与其抽象定义的内涵相一致,防止范围过宽,或者说明问题不完整。

2、独特原则,操作定义必须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特征。

拓展:最早提出操作性定义的是美国的物理学家布里奇曼(P.W.Bridgman)。1923年,他提出:一个概念的真正定义不能用属性,而只能用实际操作来给出;一个领域的“内容”只能根据作为方法的一整套有序操作来定义。他认为科学上的名词或概念,如果要想避免暧昧不清,最好能以我们“所采用的测量它的操作方法”来界定 。他举例说明物理学领域的三个基本概念:长度、时间、重量,都可以采用测量它们的操作方法来界定,如,可以界定“1米”的长度为测量从赤道到北极直线距离的1/10000000;“1小时”的时间长度为测量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的1/24;“1克”的重量为测量1立方厘米纯水在摄氏4度时的重量。布里奇曼的操作性定义的观点和思想在20世纪30-40年代被物理学界普遍接受,1971年被美国的《科学》杂志列为世界五大哲学成就之一 。

简述操作定义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指操作定义必须与其抽象定义的内涵相一致,防止范围过宽,或者说明问题不完整。

2、独特原则,操作定义必须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特征。

拓展:最早提出操作性定义的是美国的物理学家布里奇曼(P.W.Bridgman)。1923年,他提出:一个概念的真正定义不能用属性,而只能用实际操作来给出;一个领域的“内容”只能根据作为方法的一整套有序操作来定义。他认为科学上的名词或概念,如果要想避免暧昧不清,最好能以我们“所采用的测量它的操作方法”来界定 。他举例说明物理学领域的三个基本概念:长度、时间、重量,都可以采用测量它们的操作方法来界定,如,可以界定“1米”的长度为测量从赤道到北极直线距离的1/10000000;“1小时”的时间长度为测量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的1/24;“1克”的重量为测量1立方厘米纯水在摄氏4度时的重量。布里奇曼的操作性定义的观点和思想在20世纪30-40年代被物理学界普遍接受,1971年被美国的《科学》杂志列为世界五大哲学成就之一 。

简述抽象定义与操作定义的含义(简述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的含义)简述抽象定义与操作定义的含义(简述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的含义)


抽象是什么意思?(说的具体点)

抽象

抽象是哲学的根本特点,

抽象不能脱离具体而独自存在。

我们所看到的大自然景象就是大自然的实物在我们脑海中的抽象。抽象就是我们对某类事物共性的描述。

具体来说,抽象是指:

1、将复杂物体的一个或几个特性抽出去,而只注意其他特性的行动或过程(如头脑只思考树本身的形状或只考虑树叶的颜色,不受它们的大小和形状的限制)。

2、将几个有区别的物体的共同性质或特性,形象地抽取出来或孤立地进行考虑的行动或过程。

抽象是认识复杂现象过程中使用的思维工具,即抽出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性而暂不考虑它的细节,不考虑其他因素。

软件工程过程中的每一步部可以看作是对软件解决方法的抽象层次的一次细化。在进行软件设计时,抽象与逐步求精、模块化密切相关,帮助我们定义软件结构中模块的实体,由抽象到具体地分析和构造出软件的层次结构,提高软件的可理解性。

调查设计中的操作定义是什么

调查设计中的操作定义是把构象转化为市场调查问题的设计过程:确定问题与假设。

操作性定义,又称操作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从本质上说,下操作性定义就是详细描述研究变量的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在实证性研究中,操作性定义尤为重要,它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前提。

如何获取有价值的反映抽象定义内容的具体指标是研究是否客观可靠的条件。例如,“挫折感”的抽象定义为“当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所产生的情绪感觉或反应。”

根据这一定义很难从科研中找到相应的测试内容,因为它不具体。如果研究人员把它规定为在某一具体情景中,如幼儿正在玩一个他十分喜爱的玩具的过程中,突然告诉他不能玩,或禁止继续玩,此时,幼儿的反应就是挫折感的反应。这样,一个抽象性定义就转变成了操作性定义。

操作定义目的与要求:

下操作性定义的基本要求是要提供观察或测量的标准,规定变量的操作程序,使抽象的概念成为可观察、可测量、可检验的项目。一般实证性的研究都要求下操作性定义,用测量操作方法来界定一个名词或概念的最大优点是具有明确客观的标准。

下操作性定义的目的是为了能客观准确地测量变量;为他人重复验证提供具体的做法;便于别人和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避免不必要的歧义和争论。

在研究中,之所以有许多说不清、道不白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对所探讨的概念没有明确客观的操作性定义造成的。大家在不同的层面,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定义来探讨同一个问题,这样的研讨肯定会产生很多误解和歧义,很难获得一致的结果。

当我们讨论一个问题或交流有关信息时,彼此都在同一个层面使用同一个概念,都清楚所用的概念意味着什么,不会产生误解或歧义。即使对某一个概念产生疑问,也可以通过重复测量操作性定义予以验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