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及主要污染物)

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之首是什么?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由人为源或者天然源进入大气(输入),参与大气的循环过程,经过一定的滞留时间之后,又通过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生物活动和物理沉降从大气中去除(输出)。如果输出的速率小于输入的速率,就会在大气中相对集聚,造成大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升高。当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生物或材料等造成急性、慢性危害,大气就被污染了。

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之首是:全球性的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

首先,大气污染的危害是: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

其次,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

另外,臭氧层破坏

大气被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和持续时间的不同,被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别,以及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不尽相同.

、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及主要污染物)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及主要污染物)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1)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2)土壤流失严重,耕地面积减少

(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

(4)水荒制约发展影响生活

(5)臭氧层破坏威胁地球生命

(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生物资源急剧减少

(7)人口爆炸危及自然生态

(8)有害人工化合物的转移

(9)有害废物的转移贻害世界

(10)残留物质污染环境美国进口普卫欣防雾霾

环境保护的十大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实现转型跨越。

四,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地域名而又地于国的关系,到千秋万代的政策。

五。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仍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空气,氧气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各类植物是氧气的加工厂。

环境保护重要性如下:

1、有利于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实现转型跨越;

4、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利于民而又利于国的关系到千秋万代的政策。

扩展资料:

1、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环境保护”这一术语被广泛的采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三废”处理和回收利用的概念,到20世纪70年代改用“环境保护”这一比较科学的概念。

2、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3、环境保护是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首先引起工业化国家的重视而产生的,利用国家法律法规和舆论宣传而使全社会重视和处理污染问题。

4、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及主要污染物)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及主要污染物)


环境保护可以美化环境,保护周围的环境和设施,可以降低大气污染,减缓温室效应,可以有利于社会进步,人们幸福指数提升。

了解环境的十大趋势?

(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环境污染的原因,导致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四)酸雨蔓延

酸雨与人类环境安护影响。

(五)森林锐减

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六)土地荒漠化

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

(七)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

(八)水污染

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险品。

(九)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危险性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和其他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废物。

总的来看,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为各种力量的平衡和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另外,它促进了世界大国关系的缓和。尤其是为了对付人类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如恐怖主义、环境污染和突发性自然灾害、艾滋病和水资源的短缺、土地沙漠化等问题。

同时它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趋势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此外,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在总体上有所增强,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知识经济也开始兴起。 ①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②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⑤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 ⑥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⑦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现在环境的趋势有增加引起地球表面 和大气变暖,海平面升高,导致更频繁更强烈的暴 风雪、洪水、干旱等极端气候的发生以及生态系统 的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环境...

诸如"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政策""环境法的全球化"等热点问题。都是环境的趋势

全球环境治理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主要有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具体有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破坏、土地退化及荒漠化、森林减少、有毒化学品和有毒气体急剧增加等,造成的现象有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越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等,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是:
(一)全球气候变暖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四)酸雨蔓延

(五)森林锐减

(六)土地荒漠化

(七)大气污染

(八)水污染

(九)海洋污染

(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八大耗能行业具体是?

八大高耗能行业按等价能源消费量由高到低,依次是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

应加强对高耗能企业的监控力度,对能耗大产出小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测,对能耗小贡献大的企业则加大扶持做大力度。同时,提高高耗能行业企业准入门槛,限制高耗能、污染大的企业落户。在此基础上,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人类不保护环境的事例?

世界十大污染事件: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

⑵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化学烟雾,使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死亡率大大增加。

⑶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三天有17人死亡。

⑷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中积聚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

⑸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61年前后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5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约为8%,死亡10余人。

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及主要污染物)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及主要污染物)


⑹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余人死亡。

⑺富山痛痛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痛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

⑻爱知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造成中毒,患病者超过10000人,16人死亡。

⑼博帕尔事件:1984年设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储罐爆裂,大量剧毒甲基异氰酸酯外泄,造成至少2500多人死亡,十几万人受伤的惨剧。

⑽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1986年原苏联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辐射伤害,直接死亡31人,13万居民被疏散,污染范围波及邻国,核尘埃遍布欧洲。

环保工程有哪些?

1、发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包括污水、垃圾处理,脱硫脱硝,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土壤修复,监测设备等,重点攻克膜生物反应器、反硝化除磷、湖泊蓝藻治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装备等;

2、发展环保产品,包括环保材料、环保药剂,重点研发和产业化示范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脱硝催化剂、固废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等;

环保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工程,以及噪声控制工程等。保工程是指特定为环境保护所做的工程,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而以某组设想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环境污染问题去处理解决的一些工程。

“三河三湖”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共投资317亿元;三峡水库水污染治理工程,共投资 146亿元;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程,共投资88亿元;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共投资16亿元。环保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工程,以及噪声控制工程等。我国在“十五”计划期间实施的十大环保工程,总投资达1 450亿元。

除了上述的工程以外,还有“两控区”火电厂脱硫工程,共投资120亿元;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工程,共投资30亿元;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工程,共投资195亿元;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程,共投资25亿 元;国家科技创新工程,共投资13亿元;北京碧水蓝天工程,共投资117亿元。

主要八大能源?

按照能源性质分为八类:

燃料型能源4类: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材;

非燃料型能源4类: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

人类利用自己体力以外的能源是从用火开始的,最早的燃料是木材,以后用各种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等。现正研究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当前化石燃料消耗量很大,而且地球上这些燃料的储量有限。未来铀和钍将提供世界所需的大部分能量。一旦控制核聚变的技术问题得到解决,人类实际上将获得无尽的能源。

.氢气

氢气能源虽然自身不能当作能量源,但是氢气却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储备介质。氢可以随意的从水中提取,拥有很好的能量比,燃烧之后对环境没有污染。

2.太阳能

来自太阳的能量源源不断,一旦太阳能电池造出来几乎就没有什么后续的维持费用。目前我们掌握的太阳能光电技术,比较昂贵而且效率低下,但是如果我们更广泛的使用这一技术,也能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3.地热能

地热能就是来自地壳之下的高温能源。一个典型的地热能电场可以轻松的输送100MW电量,这是风能和太阳能所无法企及的。

4.波浪能

涌起的波浪肯定带有能量,而且波浪太普遍了,我们能从其中获得相当多的能源。例如海蛇波浪能量转换器就是一个在水中半漂浮的设备。目前这种设备已经再葡萄牙使用,产生的总能量为2.25MW。

5.核能

其实第三代反应堆非常安全,只会产生很少的高危废物,比烧煤炭的火力发电厂要洁净的多。核电厂占据一小块地方,却产生大量的能源,而且不会排放出二氧化碳。使用钍作为核燃料会使核能的应用更好,能够显著的减少核废料的产生,减少很多危险的发生,而且钍的蕴含量是铀的三倍多。

6.风能

提到现代能源,不得不提一下风能。风能是纯可再生能源中最经济的一种解决方案,其在工作的时候不消耗任何能源。既可以大规模的建成风力发电厂,也能安装在家庭里面使用。

7.人工光合作用

植物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用能源方面的效率是我们的太阳能电池远远不能及的。无论在直接产生电能,还是产生氢气,人工光合作用能够解决目前相当多的能源问题。人工光合作用是一个非常长的 研发过程,过去的几十年取得了一些成果,然是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

8.洁净煤

虽然煤不如其它能源那样洁净,但之所以能够排名第二的高位,是因为这种能源使用的实在是非常广泛,用这种能源转换成电能,非常的便宜而且简单。这种煤经过去硫、去氮等工艺处理;或者是把煤进行气化,将固态的煤转换成气态,以更干净更有效地燃烧。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而如今能源的大量开采使用,资源的减少,使得很多资源变得越来越昂贵。能源在过去谈论的少之又少,而近年却常常提起。

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

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能源分类状况:

来源分类

①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 除直接辐射外,并为风能、水能、生物能和矿物能源等的产生提供基础。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②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温泉和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就是地热的表现。地球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它是一个大热库。地壳就是地球表面的一层,一般厚度为几公里至70公里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它大部分是熔融状的岩浆,厚度为2900公里。火山爆发一般是这部分岩浆喷出。③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产生分类

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前者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后者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一次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及生物质能)和非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是一次能源的核心,它们成为全球能源的基础;除此以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也被包括在一次能源的范围内;二次能源则是指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成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量资源,例如:电力、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洁净煤、激光和沼气等能源都属于二次能源。

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用转换与应用的层次对它进行分类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海洋能和地热能。其中,前三个类型统称化石燃料或化石能源。已被人类认识的上述能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人们所需的某种形式的能量。

地球能源排序是: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风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