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发展成效显著)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原因

一是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持续缩小。2021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5万亿元、24万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加13.5万亿元、13.3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东部地区。东部与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下降至2021年的1.53、1.68,东西差距持续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

二是动力源地区引擎作用不断增强。2021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9.6万亿元、27.6万亿元、10.1万亿元,总量超过了全国的40%,发挥了全国经济压舱石、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作用。这三大地区规模经济效益明显,创新要素快速集聚,高水平人才密集,对外开放走在前列,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和制度型开放的先行引领者。

三是重要功能区关键作用更加明显。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5个产粮大省2021年产量达到5607.8亿斤,超过全国40%,有效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在重点地区建成了一批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国内能源供给保障水平持续提升。青藏高原“中华水塔”保护工作扎实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长江、黄河干流水质总体优良,提供了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服务。

四是特殊类型地区实现振兴发展。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我国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革命老区经济快速发展,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深入推进,资源型城市资源产出率累计提高超过36%。边境地区繁荣稳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边疆巩固和边境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五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各地义务教育资源基本均衡,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东、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生师比基本持平,生均用房面积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中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超过东部地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超过5.4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超过13.6亿人。

六是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目前,中西部地区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9万公里,占全国比重近60%,交通可达性与东部差距明显缩小。西部地区在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规模超过东中部总和,有的省份已实现县县通高速。航空运输服务已覆盖全国92%的地级行政单元、88%的人口。最后一批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西部农村边远地区信息网络覆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七是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接近。东部、东北、中部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分别从2013年的1.7、1.29、1.1下降至2021年的1.63、1.11、1.07。中西部地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东部产业持续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和吸引力不断增加,农民工跨省迁移数量明显减少。

广东省近两年以来重大的经济建设成就

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3、"三农"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 5、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 7、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外经贸快速增长

· 9、"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成效显著

· 11、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

· 13、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增强

· 15、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 17、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立

·18、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

· 20、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绩突出

· 22、重视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 24、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社会矛盾

· 2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成效·2、总体经济实力跨上历史性新台阶

·4、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

·8、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

·10、民营经济发展迅猛

·12、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步伐

·14、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16、文化大省建设取得新成果,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19、努力构建和谐广东

·21、"十项民心工程"成效明显

·23、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

·25、切实加强信访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7、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图表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发展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发展成效显著)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有哪些成就?,别太多了,感谢

在科学发展观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地区近年来呈现出增长较快、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其中,中西部地区发展加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接近或快于东部地区。

随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条件,包括基础设施状况、投融资环境、体制政策环境等都有明显改善。欠发达地区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发展思路更加清晰,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全国还形成了一批发展活力较强、经济聚集能力突出的重点地区,成为推动区域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核)。除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继续发挥我国经济的引擎作用外,中西部地区也制定了促进重点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蓄势待发重点地区的开发开放,正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中新的活跃力量。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就业规模日益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社会管理逐步完善。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裁减军队员额二十万任务顺利完成,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提高。

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与内地经贸关系更加紧密。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达到新水平。

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卓有成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重大成果。党内民主不断扩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干部教育培训取得重要进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

胡锦涛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

一,党的十七大会议主要议题:

1,听取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

2,审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

3,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

4,选举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5,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二,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dxp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三,报告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开幕式上的报告分为十二个部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四,十七大精神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5年的工作,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突出了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加强自身建设四个重点,提出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重视民生的三大要求,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描绘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中国共产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的?

目前,中西部地区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9万公里,占全国比重近60%,交通可达性与东部差距明显缩小。西部地区在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规模超过东中部总和,有的省份已实现县县通高速。航空运输服务已覆盖全国92%的地级行政单元、88%的人口。最后一批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西部农村边远地区信息网络覆盖水平进一步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原因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原因:

1、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持续缩小。

2、动力源地区引擎作用不断增强。

3、重要功能区关键作用更加明显。

4、特殊类型地区实现振兴发展。

5、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6、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接近。根据查询国家发改委2022年9月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显示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区域协调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种发展视角,也是两个发展维度,彼此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