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是什么意思(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的者)

《欹器》寓意?

【原文】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是什么意思(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的者)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是什么意思(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的者)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为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注》:“宥与右同。言人君可置于坐右以为戒也。”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是什么意思(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的者)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是什么意思(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的者)


【译文】

孔子到鲁庙参观,看见有一个器皿设计得十分巧妙,就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器皿?"

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欹器,是置于座右以警戒自己的器皿。"

孔子说:"我听说这种警器,空了就倾斜,不空不满就端正,满了就翻倒。"孔子接着回头对他的学生说:"灌水进去试试看吧!"

于是,学生舀水往里面灌。果然,空了就倾斜,满了就翻倒,唯有不空不满时器皿就端正。孔子很有感慨地说:"唉!哪里有灌满了而不翻倒的呢!"

这篇故事的寓意是借用欹器装满水就倾覆翻倒的现象来说明骄傲自满,往往向它的对立面——空虚转化。从而告诉人们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凡骄傲自满的人,没有不失败的。

《荀子·宥坐》中“吾闻宥坐之器者”的闻是什么意思?

闻:<动>听说。例如:《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君行仁政。所以原文的大意是:我听说这种放在座位右边的器物。

意思是空着的时候会倾斜,装了一半水就会正,装满了水就会翻倒。出自——战国时期荀子《荀子·宥坐》。原文:孔子观於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於守庙者曰:“此为何器?”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是什么意思(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的者)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是什么意思(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的者)


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倾,中则正,满则覆。”译文:孔子到鲁桓公的庙中去参观,见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具。孔子问看守庙宇的人:“这是什么器具?”

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宥坐之器。”

孔子说:“我听宥坐之器,空着时会倾斜,装了一半水就会正,装满水了就会翻倒。”扩展资料:在孔子许多文化思想的产生过程中,水无疑给了他许多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不论是自然之水的形态、性质和功能,还是古代先民治水的伟大实践,都为孔子的理论思考和创造提供了宝贵的营养和源泉,也大大充实和丰富了他的文化思想。

做人也好,做官也罢,都要掌握一定的尺度。

我们不提倡不及,但也不能过而求之,以适度为最好。

欹器之所以倾翻,就是因为它盛水太多,超过了规定的刻度,它本来不能盛那么多的水,你偏要让它盛那么多的水,不翻那才叫怪呢。

自然的法则告诉大家:物极必反。

凡事只要走向极端,必然走向反面,到头来,不但想要的东西不能得到,就是连已经得到的也会失去。

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意思?

解释:怎么会有满了而不倾覆的呢?是说一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

欹器满覆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 “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 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选自《荀子·宥坐》 【注释】

1.欹器:一种盛水的器皿,无水时歪向一边。欹,倾斜,歪向一边。

2.宥(yòu)坐之器:“座右铭”一般的器物。宥坐: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

3.闻:听说。

4.顾:回头。

5.挹(yì):舀;酌。把液体盛出来。

6.观:参观。

7.为:是。

8.恶:哪里。【参考译文】 孔子到鲁桓公的庙中去参观,见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具。孔子问看守庙宇的人:“这是什么器具?”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用来给宽待赦免的人坐的器具。”孔子说:“我听说宽待赦免的坐具,空着时会倾斜,装了一半水就会正,装满水了就会翻倒。”孔子回头对学生说:“往里面灌水吧。”他的学生提水来灌,倒了一半水时欹器就端正了,装满了水后欹器就翻倒了,倒空了水它又倾斜了。孔子感慨地说:“唉,怎么会有满了而不倾覆的呢?”

儒学中关于恕的名言?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则可谓端身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有而不施,穷莫之救也。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老思其死则务教,有思其穷则务施。”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夫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对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顾谓弟子曰:“试注水焉!”乃注之。水中则正,满则覆。夫子喟然叹曰:“呜呼!夫物恶有满而不覆哉?”

子路进曰:“敢问持满有道乎?”

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之道也。”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

孔子对曰:“以其不息,且遍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其流也,则卑下倨拘必循其理,此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嵠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东,此似志;以出以入,万物就以化絜,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

子路见于孔子。孔子曰:“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

子路出,子贡入,问亦如之。子贡对曰:“智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矣。”

子贡出,颜回入,问亦如之。对曰:“智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士君子矣。”

宥文言文例句?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为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 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译文 孔子到鲁庙参观,看见有一个器皿设计得十分巧妙,就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器皿?" 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欹器,是置于座右以警戒自己的器皿。" 孔子说:"我听说这种警器,空了就倾斜,不空不满就端正,满了就翻倒。"孔子接着回头对他的学生说:"灌水进去试试看吧!" 于是,学生舀水往里面灌。果然,空了就倾斜,满了就翻倒,唯有不空不满时器皿就端正。 孔子很有感慨地说:"唉!哪里有灌满了而不翻倒的呢!"

孔子喟然而叹曰的喟然是?

孔子喟然而叹的喟然是叹气的样子。

喟然的基础释义

叹气的样子:~长叹。~太息。

详细释义

感叹、叹息貌。

《礼记·礼运》:“昔者 仲尼 与於蜡宾,事毕,出游於观之上,喟然而嘆。” 宋 王安石 《许氏世谱》:“余读书未尝不喟然嘆思之也。” 元 揭傒斯 《杂诗》之一:“大哉山河固,喟然独抚膺。”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吾训导请俸》:“ 于公 见公牘,喟然曰:‘奈何使应荐士至此!’”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余始喟然曰:‘可知一己之见,未可测其奥妙!’” 茅盾 《手的故事》十一:“ 朱济民 ……低下头喟然轻声说:‘群众太幼稚,太容易受欺骗了。’”

迅疾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於斯之时,天下大説,嚮风而听,随流而化,喟然兴道而迁义。” 司马贞 索隐:“喟,《汉书》作‘芔’,音许贵反。”《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颜师古 注:“芔然犹歘然也。”

哪里有灌满了而不翻倒的呢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

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yì)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桓 (形声.从木,亘声.本义:表柱.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 同本义,后也泛指寺、墓、桥梁等用作表识或其他用途的柱子

(2)挹 舀;酌.把液体盛出来

(3)喟〈动〉 (形声.从口,胃声.本义:叹息

喟然:叹气的样子。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

孔子喟然而叹曰的喟然意思是怅然叹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