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钱学森的孙子 王永志与钱学森的故事

钱磊是钱学森的孙子吗

钱磊,男,汉族,大专文化,云南省新平县人,1962年11月生,1981年7月参加工作。2014年9月19日,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决定,依法对云南警官学院副院长钱磊涉嫌受贿犯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两起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钱学森的孙子 王永志与钱学森的故事钱学森的孙子 王永志与钱学森的故事


钱学森孙子孙女

钱永刚教授1948年出生,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1969年入伍,曾任技师、技术助理员。1982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毕业,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制工作,高级工程师,上海交大的兼职教授。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钱学森长子。

钱学森孙子钱磊

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钟书等人是什么关系辈分?

无锡钱氏,七房桥一支,名人主要就钱穆和钱伟长。呵呵,钱穆行四,表字叫宾四,钱伟长的父亲钱挚行一,表字声一,不知道老二、老三的字是不是某二、某三;绳武堂一支,有钱基博、钱基博的儿子钱钟书,钱钟书的女儿钱媛,另外钱基博有个双胞胎兄弟,叫钱基厚,钱基厚有儿子叫钱钟韩、钱钟汉、钱钟毅。

大志是钱学森的孙子么

大志不是钱学森的孙子。钱学森的孙子是钱磊。钱学森,汉族,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省杭州市。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于1934年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5年由第七届庚子赔款公费赴美进修;1936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西奥多冯卡门;193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之后留下任教。

五十载的航天情,是什么让他热情不减

人物名片:王春河,2017年郑州航展航天馆的首席专家顾问。1964年以来,在航天部门先后从事科研管理、飞行器结构设计和思想政治等工作。曾任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部长。2005年退休后,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两弹一星”历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会刊主编。曾发表论文、特写、诗歌多篇,主编或与他人合编、合著航天题材书刊多部如《工程哲学》、《钱学森与中国航天》、《大科学家钱学森的小故事》、《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丛书》等。

“误”入航天 结下五十余载的航天缘

“爷爷,我要听钱学森的故事!”11岁的小孙子总是缠着王春河,要他讲钱学森的故事。

钱学森的孙子 王永志与钱学森的故事钱学森的孙子 王永志与钱学森的故事


谈起第一次见到钱学森的情景,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王春河依然记得很清楚。大约是1966年秋,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受到冲击,在第二研究院的大会上,钱学森动员大家,恢复科研生产秩序,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当时钱学森坐在主席台上,穿着绿呢子军大衣。在国外呆了20年,却说着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自己非常惊讶,天才的智慧是无限的”,王春河笑着说。

王春河今年已经72岁,但一谈到老一代航天人的故事,还是激情满满。说起跟航天的缘分,王春河说,应该是“误打误撞。”

19岁还是高中生的王春河,一天突然从父亲那里得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到他所在的学校招人,说是做科研辅助工作。王春河当时喜欢文学,想去学文科,所以心里是不太愿意去的。而家里也说尊重他的意见。不过想到可以去参军,王春河和另一位同学还是被选进去了。

他最初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第二分院负责科研辅助工作,跟一线科研生产还没这么“亲密接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航天领域越来越广,眼界变得更宽了,关于火箭导弹的了解也更多,也觉得航天非常有趣。王春河说道。

后来,他去学习了飞行器强度与结构设计专业,毕业后在研究室里工作了几年。由于喜欢写作和文艺活动,被调去做宣传工作,一直到担任航天总部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领导。

钱学森的孙子 王永志与钱学森的故事钱学森的孙子 王永志与钱学森的故事


“执掌神箭人亦神,大声大气咤乾坤。陶来深处塔架高,睹君挥手唤风云。”这是在酒泉基地神舟五号发射队,王春河为当时的“神箭”总指挥黄春平写的一首题为《神箭神人》的七绝诗。看着他在塔台上热血指挥,灵感一下就来了,所以挥笔写下了这首诗。王春河说。

离神舟五号发射时间越来越近,为了给航天员杨利伟加油鼓劲,当时在酒泉基地担任发射试验大队临时党委书记的王春河,发起给杨利伟写鼓励信的活动。信写好后,请发射大队的全体同志都签上自己的名字,当时签了500多人,甚至还有同志找到宿舍去“我还没签,我还没签呢”。

这封信被杨利伟夹在操作手册的首页,也跟杨利伟一起“飞天”了,他不时就拿出来看一下。

愿航天事业为老百姓结出好果子

王春河有空也喜欢在家摆弄太空种子,拿个小花盆,种植一些蔬菜。去年他种出的辣椒,都让家里人尝了好几番了。

“不是种子上天走一遭,就叫太空种子,这是一个误区。”王春河说,得是精选的作物种子,搭载飞船或返回式卫星,在太空的特殊环境下发生基因诱变,这可不是转基因!回到地面经过两三代培育、筛选之后,才能称为真正的太空种子推广种植。

民以食为天。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航天技术运用在农业上,意义重大,可以使农作物增产、增强抗病能力、增加营养。当时在北京郊区的一个育种基地,一边种普通黄瓜种子,一边种太空种子,传统黄瓜大概长到一尺多长,“太空种子培育出来的黄瓜比我的胳膊还长,跟我的胳膊一样粗,跟垒球棒差不多。”说到这里,王春河还用手比划了一下。

航天其实离老百姓的生活很近。“天下路万千,路路有航天”,这是当时在央视刊登的航天汽车广告语。航天技术也开始应用到火热的汽车产业,例如当时哈尔滨的星光汽车厂,湖北的万山汽车厂,江北汽车厂,这些厂生产的大、中、小汽车火热到要走“后门”才能买到。用航天材料和技术生产的高质量洗衣机和电冰箱,也同样很热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春河说,“那时是凭票购买,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但是,由于投资少、规模小,这些产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经过近十年的探索,这些厂家不再生产整车、整机,而是为专业厂家生产零部件、零配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