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翻译)

本文目录一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在大道实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出自:《礼记·礼运》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释义:在大道实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谓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也就是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

扩展资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约是战国末期或秦汉之际问世,在当时战乱的背景下,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天平盛世,在这样的环境下,儒家学派的政治理想给予了人们一个梦想国度,也寄托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崇高而博大的政治理想与道德情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

选段: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文本赏析

本文阐明了儒家思想对大同社会的完美构想。它首先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一句对大同社会作了总纲性的说明。“大道”在此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和国家的最高标准。

而围绕“大道之行也”这一中心,文中分述了三种情形:

一是“天下为公”,即指政权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二是“选贤与能”,即指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贤”指品德高尚,“能”指才能出众,即德才兼备;

三是“讲信修睦”,即指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使社会保持和平安定。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意思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汉语成语,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意思是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表达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

拓展资料: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