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

关于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琪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

2、如果说学习一定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永远不会骗人。

3、学习需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奋。

4、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六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5、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数的互化 1.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6、 2.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

7、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8、 3.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


9、 4.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


10、 5.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11、 6. 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12、 7. 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3、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数学 学习 方法 技巧 一、明确教学目标,制订复习计划 小学 毕业 班数学总复习知识容量多、时间跨度大,所学知识的遗忘率高,复习之前教师必须再次钻研教材,进一步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和编排特点,还要重新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把握好教学要点和数学知识重点,并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全面摸底,然后确定复习目标,制定复习计划,主要包括:复习的内容要点,分几节课完成,设计好每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14、例如,制订“数的运算”这一单元复习计划:第一节复习四则运算计算方法及其关系,第二节复习运算定律,第三节复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5、这样才能使复习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种逻辑递进的 复习方法 可以从根本上克服复习的盲目性、随意性还有简单地以教材上的复习题为内容,让学生照书做完了事的思想。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


16、 二、了解学情,制定复习方法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