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紫禁城是由谁建造的(紫禁城是由谁建造的?)

本文目录一览:

紫禁城是谁建的?

01

朱棣

紫禁城是朱棣建的。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登上帝位后迁都北京,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依照我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所以皇帝的居所又称为紫禁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诏以南京皇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

北京原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 。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京;被强令迁入北京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

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很艰辛。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开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史书记载了运送它时的情景: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时,就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用了28天的时间,才送到了宫里。此外,还要在苏州烧制专供皇家建筑使用的方砖——金砖,山东临清也要向北京运送贡砖。

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以北京为基地进行北征,同时开始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京而不是南京,证明明成祖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京紫禁城正式动工。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

紫禁城是谁建的哪个朝代建的

北京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到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

永乐皇帝朱棣最初为燕王,封地在北京,靖难之役后夺取了原属于自己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内心不安,加上北京市他的势力范围,所以选择迁都北京,在北京另造皇宫。

故宫建成后,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正统五年(1440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天顺三年(1459年),营建西苑。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代,整20年。

紫禁城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建造的?

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时建造的。

紫禁城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时14年。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

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京紫禁城正式动工。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京顺天府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以南京为留都。

扩展资料:

故宫建筑风格

故宫的整体建筑风格是一个长方形的建筑风格,非常的严谨,是一座保卫森严的堡垒样的建筑。而且故宫的建筑非常的华美壮观,气势更是雄伟无比。

故宫有着四座大门,最为重要的就是正门午门了,这里有着高楼,主要就是负责查验和保卫。在故宫是有着外廷和内廷之分的。外廷是封建王朝的皇帝办公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内廷则是皇帝和嫔妃们居住的地方。

故宫里面最为重要的一个大殿,就是太和殿了,也就是传说中的金銮殿。虽然皇帝很少在这里办公,但是要知道皇帝登基和举行各种大型活动都是在太和殿举行的,由此可知太和殿的重要性了。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故宫发生过很多的,用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事件。比如:坤宁宫,因为在这里死了很多妃子,所以许多人都说这里阴森森的。还有就是,有人说自己晚上的时候在故宫的西部看见过一队宫女打着灯笼走过等等。

但是这些神秘事件,早就被故宫的官方辟谣了。官方表示以前所谓的“灵异事件”纯属虚构,这只是因为大家对故宫西部的不熟悉,而臆想出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禁城

紫荆城是由谁建造

朱棣。紫禁城是由明永乐皇帝朱棣开始建造的。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

北京原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京;被强令迁入北京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很艰辛。

紫禁城是由哪个皇帝开始建造的?

紫禁城是由明成祖朱棣建造的。朱棣做了皇帝,北京成了三不管地,这可不是开玩笑,一旦蒙古部落南下,后果同样很危险。那让谁去守卫北京这座要塞城市。想来想去,朱棣都不放心,最好的办法举国迁都,还是由他自己来守卫北京,“天子守国门”也是从这来的。

历史背景

朱棣起兵靖难,很快攻克怀来、密云、遵化、永平,二十天内,军队数量增长到数万人。从此可见朱棣在就藩期间一直在为此做准备,训练士兵准备粮草,他一天也没有懈怠过。要想大家听你的命令,那就得封官许愿,把大把钞票散出来,这才能招揽人心。

朱棣在北京埋好了种子,培好了土,浇完水,就等着结果了。朱棣最后离开了北京,跑到南京摘了个桃子,后来发现还是自家北京的水果好吃,于是乎他再次回到了北京,并把都城迁到此处。在根基深厚的北京,朱棣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能量,把帝国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朱棣迁都北京,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正是由于国力强盛,迁都才能圆满完成。蒙古部落再也不敢挑衅,还分裂成了鞑靼、瓦剌、兀良哈,和平盛世到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