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儒林外史作者简介(儒林外史作者简介20字)

儒林外史作者简介 儒林外史作者介绍

1、《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

2、吴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祖籍浙江温州。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移居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清代文学家。

3、吴敬梓出身缙绅世家,幼年聪颖,善于记诵。早年生活豪纵,初入学为生员,后屡困科场,家业衰落,经历世态炎凉之苦。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晚年研究经学,穷困以终。

4、吴敬梓精熟《文选》,工诗词散文,诗赋援笔立成。著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

儒林外史作者是谁?

《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年五十四岁(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赣榆10年,在南京21年)。

敬梓生平最恶举业,所著《儒林外史》五十五回,(一本作五十六回,又一本作六十回,均非原本)专写熬中于此者之真相,幽默诙谐,读之捧腹。

早年经历

康熙四十年(1701),吴敬梓出生在“科第仕宦多显者”的一个官僚家庭。

吴敬梓十三岁丧母,十四岁随父至赣榆任所。少时有文名,他“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刻苦的,头脑又聪颖,很快就打好了学识的功底,所谓“用力于学,已有初基”,“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显露出很好的禀赋和才气。

在父亲的呵护下,16岁即早早完成了婚姻大事,与陶氏的第一次婚姻,使他与全椒望族金氏门第的关系更密切了。

18岁,回乡帮助料理岳父丧事。

20岁,去滁州为姐夫金绍曾病故奔丧。

儒林外史的作者及简介

吴敬梓

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岁(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赣榆10年,在南京21年)。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赴廷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谁?

吴敬梓。

《儒林外史》的作者为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古代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全书共五十六回,约四十万字,描写了将近两百多个人物。

作者从揭露科举制度和被这一制度奴役的士人的丑恶灵魂入手,讽刺封建官吏的昏庸无能,地主士绅的贪婪卑鄙,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鄙,整个封建礼教体系的腐朽,人们灵魂的扭曲。吴的讽刺显然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打击,发泄了大多数文人对人性的卑劣和社会的黑暗的相同感受。

后世影响:

《儒林外史》的问世,在中国小说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奠定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以《儒林外史》为发端的一大批谴责小说出现,如《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等,形成了一股批判封建社会的潮流,这股潮流一直影响到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学。

《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传播,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并出版了一些外国学者的研究专著。

《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一节,被选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科书。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作者简介(儒林外史作者简介20字)儒林外史作者简介(儒林外史作者简介20字)


儒林外史作者是谁?

儒林外史作者是我国清代时期杰出的小说家吴敬梓,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属于现如今的安徽人士,吴敬梓所创作的古代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被赞誉为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由此可见其地位之高。

《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儒林外史》脱稿后即有手抄本传世,后人评价甚高,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

在国际汉学界,该书更是影响颇大,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传世,并获汉学界盛赞。

扩展资料: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原型,加以艺术的锤炼,使之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在此时,吴敬梓笔下的人物形象已经不等同于生活中的人物原型,而是成为了一个艺术形象。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的创作主要运用了纪实、剪辑、集中、综介、变形、理想化等方法,并呈现出整体性的特点。吴敬梓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为基础,运用这六种创作方法,创作出了高士王冕、名士杜少卿、真儒虞育德等富有光彩的艺术形象。

然而在吴敬梓将生活中的人物采撷到作品中,将生活原型创作为艺术形象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是对真儒虞育德、庄绍光等理想人物的塑造上,表现出不重才学重品德的倾向。

《儒林外史》的作者有哪些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安徽全椒县人。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名门望族。曾祖和叔祖分别中过探花、榜眼,到父亲吴霖起一代,家道开始衰微。吴敬梓少时刻苦读书,热衷科举,23岁中秀才,久困科场。父亲死后,他继承了家产,因挥霍无度,仗义疏财,几年就把家产散尽,到了时常无米下锅的地步,不得不卖书换米,勉强度日。在与那些官僚、名流的长期周旋中,吴敬梓看透了这些人的卑污灵魂。特别是由富至贫的生活变故,使他尝尽世态炎凉,对现实有了清醒认识,从而弃绝功名。这部书完成在四十九岁。乾隆十九年(1754)十月二十八日,他在与友人畅谈后,回到家中无疾而终。

《儒林外史》作者是谁?

《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吴敬梓出身缙绅世家,幼年聪颖,善于记诵。早年生活豪纵,初入学为生员,后屡困科场,家业衰落,经历世态炎凉之苦。晚年研究经学,穷困以终。著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

作品主题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烂的现状。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