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钓鱼蚯蚓养殖技术 钓鱼蚯蚓怎么养殖

红蚯蚓的养殖方法

大部分钓友钓鱼时要购买红蚯蚓,既费时又费钱。下面Sara我给大家分享了一些红蚯蚓饲养的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红蚯蚓饲养的方法

1.食性

红蚯蚓是腐食性动物,喜欢生活在含有大量有机质的潮湿土壤里,利用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可以大量人工养殖。它食性广,畜禽的粪便以及稻草、各种鲜、干青草,树叶、瓜果、菜皮、稻糠、玉米糠等经发酵后都能食用。蚯蚓一天的摄食量与自己的体重大致相等,其中一半作为蚓粪排出。生产一吨鲜蚯蚓,约要摄食70~80吨有机垃圾。

2.温度

蚯蚓是喜温动物,野生蚓在久旱、严冬及高温季节会钻入深土层潜伏休眠。人工养蚓,要调节好温度,使蚯蚓全年都能生长繁殖。红蚯蚓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必须异体交配。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现生育环)在交配1周后各自产卵。但产卵频率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低于10℃时,要35天左右才产卵一粒;温度在18~25℃,湿度30%~50%,通风换气好时,一般1.5~4.5天就产卵一粒;当温度高达35℃时,产卵数量下降。卵茧孵化与温度也有很大关系。当温度低于8℃,卵茧停止孵化;15℃时,卵茧约33天孵化出幼蚓,孵化率97%,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6.8条;当平均温度在20℃时,19天孵化幼蚓;32℃时,10天便可孵出,但孵化率仅33%,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2~3条。孵化过程中,当卵茧积温达到220~260℃时,幼蚓便可孵出(卵茧积温指每日扣除卵茧在8℃以下停止孵化的无效温度后逐日积累的能使卵胚胎发育的有效温度总和)。所以把温度控制在18~25℃最利于蚓产卵孵化。幼蚓生长38天左右达到性成熟,全生育期60天左右。一条蚯蚓一个月内产的卵茧,逐渐能孵出50~80条小蚯蚓。

3.湿度

湿度与蚯蚓的生长,产卵及卵茧孵化的关系很密切。蚯蚓体内含有约80%左右水份。如久不浇水,会造成蚓体萎缩,影响产卵,甚至自溶死亡。在蚓床含水份30%左右时,蚯蚓吃食多,生长快,产卵多,孵化率高。

4.空气

空气流通,空气中一般含氧20%,含二氧化碳0.03%~0.06%。若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就会影响蚯蚓的产卵。

钓鱼蚯蚓养殖技术 钓鱼蚯蚓怎么养殖钓鱼蚯蚓养殖技术 钓鱼蚯蚓怎么养殖


5.pH值

蚓床的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危害蚯蚓生长,以pH值6~8为宜。

红蚯蚓高效养殖技术

1.场地与放养

蚯蚓在室内外均能养殖。养殖面积大时要装水管或自动喷水器,养殖量不大时,也可放在木箱中饲养。

蚓床做好后,把发酵好的饲料横放在蚓床上,成20~30厘米宽的条形,间隔10~15厘米。放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蚓种放入无饲料处,放养密度0.5千克/平方米(约1000条),然后补浇一些水,利于蚯蚓活动。忌在蚓床上堆满畜粪后放蚓种,以免造成蚓种损失。

2.适时添料

红蚯蚓的食性广,几乎什么都吃,但关键是饲料一定要完全腐熟。堆肥需经30天,或挖成塘,把水草、青草、瓜果、菜皮及泔脚等放在禽畜粪水中发酵更好。因蚯蚓一天吃的食物与自己的体重大致相等,所以要"适时"添料。"适时"指蚓床还有二成饲料时采集蚯蚓后添料。添料必须成梅花形,料堆之间留5~8厘米空隙。畜禽粪过薄要浇成条状。留1/3~1/4的空隙面积,并在添料前先浇水。雷雨易将刚添一二天的牛粪冲平,形成板结,不透气,蚯蚓受闷加上地温高,蚓床边上的蚯蚓会爬入沟里,有的窜到蚓床表面,如尚有未发酵好的畜粪正在产生沼气,蚯蚓碰上立即死亡。因此在雷雨前后要勤观察,添料后未盖草的,在雷雨前后把蚓床上刚添的畜粪扒开20厘米宽。冬季蚓床上全部盖一层薄料,也会造成蚯蚓死亡。久不添料又不浇水,会造成蚓体缩小,蚯蚓无法生存时自溶死亡,但它会留下一批卵茧。

有条件的话可利用EM生物技术,用稀释后的EM液喷洒在畜粪上、蚓床饵料上,可除恶臭,抑制有害细菌繁殖,减少虱、蝇的侵害。蚯蚓吞食EM发酵过的畜粪等有机垃圾,有益菌落在其体内繁殖而被吸收成养分,增强抗病能力,蚯蚓生长快,繁殖率高。蚓体略粗些,色泽略红而有力。

3.保湿通气

蚯蚓床是养育蚯蚓的场所,要十分重视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

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夏季每天浇水1次,低温期5~10天浇水1次,凉爽期3~5天浇水1次,使湿度保持在30%在右。并要认真做到常年盖层草,保湿通气。这样能促进蚯蚓多吃食,生长快,产卵多,卵茧孵化率高及幼蚓成活率高。盖草帘的蚓床蚯蚓产量提高了80%。另外,盖草后如遇到较大雷雨,可避免蚓床表层板结,并避免蚯蚓碰上沼气造成死亡等情况。低温期少数养殖户管理不善,造成蚓体萎缩,产卵少等,原因有多种,如久不浇水,添加饲料不及时等,最主要的是未做好通风换气工作。蚯蚓在缺氧条件下体色暗褐无光,体弱,活动迟缓,后代死亡多。尤其是尚未发酵透的畜粪,在薄膜内继续发酵,产生沼气危害蚯蚓。缺氧,鱼群浮头,易于发现,盖在薄膜内的蚯蚓床缺氧则不易发现。只有做好通风换气,增加氧气,排出有害气体才行。

钓鱼用红蚯蚓简易养殖技巧

钓鱼蚯蚓养殖技术 钓鱼蚯蚓怎么养殖钓鱼蚯蚓养殖技术 钓鱼蚯蚓怎么养殖


一、村料准备:

1.备一个容积1立方米左右的器皿(农村钓友可直接在露天水池旁等处辟一块1平方米左右的地方)。

2.0.5立方米左右的肥土。

3.将一些稻草、麦秆、玉米秆等切成20厘米长。

二、具体做法:

1.将器皿置于太阳晒不到的阴凉处。2.将0.5立方米左右的肥土打碎,置于器皿底部,放上几十条大平二号种蚯蚓(小的不要),用土盖起来,上面撒一些吃剩的粥、米饭、麦麸等。

3.再在上面铺上一层碎稻草,稻草上面铺麦秆、玉米秆稻草(全部铺稻草更好)。

4.洒水,使草潮湿。不可淹,蚯蚓喜潮不喜淹。

5.将器皿盖上,留出气孔。

6.经常补一些水,将苹果皮、烂香蕉、烂桃子等投于器皿内。切忌酸辣。

三、繁殖管理:

1.红蚯蚓春夏秋季繁殖快,冬季气温低繁殖不快。夏;季要保持器皿气温在30℃以下,气温过高蚯蚓会外逃或热死。

2.经常用筷子、小棒等(切忌用快口的东西,以防将蚯蚓切断)拨开草土,观察蚯蚓繁殖情况。如果发现一条蚯蚓从另一条蚯蚓头部直钻进腹部,只留尾部在外,就是蚯蚓在交配,千万别动它们。要将已死的蚯蚓取出,以免感染其他蚯蚓。

3.发现土壤里或湿草上有小米粒大小的球状物,稍呈绿色透明状,这就是蚯蚓卵。要防止其他害虫进人吞食蚯蚓卯。

4.红蚯蚓的幼虫呈白色线状,能轻微蠕动,几天以后才逐渐变红。

5.蚯蚓密度大了就可取出一部分用于垂钓。

钓鱼用的红蚯蚓如何养

您好!

1.食性

红蚯蚓是腐食性动物,喜欢生活在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土壤里,难以在一般耕地中见到。所以利用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可以大量人工养殖。它食性广,畜禽的粪便以及稻草、各种鲜、干青草,树叶、瓜果、菜皮、甚至泔脚等经发酵后都能食用。蚯蚓一天的摄食量与自己的体重大致相等,其中一半作为蚓粪排出。生产一吨鲜蚯蚓,约要摄食70~80吨有机垃圾。

2.温度

蚯蚓是喜温动物,野生蚓在久旱、严冬及高温季节会钻入生土层潜伏休眠。人工养蚓,要调节好温度,使蚯蚓全年都能生长繁殖。红蚯蚓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必须异体交配。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现生育环)在交配1周后各自产卵。但产卵频率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低于10℃时,要35天左右才产卵一粒;温度在18~25℃,湿度30%~50%,通风换气好时,一般1.5~4.5天就产卵一粒;当温度高达35℃时,产卵数量下降。卵茧孵化与温度也有很大关系。当温度低于8℃,卵茧停止孵化;15℃时,卵茧约33天孵化出幼蚓,孵化率97%,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6.8条;当平均温度在20℃时,19天孵化幼蚓;32℃时,10天便可孵出,但孵化率仅33%,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2~3条。孵化过程中,当卵茧积温达到220~260℃时,幼蚓便可孵出(卵茧积温指每日扣除卵茧在8℃以下停止孵化的无效温度后逐日积累的能使卵胚胎发育的有效温度总和)。所以把温度控制在18~25℃最利于蚓产卵孵化。幼蚓生长38天左右达到性成熟,全生育期60天左右。一条蚯蚓一个月内产的卵茧,逐渐能孵出50~80条小蚯蚓。

3.湿度

湿度与蚯蚓的生长,产卵及卵茧孵化的关系很密切。蚯蚓体内含有约80%左右水份。如久不浇水,会造成蚓体萎缩,影响产卵,甚至自溶死亡。在蚓床含水份30%左右时,蚯蚓吃食多,生长快,产卵多,孵化率高。

4.空气

据上海市金山区钱锦康的试验,用空气流通和不流通的二种不同条件饲养蚯蚓30天,它的产卵数分别是7.8粒和1.4粒,差距较大。空气中一般含氧20%,含二氧化碳0.03%~0.06%。若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就会影响蚯蚓的产卵。

5.pH值

蚓床的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危害蚯蚓生长,以pH值6~8为宜。

二、太湖红蚯蚓高效养殖技术

1.场地与放养

蚯蚓在室内外均能养殖。南方夏秋季节气温高,室内养殖较好。但室外可进行大面积养殖,低温时可利用太阳能增温。但场地一定要选在靠近水源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农村可利用村旁或林间空隙处。养殖面积大时要装水管或自动喷水器。

蚓床一般5米宽,中间走道70~80厘米,但如用车送料,则宽度均应增加。走道填高30厘米以上,两边两条蚓床各宽2米,在两条蚓床的外侧开沟以利排水。

蚓床做好后,把发酵好的饲料横放在蚓床上,成20~30厘米宽的条形,间隔10~15厘米。放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蚓种放入无饲料处,放养密度0.5千克/平方米(约1000条),然后补浇一些水,利于蚯蚓活动。忌在蚓床上堆满畜粪后放蚓种,以免造成蚓种损失。

2.适时添料

太湖红蚯蚓的食性广,几乎什么都吃,但关键是饲料一定要完全腐熟。堆肥需经30天,或挖成塘,把水草、青草、瓜果、菜皮及泔脚等放在禽畜粪水中发酵更好。因蚯蚓一天吃的食物与自己的体重大致相等,所以要"适时"添料。"适时"指蚓床还有二成饲料时采集蚯蚓后添料。添料必须成梅花形,料堆之间留5~8厘米空隙。畜禽粪过薄要浇成条状。留1/3~1/4的空隙面积,并在添料前先浇水。雷雨易将刚添一二天的牛粪冲平,形成板结,不透气,蚯蚓受闷加上地温高,蚓床边上的蚯蚓会爬入沟里,有的窜到蚓床表面,如尚有未发酵好的畜粪正在产生沼气,蚯蚓碰上立即死亡。因此在雷雨前后要勤观察,添料后未盖草的,在雷雨前后把蚓床上刚添的畜粪扒开20厘米宽。冬季蚓床上全部盖一层薄料,也会造成蚯蚓死亡。久不添料又不浇水,会造成蚓体缩小,蚯蚓无法生存时自溶死亡,但它会留下一批卵茧。

有条件的话可利用EM生物技术,这是江苏省1991年从日本引进的一项高新技术,是有效微生物群,如固氮菌、乳酸菌等10个菌属,80余个菌种,该菌群具有加速各种有机肥料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净化环境等功能,并能促使农作物和畜、禽、鱼类处于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生长状态,少施或免施农药化肥。用稀释后的EM液喷洒在畜粪上、蚓床饵料上,可除恶臭,抑制有害细菌繁殖,减少虱、蝇的侵害。蚯蚓吞食EM发酵过的畜粪等有机垃圾,有益菌落在其体内繁殖而被吸收成养分,增强抗病能力,蚯蚓生长快,繁殖率高。本人1995年用EM在室内试养蚯蚓85天,增殖65.9倍,比对照组(喷清水)增殖51.6倍,多增值14.3倍,而且喷洒EM的蚓体略粗些,色泽略红而有力。

3.保湿通气

蚯蚓床是养育蚯蚓的场所,要十分重视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夏季每天浇水1次,低温期5~10天浇水1次,凉爽期3~5天浇水1次,使湿度保持在30%在右。并要认真做到常年盖层草,保湿通气。这样能促进蚯蚓多吃食,生长快,产卵多,卵茧孵化率高及幼蚓成活率高。我们于1994年作了盖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盖草帘的蚓床蚯蚓产量提高了80%。另外,盖草后如遇到较大雷雨,可避免蚓床表层板结,并避免蚯蚓碰上沼气造成死亡等情况。低温期少数养殖户管理不善,造成蚓体萎缩,产卵少等,原因有多种,如久不浇水,添加饲料不及时等,最主要的是未做好通风换气工作。蚯蚓在缺氧条件下体色暗褐无光,体弱,活动迟缓,后代死亡多。尤其是尚未发酵透的畜粪,在薄膜内继续发酵,产生沼气危害蚯蚓。缺氧,鱼群浮头,易于发现,盖在薄膜内的蚯蚓床缺氧则不易发现。只有做好通风换气,增加氧气,排出有害气体才行。办法有两种: 茧)铲出放在旁边蚓床上或藻膜上,深度以铁铲下面基本无蚯。

钓鱼用的蚯蚓如何饲养?

白色的小蚯蚓养红

方法一:垂钓前从养殖池(箱、桶、等)中选出适量的细蚯蚓,装进蚯蚓盒中,暂不放土和饵料,取适量食用红粉加少许清水调拌成糊状,倒入蚯蚓盒。红粉量不可过多或过少,刚好够染红蚯蚓就行。经过一段时间,蚯蚓相互间爬行、穿插、蠕动、每条蚯蚓很快染成通体鲜红。稍后取少量培养土或饵料放入蚓盒内(饵料最好用苹果、梨、成熟南瓜等,然后便可携带到河边垂钓了。如果养殖的蚯蚓新鲜肥壮,水份较多,则无需加水调制红粉,可将干红粉直接撒在蚯蚓上,待蚯蚓蠕周身染红即可装钩垂钓。

方法二:垂钓前五、六日,把不太红的小蚯蚓从蚓池拣出,放到一个较大的蚓盒内,或其它的器具中,将吃剩的茶叶渣收集投放到蚓盒中,不放泥土和其它饲料,饲养五至七天左右的时间。经过茶叶渣饲喂处理过的蚯蚓,个体鲜红艳丽味香、鲤鱼、草鱼、鳊鱼非常爱吃,是垂钓大鲫鱼的上佳饵料。

钓鱼蚯蚓养殖方法 钓鱼蚯蚓怎么养

1、容器与土壤,需要准备合适的容器,最好选取透气性强、不透光的容器,如木盒,瓦盆等,下面还要有渗水孔。土用腐殖土比较好,可用园土加入肥料或者腐烂树叶树枝等慢慢发酵,熟透后即可放入蚯蚓。需要注意,腐熟的时候会散发热量,所以熟好之前不要加入蚯蚓。

2、喂食,在养殖容器中还要放入食物,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还有水果皮、菜叶子、粥、淘米水都是它们的食物。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

3、浇水,蚯蚓喜欢潮湿肥沃的土壤,所以在养蚯蚓的过程中还要保持土壤的湿润,需要适当的浇水,但也不能浇太多,让土壤保持微微湿润的程度即可。

4、温度,蚯蚓最适宜的生活温度为摄氏20度左右,低于5度即休眠,0度以下则死亡。而15度就能正常繁殖。若超过33度即会爬走或死亡。因此饲养蚯蚓必须选择适宜的温度环境。除了注意防雨、防晒、保持适当温度、湿度与及时喂料外,要注意适时清理蚯蚓的排泄物。

5、如果长期不使用蚯蚓,那么半年左右还要更换部分基料,另添一部分新的基料。

怎么养蚯蚓(钓鱼用的那种)

一、买一个特大的花盆用来作饲养蚯蚓的容器当然也可采用木箱、瓦盆、木桶、瓷盆等,但需易于渗水、透气。我选择花盆,是因为它足够大、下面有眼即渗水又透气。

二、选用饲养蚯蚓的基料。我选择的培养基是干牛粪,我到山野里将经过发酵的、颜色变的干牛粪检回来放在花盆里用水泡一天后(水要适中,全部打湿即可),然后用手捏碎即可用来养蚯蚓了。还可以有多种选择,如马粪、猪粪,最好不要用普通泥土养,尤其不要用含沙多的泥土来养,这种土易板结,蚯蚓越养越小。如果认为牛粪不卫生,也可以选用较松软的园土。还可以选用撕碎并用水浸透的马粪纸或草扳纸与园土拌匀而成,也可以将园土掺些锯末,以上均为较好的养殖基料,但在试验中我认为牛粪是最好的培养基。

三、蚯蚓种就是钓鱼后剩下的蚯蚓(在鱼具店里买的)。这个品种我感觉比较合适,最大的能够长到8厘米长,3毫米粗。一般在4--6厘米,2毫米粗。蚯蚓种千万不要用从菜地里挖出来的蚯蚓,如果能买到大平2号那就更好了。

四、饲养。蚯蚓的饲料非常好解决,水果皮、菜叶子、粥、淘米水都是它们的食物。要是喂一些动物血,能增加蚯蚓的血腥味,它的色泽也会更鲜艳。我用的饲料是泡过茶后剩下的茶叶,用它喂蚯蚓,蚯蚓色泽会更红。

五、管理。蚯蚓最适宜的生活温度为摄氏20度左右,低于5度即休眠,0度以下则死亡。而15度就能正常繁殖。若超过33度即会爬走或死亡。因此饲养蚯蚓必须选择适宜的温度环境。除了注意防雨、防晒、保持适当温度、湿度与及时喂料外,要注意适时清理蚯蚓的排泄物。半年左右更换部分基料,另添一部分新的基料。

六、几个注意的问题。

1、食物发酵要散发热量,为此饲养的饲料应先发酵再进行投放,避免在饲养容器内发热影响蚯蚓的存活。投料时间应根据蚯蚓吃食情况加以掌握。一般,气温越高,吃食越多,喂食时间越勤。在10--25度时大约半月喂一次。

2、培养基最好一年换一次,换时先耐心地将蚯蚓及蚓茧(淡黄色半透明如半粒绿豆大小的东西,每个蚓茧可孵化出2-4条蚯蚓)选出来,将老的培养基倒掉,换上新的培养基,再将蚯蚓倒入,并将蚓茧埋入就行了。

3、蚯蚓养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分,过干则会死亡,过湿也难以生存。我们常见大雨过后由于大量雨水渗入地下,许多蚯蚓从深层泥土中扒出,直至晒干而死,即是这个原因。一般保持培养基料,用手捏成团但挤不出水即可。

4、日常管理上要注意通风透气、防鼠防害,箱子要加盖,夏季遮阳防雨,冬季注意保温防寒。

钓鱼蚯蚓养殖方法,钓鱼蚯蚓如何保存

1、品种选择:通常养殖钓鱼专用的蚯蚓会选择太平二号,它的优点是生存能力强、繁殖速度快、体型长度合适,适合养殖和钓鱼使用。2、生活环境: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用稻草为其搭建蚓床,1层稻草1层养料,按照顺序依次叠加,注意每个蚓床的宽度不要超过半米,蚓床之间也要保持距离。3、生活习性: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比如潮湿的土壤。

一、钓鱼蚯蚓养殖方法

1、品种选择

选择合适的蚯蚓品种。蚯蚓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蚯蚓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外貌,只有部分蚯蚓适合养殖。一般养殖钓鱼蚯蚓会选择太平二号,太平二号的生存能力强、繁殖速度快、体型长度合适,非常适合养殖和钓鱼使用。

2、生活环境

为蚯蚓准备适宜的生活环境。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用稻草搭建蚓床,1层稻草1层养料,按照顺序依次叠加。注意每个蚓床的宽度不要超过半米,蚓床之间也要保持距离。

3、生活习性

要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比如潮湿的土壤,蚯蚓喜欢腐烂的味道,食物一般是牲畜的粪便。在家庭养殖蚯蚓时,只要在潮湿阴暗的位置放1个装有半潮湿泥土的小盒子,再加入一些腐烂的水果就可以养殖了。

钓鱼蚯蚓养殖技术 钓鱼蚯蚓怎么养殖钓鱼蚯蚓养殖技术 钓鱼蚯蚓怎么养殖


二、钓鱼蚯蚓如何保存

1、适宜温度

蚯蚓对于温度有比较高的要求,把蚯蚓放置在常温的环境下保持,环境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对蚯蚓造成不良影响,当温度较低处于0℃-5℃时,蚯蚓就会进入休眠的阶段,低于0℃就会死亡。当温度较高超过32℃时,蚯蚓就不会再生长,超过40℃就会死亡。注意在气温比较低的时候要给蚯蚓生活区盖塑料布,在气温高时盖稻草并洒水降温。

2、潮湿环境

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对蚯蚓饵料和容器中水分的含量有较高的要求,饵料中需要60%-80%的水分,容器中需要60%的水分。按时对装蚯蚓的容器洒水,每天或者隔1-2天洒1次水。

3、阴暗环境

蚯蚓在夜晚的活动比较频繁,可以在月光下去活动觅食,装蚯蚓的容易要盖上稻草,使蚯蚓在白天不被阳光照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