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蕴含的道理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

1、意思是: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出处: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学而篇》第2章。

p>2、原文节选: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p>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蕴含的道理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蕴含的道理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


p>4、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蕴含的道理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蕴含的道理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


p>5、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p>6、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p>7、扩展资料本章评析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

p>8、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p>9、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

p>10、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

p>11、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p>12、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

p>13、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p>14、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

p>15、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p>16、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蕴含的道理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蕴含的道理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


p>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