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唐宪宗和唐玄宗的关系(唐宪宗谁的儿子)

本文目录一览:

唐朝人物关系表是什么?

唐玄宗

开元通宝

唐玄宗(685年~762年)李隆基,(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天宝十五年(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帝国从此由盛转衰。 即位前,李隆基曾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宫廷政变,杀韦后拥其父睿宗即位,被立为太子。即位清除太平公主之后,彻底巩固了皇权,革新吏治,任用,姚崇、张说等名相,武功显赫,进行兵制改革,恢复北、西疆域,检田括户繁荣经济,为经济抑制佛教。开创了著名的“开元盛世”。然而开创了盛世之后,唐玄宗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正直的宰相张九龄等人先后被罢官,奸臣李林甫爬上了相位。李林甫病死后,又为杨国忠所掌权,致使政治更加黑暗。后用导致了著名的“安史之乱”,使得唐帝国的统治岌岌可危。

唐肃宗

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57年~762年在位),潼关被安史叛军攻破,长安震动,玄宗携太子、宠妃仓皇逃往成都,行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军士哗变杀杨国忠,并逼迫玄宗缢死杨贵妃。马嵬民众拦阻玄宗请留,玄宗不从。太子李亨留下,随即前往朔方节度使所在地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同年七月,李亨即位于灵武,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庙号肃宗,在位6年,死于762年,时年52岁,死后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但在朝中,自鱼朝恩之后,肃宗开始信用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等操纵军政大权,宦官势力日益嚣张。 肃宗同时又宠信皇后张良娣,纵容她干预政事。张皇后和李辅国起初连成一片,结为一党。后来,张皇后恨李辅国专权,欲谋立越王李系为嗣君,张皇后、李系与李辅国、程元振开始对立。

唐代宗

李豫(726年~779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63年~779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54岁。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叛军攻占潼关,玄宗逃至马嵬驿,当地民众揽留肃宗,于是护送肃宗北上灵武即帝位。安史之乱中,以兵马元帅名义收复洛阳、长安两京。乾元元年(758年),被立为皇太子。宝应元年(762年),宦官李辅国杀张皇后,肃宗受惊吓而死。代宗即位。次年,安史之乱平定,唐朝开始转为衰落。当时,东有诸多藩镇割据,北方又有回纥不断勒索,西面有吐蕃侵扰,甚至在广德元年(763年)占领首都长安十一日。代宗又迷信佛教,寺院多占有田地,国家政治经济进一步恶化。779年驾崩,传位于唐德宗李适,死后谥号睿文孝武皇帝。

唐德宗

李适(kuò)(742年~805年),唐代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80年~805年在位),在位26年。享年64岁。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即位。次年,为了改善财政,听从杨炎的建议,废除庸调制,颁布“两税法”。另外,也试图削弱藩镇割据实力,加强中央集权,但由于措施失当,反而引起节度使的反抗。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仓皇出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称帝,后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叛变,再逃到汉中。于从此,唐朝的中央权力进一步削弱。 唐德宗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驾崩,死后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

唐顺宗

李诵(761年~806年),唐德宗长子,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05年在位)。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贞。任用王伾、王叔文为翰林学士,在韩泰、韩晔、柳宗元、刘禹锡、陈谏、凌准、程异、韦执宜等人支持下,从事改革德宗以来的弊政,贬斥贪官,废除宫市,停止盐铁进钱和地方进奉,并试图收回宦官兵权,史称“永贞革新”。不久患中风。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勾结部分官僚和藩镇,逼其退位,传位于太子李纯,贬王伾等人,史称“永贞内禅”。王叔文、王伾即遭贬逐。王叔文被贬后又被赐死。王伾死于贬所。柳宗元等八人都被贬为“边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次年被宦官杀害,享年46岁,死后谥号为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唐宪宗

李纯(778年~820年),唐朝第12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05-820在位。唐宪宗是唐顺宗长子,先被封为广平郡王,805年初顺宗即位后,李纯被立为太子,顺宗试图进行改革,威胁了宦官的利益,被俱文珍逼迫退位给宪宗,同年八月,宪宗继位,顺宗被尊为太上皇。他继位次年就开始对西川节度副使刘朋开战获胜,同年杨惠琳不肯交出他的兵权,宪宗也对他作战,杨惠琳战败被杀。807年讨伐镇海节度使李锜,813年魏博节度使田兴归伏唐朝,813年他开始对抗拒唐朝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作战,但失败了,从815年到817年他平定了淮西吴元济的叛乱。这些成果被称为“元和中兴”。

唐穆宗

李恒(795年~824年),原名宥。元和七年(81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他是唐朝第13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享年30岁。在位期间荒于朝政,奢侈放纵,措施不当,导致河北三镇再度背叛,直到唐朝灭亡。朝廷内宦官权势日盛,官僚朋党斗争剧烈。使唐宪宗的“中兴”局面完全丧失。后服长生药而死,死后谥号为睿圣文惠孝皇帝。

唐敬宗

李湛(809年~826年),唐穆宗长子。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4年~826年在位),位3年,享年19岁。即位后,只知在后宫嬉戏,奢侈荒淫。宦官王守澄把持朝政,勾结权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导致官府工匠突起暴动攻入宫廷的事件。后为宦官刘克明等人杀害,死后谥号为睿武昭愍孝皇帝。

唐文宗

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他是唐朝第十五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7年~840年在位),在位14年,享年32岁。在位期间,朝臣朋党相互倾轧,官员调动频繁,政权甚至皇帝的废立生杀,均掌握在宦官手中。后起用李训、郑注等人,意欲铲除宦官。大和九年(835年),李训引诱宦官参观所谓“甘露”,企图将其一举消灭,但事情败露,反而导致宦官大肆屠杀朝官,史称“甘露之变”。事后,文宗更被宦官钳制,慨叹自己受制于家奴,境遇不如汉献帝。开成五年(840年)抑郁病死,死后谥号为元圣昭献孝皇帝。

唐武宗

本名李瀍(chán)(814-846),唐朝第十六位皇帝,死前十二天改名李炎。在位时间:840年-846年;曾用年号:会昌;庙号;武宗;安葬地:端陵。武宗即位的过程,正是文宗即位的重演。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于会昌五年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在位6年,终年33岁。

唐宣宗

李忱(810年 ~859年),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外,847年~859年在位),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年。唐宪宗李纯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武宗李炎的叔叔。 唐宣宗登基后,唐朝国势已很不景气,藩镇割据,牛李党争,农民起义,朝政腐败,官吏贪污,宦官专权,四夷不朝。唐宣宗致力于改变这种状况,他先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宣宗勤俭治国,体贴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唐朝国势有所起色,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百姓日渐富裕,使十分腐败的唐朝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唐宣宗趁吐蕃、回纥衰微,派兵收复了河湟之地,平定了吐蕃。 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去世,享年50岁。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

唐懿宗

李漼(833年11月14日~873年),唐朝第十八位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60年~873年在位),在位14年,终年41岁。李漼初名温,是唐宣宗的长子。宣宗病死后,被宦官迎立为帝,是为唐懿宗,改元“咸通”。死后葬于简陵,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 唐懿宗是一个昏庸无能、奢侈无度的君主。859年,袭甫在浙东领导起义;868年,庞勋领导徐泗地区的戍兵在桂林起义。唐懿宗派遣王式、康承训等残酷镇压了这两次农民运动,但是对人民的剥夺并没有停止。

唐僖宗

李儇(xuān)(862年~888年),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唐昭宗 李晔(867年~904年),原名杰,又名敏,是唐朝第二十位皇帝(除武则天外,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唐昭宗即位后,藩镇趁着平定农民起义的机会逐渐扩大,唐政府已经名存实亡,朱温为了灭亡唐朝,自己做皇帝,先杀掉宫里所有宦官,再不顾大臣反对迁都洛阳,接着镇压各地藩镇,最后又于天祐元年(904年)杀害了唐昭宗。

唐景宗

李柷(892年~908年),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一代,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年,被废。次年被杀,享年17岁,葬于温陵。 唐庄宗时改谥为“昭宣光烈孝皇帝”,议庙号为“景宗”。

编辑本段上古时代的部落名

五帝中尧的部落名也叫唐,定都初晋阳、后平阳,后来尧把天下共主之位禅让给虞部落的首领舜。

唐玄宗和唐宪宗的关系

唐太宗是李世民,他儿子是唐高宗孙子是唐睿宗,唐玄宗是李隆基,就是宠爱杨贵妃的那个,他是唐睿宗的儿子,就是唐太宗的曾孙子。

历史上唐代各个皇帝之间的关系

唐代各个皇帝之间的关系:

1,李渊抢了外孙的北周建立了隋朝。

2,李世明,李渊的二儿子。玄武门之变杀了老大老三,逼李渊禅让给他。

3,唐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

4,唐中宗李显,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韦后毒杀。

5,唐睿宗李旦,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

6,武则天为唐太宗才人。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7,唐玄宗李隆基,亦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

8,唐肃宗李亨,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公元756—761年在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

9,唐代宗李豫,唐肃宗长子。马嵬之变后,他随肃宗北上,任为“兵马大元帅”,统帅诸将收复两京,公元758年被立为皇太子,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乱。

10,唐德宗李适(kuò),肃宗的长孙、代宗的长子。

11,唐顺宗李诵,唐德宗长子。德宗因他中风而急死,由他继位。在位8月,被宦官逼迫退位后病死。

12,唐宪宗李纯,唐顺宗长子。开创唐朝最后一个盛世的皇帝

13,唐穆宗是宪宗第三子。五个儿子中竟有三个做了皇帝。

14,唐敬宗李湛,唐穆宗的长子。在位2年,为宦官谋杀,终年18岁。

15,唐文宗李昂,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贞献皇后萧氏。

16,唐武宗即李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17,唐宣宗李忱,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

18,唐懿宗李漼(cuǐ),唐宣宗李忱长子,母元昭皇太后晁氏。宣宗爱夔王滋,欲立为皇太子,而郓王长,故久不决。

19,唐僖宗李儇(Xuān),唐懿宗第五子。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20,唐昭宗李晔,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在位16年,享年38岁。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扩展资料: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历二十一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

唐王朝的前期,由唐太宗李世民直至玄宗开元年间国家一直处于大发展阶段,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空前繁荣。在此期间出现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构成了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盛唐气象。

从而,使中国的世界地位显赫一时。就是一直到现在,一些国外的某些地方仍然称中国为唐山,称华人为唐人。

唐朝共历289年,20位皇帝,907年亡于农民战争。唐玄宗后期出现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逐渐没落。在中晚唐时代,皇帝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已无实权,致使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最后,各方纷纷脱离唐王朝的统治而成为各自独立的政权。大唐帝国也由此覆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唐朝

唐玄宗,唐太宗,唐高宗三者是什么关系,唐朝开国到唐亡传了几代皇帝

唐高祖是李渊是唐代开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是李渊的儿子,唐高宗李治是李世民的儿子。

唐朝一共20任皇帝!

1.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6年出生於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2.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3. 唐 代 皇 帝。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第 九 子。 字 为 善。 贞 观 五 年 (631) 封 晋 王。 十 七 年 立 为 太 子。 二 十 三 年 即 位。

4.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将武则天算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6. 李重茂(695年—?),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

7.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

8.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57年——762年在位)

9.唐代宗李豫(726年-779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63年—779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54岁。

10.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80年——805年在位),在位26年。享年64岁。

11.唐顺宗李诵(761年-806年),唐德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05年在位)。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贞。

12.唐宪宗李纯(出生于778年,逝世于820年),唐朝第11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他的统治时期是从805年到他逝世。

13.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原名宥。元和七年(81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他是唐朝第12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享年30岁。

14.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朝皇帝。唐穆宗长子。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4年-826年在位),在位3年,享年19岁。

15.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7年-840年在位),在位14年,享年32岁。

16. 唐宣宗李忱(810年 ——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除去武则天以外),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年。

17.唐懿宗李漼(833年11月14日~873年),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60年——873年在位),在位14年,终年41岁。

18. 唐僖宗李儇(862年——888年)(儇发音为喧Xuān),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19.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原名杰,又名敏,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

20. 唐哀帝李拀(892年-908年),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代,去武则天以外,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年,被废。次年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