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新经济政策特点(列宁新经济政策特点)

新经济政策的国际意义?

为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

新经济时代又叫什么时代?

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几乎整个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新现象:创记录的长期繁荣、高增长,甚至出现低通胀伴随着低失业率。人们似乎感到了一个不同于过去的经济形态的出现。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经济的胜利”的文章,对这种现象作了最早的回应。主编斯蒂芬·谢泼德指出,美国已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

《2001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所说:“新经济是指由技术、商业实践和经济政策的相互良性互动,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绩效。其具体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低失业率和适度通货膨胀。”这种理解在美国较为普遍。

徐志翰撰文指出,新经济时代是以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为标志。但新经济绝不是仅仅包括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真正的新经济时代应是传统产业与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全面结合。

新经济政策特点(列宁新经济政策特点)新经济政策特点(列宁新经济政策特点)


新经济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新经济是基于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经济。新经济的基本特征是高技术化和全球化。新经济和传统经济有5个明显不同的特征:经济主体交往不同,新经济趋向全球一体化;交换方式不同,它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生产方式不同,它以集约型为主;增长动力不同,它以高科技、信息为增长原动力;资源是共享的,它对人类供给是无限的。新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与新经济的基本特征相对应的是整个人类社会环境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标志有:

(1)信息化、网络的飞速发展。自上世纪以来,计算机、互联网和光纤的出现,使整个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了解到世界上在任何瞬间发生过的事件,实现“足不出户的沟通”和参与,且这种沟通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简洁透明;

(2)传统的交通运输业的长足进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得到了飞速发展,空中运输的日益普及,再也不是奢侈,实物传输的速度和规模大大地提升了;

(3)冷战结束,意识形态的竞争表象上让位于经济发展实力的竞争,各国把注意力重点放在了经济建设上;

(4)经济呈现全球一体化趋势。集中表现在市场全球化,即需求市场向全球的任何企业和自然人开放,且企业与自然人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自己的市场;资源配置全球化,即人们在选择配置资源时,再也不是只局限在自己的国家和地区,而是可以运用自己的实力和嗅觉,在全球范围内选配自己所认可的

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当前中国新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顶住下行的压力,实现6.7%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经济的异军突起。二是新经济显著改变中国经济的总体构成。新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改变着我国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消费贡献率进一步提升,服务业比重继续提高。三是新经济已经成为就业的主体。当前,新经济新业态支撑就业的能力超出预期,“互联网+”和电商等平台服务型企业对就业拉动作用明显。下一步,发展新经济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创造宽松高效的创新体制和政策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1、新的理论和政策: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有极大的不同。

2、新的特点:即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具体体现。

4、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据材料一说明苏俄是怎样的国情实施新经济政策的?

1918年,正值俄国的布尔什维克者们正在同白俄进行激烈的政权争夺,由于战时资源的极度匮乏和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的红色政权实行封锁,列宁颁布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配额外的粮食进行强制征收.鉴于国内革命战争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的成功经验,苏俄在战争结束后决定这沿用这一制度,此举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甚至引发了一些地方的暴动.由此苏俄引入了更灵活的新经济政策来代替战时共产主义.

比较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异同?

1.

背景不同 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3.

新经济政策特点(列宁新经济政策特点)新经济政策特点(列宁新经济政策特点)


根本目的不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罗斯福新政是为了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此举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2)在流通方面,1921年5月,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产品可以交换。国家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

(3)允许私人在一定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在工业方面,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而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

2、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俄国内忧外患,经济苦难的情况下,苏俄政府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为代表的广大老百姓极其不满。后列宁同志经过充分考虑,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苏俄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b首先,连年战争使苏俄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用物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其次,经济破坏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由于缺乏粮食和原料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许多工人迫于饥饿,离开工厂跑回农村。

工人阶级队伍涣散,农村形势更为严峻,广大农民不肯再接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他们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

农民的不满影响到军队,192l年2月,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喀琅斯塔得发生水兵兵变,被迅速平息下去。

新经济政策特点(列宁新经济政策特点)新经济政策特点(列宁新经济政策特点)


可是,苏维埃政权的处境仍十分危急。

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再次,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开,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根据列宁的报告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

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