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东北大山深处的乱炕故事(东北大山深处的诡异故事)

本文目录一览:

农村土炕上的风流往事(青未了丨乡村土炕往事忆旧)

回忆过去岁月的大土炕

尹燕忠

当下,老百姓都住上楼房了,布置的卧室不是席梦思就是优质木料床,有条件的还购置了檀木、黄梨木、水曲柳等名贵的木制床,更甚者还有高价购置明清木床的,有的为争一架顶子古床而大动干戈,亲情动绝。那古木床确也高级,雕龙画栋,描禽饰仕女,还有百鸟朝凤、麟麟送子、二十四孝图等,那是一种艺术上的真好享受,可我想,仅管你睡在了龙床上,你还不是一介草民么?就是古皇帝到头也是一堆朽骨么?

咱是农民老百姓出身,我还是想起那些年的大土炕,土炕古朴厚重,黄土锤起,土生万物,多少老百姓在大土炕上出生,又有多少杰出人物在大土炕上降临呢?

大土坑宽有三四米,长有四米,全用土坯砌垒而成,中间留有火道,直通墙角烟筒。

那时没有煤炭,都先在炕门脸里头塞上乱草葛搔,还有就是柴禾,有碎玉米稭,麦糠,玉米锤,也就玉米芯,烧的炕上热乎乎的;还有在炕中间烧明火的,把红大被子掀起,用簸箕往被窝里扇暖气儿,俗称“打火簸萁儿”;还有用“烘笼”取暖的,那是用白腊条编的半圆形的长一米宽四十公分的取暖工具,底平,下边放一木板,放上火炉子,里边放上碎柴禾玉米芯木柴类,用麦糠压住,别让起了明火,也是一种挺好的取暖方式。在放火炉子之前,有先把火炉放地下或八仙桌上爆玉米花儿的,啪啪啪的爆出一个个白花儿,大人小孩都乐了,火势下去了再放“烘笼里”盖上被子。有生小孩的就让他睡土垃布袋子,上河崖滩拉来细沙土,用备好的黑铁锅炒温乎了,装进黑粗布袋里,小婴儿睡进去舒服的直撒欢儿。这种细土既吸湿又保暖还祛火,五六十年代以前的人都是睡土垃布袋子长大的。那时天奇冷,大人小孩坐热炕头上啦闲呱儿,轻烟弥漫,我们会闻到一种香甜的五谷味儿,亲切温暖又实在,也有乡村艰难的涩味儿!

支这种大土炕要用一百五十多块坯。专制的石头杵子,大约四五十斤重。用五十公分见方的石头,厚三十公分左右,在中间打十公分的石眼,用八十公分枣木棍裹上湿布砸进去,上边有横木把,大约四十公分长,下边有八十公分长五十公分宽的长方形模子,厚度七八公分,把稍湿的土再掺上麦秸拌匀。如果土太干了就泼上些水翻匀实了,用杵头狠狠往下砸去,先砸好边楞和四个角成形后再摞起来晾干就能使用了。过去支锅头盖饭屋全用这个坯砌墙,可结实了,冬暖夏凉,俺院里有个辰祚二爷爷,人称二宝神,个子不太高,会武把式,留着个辫子,会卖菜种,又会修磨修碾,他干活干净利落,他打坯有绝活,用杵头蹲下去五下子就成一块坯,结实耐用,庄上人专找地支炕按锅头。

我很想念过去的老土炕,想那些老故事,想深秋里的蛐蛐儿叫,那个老猫趴在土炕角上打呼噜,有的为了取暖,便把土炕垒在稍宽阔的饭屋子里,把炕与锅头通起来,做饭烧锅时的热气就通炕里去了,很暖和的,一般是上岁数老人睡这种炕,还有半大小子。须给饭桌隔开个小单间,以防落灰尘,也不卫生。

土炕用上几年就要打掉全换新坯砌垒的,锅头也是这样,用这砸碎的土上北瓜,结出来很绵很好吃,上在玉米地里,赶上下一场大雨,晴天太阳一晒,“咔咔咔啪啪啪”的拔节儿,玉米杆叶黑磷磷地长,棒子长好大哟!

想念老锅头老炕,但毕竟久远了,呵,去吧,这些农村老符号。

想念归想念,回忆归忆念,大土炕九而归一说,还是不太卫生,扑土乱飞,鼠虫在炕上爬,人容易得病,可也无奈何呀。如今好了,我们农村户家住上了新楼房,冬暖夏凉,卫生条件好,还是新时代好呀。

尹燕忠,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济南日报》《济南时报》、中国西部散文选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黄河文艺》双刊号、《洛阳晚报》《泰山文化》《大汶河》《楚风》、《青年文学家》双刊号,作家出版社《国庆征文选》等发表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化精英专刊上发表传记,小说《方河的婚事》在“鲁王工坊杯”首届小小说大赛中获得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莱芜鲁王工坊锡雕艺术研究院三等奖,报告文学《美丽的毕庄脱贫记》被济南市文学艺术联合会评为优秀奖,小说《梅花》被评为玫瑰文学奖,并多次获奖。

2021日上午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东北农村,全家人挤睡一个炕?新婚的多尴尬?真实情况并非想当然

外面又到了大雪纷飞、白雪皑皑的季节,东北的冬天更是异常寒冷,零下20度就可以撒水成冰。

这样的欢乐场面,相信不少朋友都曾在抖音刷到过吧,是不是也想跃跃欲试,去东北 旅游 尝试一番呢。

在很多的东北影视剧里,都有这样一个画面:老百姓们围在一个炕上吃饭、睡觉。

这时南方的朋友就会觉得好奇,一家几代人都挤在一个炕上取暖和休息,真的不觉得拘束和尴尬吗?

虽然我是南方人,但小时候连续两年都去东北的二爷爷家过寒假,那么我就站在南方人的角度,来解开大家心里的困惑。

早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我太奶奶生下了我爷爷和二爷爷。

那时候真叫一个穷,没有称身的衣服穿,木头搭建房子四处漏风,动荡的年代想喝口稀饭都是一种奢侈的愿望。

在二爷爷15岁那年,跟随一位老乡去了远隔千里之外的东北,后来在那里成了家立了业,这也让我后来去东北体验“土炕”提供了机会。

在我12岁那年冬天,父亲接到厂里的订单,要去石家庄采购一批棉籽,需要在那里待半个多月的时间。

我嚷着让他带我去北方看雪,本来父母是不同意的,后来二爷爷来了一个电话,让他改变了主意。

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目的地还是有着北国风光的大东北,一路上非常兴奋,看什么都是新鲜无比。

刚去的时候正碰到下大雪,到处都是冰天雪地,父亲把我丢给了二爷爷,说工作忙完就过来接我回家过年。

对于东北火炕的记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在以后的日子里,二爷爷也断断续续地给我讲了有关土炕的故事。

在炕上生活是东北农村的一大特色,那里的冬天较为寒冷,动不动零下十几度,想要通过盖被子来取暖睡觉,效果并不理想。

烧火炕不仅能让炕头暖和,也能让房间室温维持在15度以上,早晚各烧一次就行,用料都是就地取材,秸秆,木材,玉米棒芯都可以,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御寒方式。

这种东北特有的火炕,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里面可不是简单地垒起来,其原理是利用木材、秸秆或煤燃烧后产生的热量。

通过烟气对火炕进行加热,为了留住更多的热量,内部需要用砖头砌成好几个迂回通道,类似于走迷宫。

常见的火炕还会搭配火墙,火墙与烧饭炒菜的土灶相连,火坑和火墙配合利用,最大程度上收集热源,火墙的内部是空心的,产生的烟气会通过火墙内部的烟道由烟囱排出。

我第一次去二爷爷家时,他们还是土炕,土炕顾名思义就是在细粘土内放入一些碎草和棉绳,然后一层一层垒起来的那种。

但土坯制作麻烦且耗时耗力,需要很长时间才修建而成。后来条件好了,换成了红砖打底,上面铺一层水泥板。

再到如今,大家的生活条件又提高了,火炕只有在乡下农村才有,城市里都通上了暖气,如今的东北再也不会受冷所困扰了。

一家人睡在同一个炕上,还是上个世纪的事情,那时大家都比较穷,东北的房子又比较大,为了节省开支,才会出现影视剧里的场景,真实东北的情况也并非和影视剧里一样。

如今的新时代不像过去,就算家里再困难,也会想尽办法也会解决尴尬的问题,所以并不存在这样的烦恼。

首先,东北的炕比较大,长度都在3.6米以上,睡觉都是一个人一个被窝,并且相互之间都会隔开了一段距离。

其次,家里的孩子结婚后,有条件的会分家出去另外建房,要么就是被安排去另外一个房间,重新垒个火炕,让新婚夫妻去那个房间睡觉;

就算条件再艰苦的家庭,也会在中间隔上一堵木板,木板一直连接到房梁;

还有一种叫“连二炕”,两个火炕连在一起,中间也是用木板隔开,新婚夫妇会睡在里面最西侧的位置;就算再不济,中间也会临时用布帘子隔开。

只不过,现在大家睡在一个大炕上的情况也有,就是碰到结婚喜宴、家庭聚会什么的,亲戚朋友会留在这里过夜。

那么会安排男人睡在一个炕上,女人和孩子睡在另一个炕上,因为炕很大,睡六七人都不会觉得拥挤。

所以,要说“尴尬”也真的谈不上,因为在大东北的老百姓,一直都是这样生活的:一起吃饭一起聊天,还能增进友谊,聚在一起才有独特的快乐,并没有尴尬这一说。

因为地域等原因,南方和北方存在一些文化生活中的不同,我们需要更多的是尊重和接纳,以及去感受这些文化,同时它也反映了北方的真实生存状态,凝聚了当地农民的智慧。

东北地区的这种火炕,冬暖夏凉, 历史 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出现了。

所以,东北火炕完全可以称得上“一种习俗的传承”,十分具有东北特色,没体验过的朋友可以去东北 旅游 时,体验一番火炕到底有多温暖。

如今,比较流行“反季节”过冬,南方人到北方过春节,北方人去南方 旅游 度假。

在东北,也有很多民宿把“火炕”作为一种东北元素,融入到了生活中去,很多餐馆也保留着这一特色。

南方的朋友除了能在“欣赏北国风光、享受冰雪世界”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大东北特有的“火炕”习俗,也算是一种享受吧。

聊聊六七十年代,东北农村和爸妈一起睡火坑的故事啊,

很多人以为东北最美的季节是冬季,我则更喜欢夏季。东北的夏天,凉爽、清新,即使在最热的月份,早晚也是凉风习习,气候宜人。

每天清晨在院子里刷牙,洗涮,心情好极了。晚上全家人坐在院中的葡萄架下,边乘凉边吃饭,温馨和谐。除此以外,我喜欢夏季一个更重要的理由则是因为小园。

在房屋前面、院子中间用砖或者土坯沿四周围成一人来高形状见方的院墙,里面种植一些夏秋常吃的蔬菜,有的人家还种上果树、葡萄、花草之类的。如果是土坯垒的,就用树枝交叉插到土墙上面,增加墙的高度,东北话叫帐子,防止小鸡什么的跳进去叨食里面的蔬菜。——这就是小园了。

东北农村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小园,一所面南背北的房子,一个小院,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下屋(仓库),水井,鸡窝,猪圈,狗窝。在老家,我家住在村中,我们那趟杆在最南边,小园往南就是广阔的田野,所以我们家的小园延伸得特别大。

小院里有樱桃树,葡萄树,沙果树,有姐姐喜欢的花,有茄子,豆角,黄瓜,西红柿,辣椒,姑娘,靠墙的四周还种上葵花,玉米。小园外面的田野,种些土豆,南瓜,西葫芦……,这些蔬菜足够日常家用,有点自给自足的意味。

那个年代,物资缺乏,水果更是少见。一年到头,好像只有到了年三十,才能缓(读欢)上一盆梨,一盆冻柿子,全家人守着火盆啃。每到夏季,小园就成了我的乐园;在我曾经贫瘠的童年,是最丰盈而美丽的向往。我最爱吃的就是黄瓜,西红柿,葡萄,姑娘,黑猩猩和沙果。

黄瓜、小葱蘸大酱,是东北一大特色。我们当地将黄瓜分为旱黄瓜和水黄瓜,旱黄瓜蘸酱生吃好吃,水黄瓜产量大,一般都是大棚种植,拌凉菜、炒菜用。小园种的是旱黄瓜。黄瓜有蔓,要架上黄瓜架,最靠根部的一般不摘,奶奶用它做黄瓜种,等熟透了皮很老的时候把籽弄出来做种子。

摘黄瓜一般都挑选挂在半空中的,非常嫩,长得又滑顺,生吃最好了。西红柿也有架,而且品种丰富,有黄柿子,红柿子,牛心柿子,青柿子几种。自家地产,不上化肥,非常香甜好吃,最主要的是“有柿子味”。小时候的我,非常馋嘴,常常是西红柿刚要熟的时候,就跑到院子里物色。

看中某个要熟地留下记号,第二天再过来摘走。奶奶将我这种行为称为寻(读学),一看见我进园子,老人家都会唠叨一句:又寻啥去了?摘下的黄瓜西红柿洗干净,放到刚从井下打上来的凉水里,凉透了,午睡起来吃,香甜美味,生津止渴,解暑降温——至今想来仍十分怀念。

此办法也适用于香瓜、葡萄,西瓜等,浸透了地下凉水的瓜果,特别爽脆可口,是时下冰箱不可比拟的。

姑娘(读niang,三声)不像其他蔬菜,不太实用,大人是不屑吃的,一般会为了孩子象征性的种上几株。果实大小和樱桃相似,果实外有膨胀的网状枯叶包裹。

未成熟的姑娘是绿色的,撕开外面的皮,揪住,用力拔,掏出里面的瓤;不成功后,就用一根牙签大小的草棍在果蒂的位置上扎一小孔,然后一点点吸食里面的果汁。待全部果肉被掏空,就得到了一个韧性很好的空心小皮球。

如果不小心碰破了孔的硬边,就无法玩了。被掏空的果皮,将其吹鼓后,开口向外放入嘴中,用上牙轻咬,充气,挤出,吱吱作响,非常好玩。成熟后的姑娘变成了黄色,酸甜适口,有一种特别的香气。

还有一种“苦姑娘”,十分鲜艳的橙红色的叶子包裹着,果实也是橙红色,但吃起来十分苦,只有经过霜打之后,才能甜起来,现在想来应该是温差变大后里面糖分增多的缘故。

到济南后,也有远道而来的东北姑娘运到这里,也许是路上的时间有些长,也许是品种变了,总之吃上去味道不如以前了。

黑星星属于野生,也有人叫它黑幽幽。小园里,田野里,小路边,到处都是,开出星星点点的小白花。春天锄草时,爸妈碰上她,会特别为我们留下来。

未成熟黑猩猩的果实是绿色的,成熟之后就变成紫色的了,一嘟噜一嘟噜,每颗像石榴粒般大小,一串串紫得透明发亮,看起来剔透诱人,挂在那儿透着明明绿绿的枝杈上,撸上两串儿,放到嘴里,入口即化,浸透心甜,颇似一种叫玫瑰香的葡萄。

吃得多了,手指染紫了,嘴唇染紫了,舌头也染紫了。回到家里,大人一眼就看出是黑猩猩吃多了,免不了一顿嗔骂:败家孩子,吃这些星星,一会还吃不吃饭了?

沙果在东北是很常见的,几乎家家都有沙果树,人们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栽种几棵、十几棵。每当春暖花开时节,果树上的花蕾竞相开放,这时候它的叶子还没长起来,只有粉白的花朵开得灿烂热闹,摇曳在微风中,成为春天乡村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到了秋天,沙果成熟了,一串串大红的沙果挂满枝头,远远望去,如缀着红玛瑙一般,让人心生爱慕。沉甸甸的果实直把树枝压弯,时常缀落于地面。沙果一般有乒乓球大小,有的大如小苹果。沙果的颜色鲜艳,向阳的一面果子如涂上了半面红霞,背阴的一面是金黄色,有的全红或全黄色。

拿起一颗咬一口感觉又甜又脆,甘甜中透着淡淡的酸味,汁水也足,感觉总也吃不够。直到晚上刷牙的时候,才发现沙果吃多了,牙被酸倒了。2005年8月,我去长春出差,在街头竟然遇到了久违的沙果,咬上一口,甜中带酸,思绪回到从前:站在树下,仰头等着哥哥们帮我打果子的日子,好像就是昨天。

爹娘的大炕

自打记事起,哥哥就让我猜一个谜语:“黑嘴,红牙,弯弯身子,蹶尾巴。”猜我们家里的一个物件。我费劲心机,四处找寻,最终也没有发现家里还藏着这么一个怪物。最后哥哥把谜底公布,是“炕”。对啊,黑嘴是灶门;红牙,是烧火做饭时的炉堂;弯弯身子,是大炕;蹶尾巴,自然是屋顶的烟囱。后来把这个谜语猜给儿子,他立刻指出这个谜语里种种不合理的成分,想想似乎真是很有道理。

这大炕大概是鲁北的特色,在山东大约以泰安为界,以南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大炕,大家耳熟能详的是东北大炕。在利津县,垒锅台、“盘炕”都是重大日子,原来要专门找人“看日子”。我东邻家王二叔是个能工巧匠,会木工、瓦工,这手艺活多半是找他干。盘炕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程,里面包含了很重要的空气学原理。摆弄不好,会回烟,容易弄得满屋子烟呛死人;如果太流畅了,热烟在炕里存不住,冬天也不会起到保暖的作用。我看“盘炕”看了多少回,也没有研究透其中的诀窍。

一个舒舒坦坦的大炕是中国农民心底的梦想和追求,“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人生至此可矣。从幼年时候,我早醒的时候,就从被窝里露出个小脑袋,看勤快的母亲烧火做饭,一样一样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哥哥从小身体就结实,是村里地道的孩子王,他将来自食其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爹娘最发愁的是瘦弱多病的我和妹妹。母亲从小就格外小心地呵斥着我俩,就象耐心守护着她炉膛里的灶火,怕一不注意这弱弱的小火苗就熄灭了。大炕也是农村里待客的一个重要场所。在以前的农村,如果家里有喜庆事,“坐席”就是把被子卷起来,盘腿坐到炕席上,围着小矮桌喝酒吃饭。“坐席”代表了中国一种古老的文化,象征了丰衣足食,农村原来爱吹牛的人都吹嘘自己天天“坐席”。

因为我们家里人个子都长得高,所以家里的大炕盘得又宽又大。在1983年我曾祖父在付窝乡头段村去世办丧事的时候,因为没有地方睡,家里的亲戚都从头段村步行4公里来我家住,大炕上整整睡了15个人!大炕还是一个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我到现在都没有弄清楚村里我五爷爷家叫新英的姑姑为啥出嫁前的头一天晚上在我家的大炕上睡的。早晨起来我看见姑姑在哭,还装作很懂事的样子过去劝,“这结婚能吃点好的多好啊,要是不愿意咱这婚不结了吧……”立马被母亲狠狠地瞪了一眼,吓得我赶紧开溜,好几天都不敢说话。

我考选到市直工作后,对象还在乡镇工作,所以儿子八个月就跟着他奶奶长大。每天晚上,爷爷奶奶和他的宝贝孙子躺在大炕上,奶奶给他讲那些“黄鼠狼拖鸡”的故事,讲着讲着儿子就进入了梦乡。如果哥哥和我一起回家,儿子大清早就出去转上一圈,小脸冻得通红,然后回来用冰凉的小手晃哥哥和我的头,“鸡都叫好几遍了,你们两个懒汉还不起床!”儿子进入高中后,眼看着他整天睡眠不足的样子,真是打心底里感觉到疼痛!

爹娘的大炕永远是我身心放松的最佳场所。偶尔回老家,吃饱了饭,就往大炕上一躺,看看手机,听听评书,所有的事情可以放在一边不去管,儿子再大在爹娘眼里也永远是孩子。2009年我不慎摔断了腿,前后在老家养伤近半年时间。后来能够拄拐下地,但腿因为在医院病床上躺了两个多月已经很僵硬了。爹娘就让我把腿耷拉到炕沿上,搬个马扎,轮流用力把腿弯到正常状态,大约两周后就能活动了。当然了,我也是爹娘的骄傲,经常把老爹那帮水平不济的棋友杀得落花流水,老爹在我指点下下棋有了很大底气。不管你在外如何伤痕累累,爹娘永远是你最坚强的靠山,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014年11月16日,初冬的天气灰蒙蒙的,下午还下起了蒙蒙细雨,父亲去付窝商场买烟,在路上出了车祸。在市人民医院抢救一天后脑死亡,然后被接回家里。那几天的时间,父亲就躺在大炕上,这个为了这个村庄这个家族这个家庭奋斗了一辈子的坚强男人,不幸突然间就走到了人世尽头,事前没有一点点征兆,甚至临走都没能和亲人说上一句话!因为母亲都是一直操持村里的婚丧嫁娶大事,所以比较有经验,她几天几夜也没能够合眼,每隔一小时就摸一下父亲的脉搏,准确地测算着父亲弥留的最后时刻。父亲只是摔到了头,身上没有一点伤痕,就那么安静地躺在大炕上,如果不是不停呼呼的喘气声,和活着时没有什么异样。我的眼泪就那么慢慢地哭干了。人活在世界上都是一次未知的旅行,父母在,还有余生;父母不在,只剩归途。父亲这一走,天也就塌了一半。

两天后的19日早晨八点,母亲最后一次摸过父亲脉搏后说,赶紧准备一下,你们爹这是要走了。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看着一个人的离去,并且这个人是给了我生命的父亲,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只有无穷无尽的悲伤,就那么眼瞅着父亲流出了人世上最后两行眼泪,然后停止了呼吸,身体逐渐变得僵硬!从此再也看不到一回老家就忙不迭开门接着我的那个白发老人。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人生在世,不可抗拒的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每个人都没有任何权利不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父亲走后,母亲把东西两屋的大炕全部拆掉,重新盘了大炕。原来的大炕给父亲带走了,如果父亲九泉下有知,他也会时时感觉到亲人传去的如大炕一样温暖的气息!

黄其军

      作于2017年11月24日(古历十月初七)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我有一个歌星梦

迎看晨曦拜年去

有个名字叫同学

写给十八岁的儿子

黄河滚滚东入海(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