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桃李年华指的是多少岁(古代年龄称谓由小到大)

“桃李年华”指的是女子多少岁

20岁。

一、读音

[ táo lǐ nián huá ]

二、具体含义

桃李年华,多用来形容女子,具体是指古人女子20岁的年龄,比喻女子的青春年少,在理解方面,有人会根据桃李,来理解成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但是在这里不适用,后辈门生有男子与女子,而这桃李年华,只是一个年龄段的词语,并且多指女子,最好不要用在男子身上。

三、示例

1、地上的陌生女子,桃李年华,长长黑发,粉面朱唇,杨柳眉。

2、他立时怒形于色,定睛看去,却见眼前一名约莫桃李年华,梳着辫子的蓝衣女子正冷眼静看于他。

扩展资料:

20岁称谓:

1、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2、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桃李年华指的是多少岁(古代年龄称谓由小到大)桃李年华指的是多少岁(古代年龄称谓由小到大)


3、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4、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人多少岁为“桃李年华”?

1、16岁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

二八:为16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2、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3、24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4、30岁

而立(而立之年)、

始室:三十岁。、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5、40岁

不惑(不惑之年)

6、50岁

桃李年华指的是多少岁(古代年龄称谓由小到大)桃李年华指的是多少岁(古代年龄称谓由小到大)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7、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8、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9、61岁

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10、70岁

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悬车之年:指70岁。

11、77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12、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桃李年华指的是多少岁 弱冠之年是多少岁

1、桃李年华指的是20岁左右的女性,代指这个女子处于年轻貌美之时。古人对女子的称呼也会根据年纪的变化而改变,古人对七岁的女孩称呼为髫年;称十二、十三岁的女孩为金钗、豆蔻,代指女子已经处于青春年华,在学习梳妆打扮;称呼十五岁的女子为及笄,代指这个女子已经成年。

2、弱冠之年是20岁,举行冠礼仪式是非常讲究和慎重的,冠礼仪式一般是男子到了二十岁时,家族为其在宗庙行加冠的礼数。所以弱冠之年指的是男子20岁的时候。

桃李是指女子多少岁?

桃李是指女子20岁。

桃李年华是一个汉语成语,指20岁女子的代称,桃李年华中的桃李意思是比喻人的青春年少,在使用桃李年华这个汉语成语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汉语成语专门指女子。另外还有一些年龄的代称,比如女子24岁称为花信年华,女子十三四岁称为豆蔻年华。

桃李年华指的是20岁女子的代称,意思是这个时期的女子正像桃李盛开的时候一样艳丽动人;出自陆游的诗句:“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古代的年龄

年龄称谓是指古代的年龄,古代人的年龄有时用其他称谓代替数字来表示,一说起女子的年龄多是代称,而不用具体的年岁。年龄称谓多记载于书籍,后沿用至今。古人擅长用一些比较文雅的语句来表达一些事情,每一个称谓都会显得特别的讲究。

垂髫指的是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孩子,意思就是孩童时代还没有挽起发髻,“髫”就是指的孩子们散落的头发。“总角“是一个八九岁到13、4岁之间的青少年,在古代这个时候,孩子们把头发分成左右两半,在头顶扎成一个结,形状像两个角,所以他们被称为“总角”。

我国也有干支记年的计算方式,以六十年为一轮,所以还有一种说法,六十年是一个花甲,所以又称“花甲之年”。杜甫有句诗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因此,70岁是又是“古稀之年”的别称。

古代称谓中不止这些,很多都散见于各种古籍中,因使用较少而没有流传下来。上面提到的这些,因为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一直被后人使用。其中一些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交流,比如“三十而立”是现在用的最频繁的年龄的代称。

桃李之年多少岁

桃李之年在古代一般是说女子二十岁。

古代指代年纪常见的说法有哪些

古时候,人们对于年龄的称谓,一般不会采用数字,而是用一些文字进行替代。与此同时,古人非常讲究。还将男女不同年龄,命名了非常文雅甚至极具美感的称谓。

襁褓指婴儿不满周岁。

孩提指两至三岁。

髫年指女孩七岁,龆年指男孩八岁。垂髫之年泛指儿童。

黄口指十岁以下。

幼学指十岁。

金钗之年指女孩十二岁。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指女子十六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桃李年华指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指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是三十岁。不惑是四十岁。天命是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耋是八十、九十岁,期颐是百岁之人。

桃李年华是指女子多少岁?

桃李年华是指女子20岁。

读音:táo lǐ nián huá。

桃李年华指的是多少岁(古代年龄称谓由小到大)桃李年华指的是多少岁(古代年龄称谓由小到大)


释义: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指20岁女子的代称。形容这个时期的女子正像盛开的桃花和李花一样艳丽动人。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

古代女子年龄称谓

金钗之年:女子12岁称金钗之年。

豆蔻之年:女子13-14岁称豆蔻年华。

及笄之年:古时称女子年过15岁为“及笄”,也称“笄年”。

碧玉年华:女子16岁称为碧玉年华,又可称“瓜字初分”、“风信之年”。

桃李年华:古人指女子20岁的年龄。

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24岁。也泛指女子的年龄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桃李年华指的是多少岁?

20岁。

桃李年华是一个成语,指二十岁女子的代称。这个最开始出现在明代徐渭的《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这里的“桃李”指青春年少,后来逐渐发展,女子二十岁也有了“桃李年华”的称谓。

与桃李年华意思相近的词语

1、花信年华

解释: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2、惨绿年华

解释:指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

3、及笄年华

解释: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