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羽毛球拉线磅数有什么讲究(羽毛球拉线磅数横竖线)

一个碳素羽球拍能不能把线拉到27磅?(建议磅数是22-24磅,是维克多雷声1131的)?

拍子上写的磅数是理论上球拍可以承受的重量。不是说就不能往上拉,像弓10的拉线标准还在22-25磅间呢,还不是有人拉到25-28磅了。可以适当往上拉一点,但是不能太高,你要考虑到拍子的承受性,拉高了对拍子会有影响,导致变形。碳素拍就更是如此了。一般低端拍都是针对初、中级的选手,不需要拉那么高的磅数,等水平高了,不如换个高端拍,就可以拉高磅数了,打起来也舒服。

羽毛球排磅数不同,有什么影响?

磅数,指用来表示在球拍穿线后,拍框所承受线的拉力的单位。也是一般业余爱好者用来衡量球拍好坏最直接的参数。一般熟悉的爱好者都知道,磅数的高低对于不同的爱好者有着不同的意义,而不同的球拍自然也有最适合球拍性能的一个磅数区间。 羽毛球拉线的磅数跟机器和拉线员的技术有很大关系,大致分为几个等级:低磅(20以下):拍线很松,击球时明显感觉到球在拍面上有滞留时间,而且球的方向控制不好,只要球不是打在拍面的甜点区,那么球的飞行方向就和你的挥拍方向存在一定角度的偏差。低磅只有一个好处就是无论上什么线,弹性都好,这样拉球和吊球都比较轻松,但就不要指望能精确控制球的落点,因为这种磅数下,就算你用相同的力度击打两个球,球的落点也未必会一样。如果拉线低于20磅,那么再好的拍子也不能发挥其优秀的性能。中低磅(20~23):业余爱好者通常都是拉中低磅或者中磅,中低磅的拍子打起来感觉弹性很好,控球也可以,拉后场也没什么大问题,但还是有滞留感,这给对于喜欢进攻的人来说就不爽了,进攻就是速度的体现,而击球时的这种滞留感对力量的传递是很有影响的,低磅让进攻的威力减弱。中磅(23~25):在这个磅数下,无论拍线和拍子本身,都能发挥其特有的性能,比如说拉上68TI,就会感觉明显的高弹性,拉上65TI,就会感觉到击球感较硬。用低磅的拍子打球就像用拍子粘住球甩回去,而到了这个磅数就开始可以感觉到弹回去了。中高磅(25~27):在这个磅数下,只要你之前没打过高磅,就会感觉到拍面的硬,还有拍线的弹性急剧下降,拉后场可能很吃力,击球无力。但通常适应了这个磅数的人都会觉得低磅不好打,明显的区别就是球在拍面的滞留感。在用中高磅的拍子打球时能感觉到控球很舒服,用多少力就有多少速度,各种小球也是很容易控制,因为这个磅数下仍能保持拍线应有的弹性,所以在借助来球力量和拍子弹性回击球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精准,起码对力量的反映是很准确的,即使是你击球失误了,你也会感觉到是力量用多了还是用少了,拍面角度是大了还是小了。高磅(28以上):为什么专业运动员大都拉高磅?很简单,控球!拉高磅其实是为了提高拍面的硬度,从而提高球在拍面反弹时产生类似镜面反射的精度,还有力度的精确控制,高磅使拍线的弹性降低,这样就能保证球员用多少力就有多少效果,尤其是小球的处理方面。但要打高磅不容易,首先要有力量,这并不是说你要有很多的肌肉,而是要有爆发力和手腕力,看看国家女队的球员,看上去并不是很壮,可以说我们之中的很多人力量都比她们大,但是她们的手腕力、爆发力、还有用力时身体的协调性都很好。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上高磅,但可以说能上高磅的人至少会打球,而且打得好的占多数。

羽毛球球拍磅数是什么?

指羽毛球拍上拍线的张力,也称紧度、拉力。羽毛球拍磅数比较大,击球的时候,羽线发生变形的可能性越小,进而减少球与球拍的接触时间,这样的球拍一般是高水平人员使用的。

羽毛球拍是羽毛球运动中很重要的工具,它一般由拍头、拍杆、拍柄及拍框与拍杆的接头构成。

一般一支羽毛球拍的长度不超过68厘米,其中球拍柄与球拍杆长度不超过42厘米,拍框长度不超过25厘米,宽为20厘米。

羽毛球拍的拍杆可分为短柄、中柄、长柄球拍,短柄大约40cm长,中柄大约60cm,长柄是一般成人使用的,长度大约是675mm。

球拍拍形:就是拍头的几何外形。一般有两种:传统的圆形、头部为方形的ISO拍形。主流的球拍都已经使用了方形拍头,相比圆形拍头来说,方形拍头的甜区要比圆形拍头大26%左右。

球拍甜区:就是球拍面的最佳击球区,球拍的甜区大多数都在横线第四根线附近。当击球点在甜区时能给你足够的击球威力、控球性、震动感很小,

羽毛球拍的推荐磅数?

这要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一般业余爱好者20磅可以了,20以下没法打对抗。太软。水平高一些的,上23/24,再高一些26-28。专业的上30和以上。通常情况下,每支球拍都标示有厂商推荐的拉线磅数范围,范围里的最高拉线磅与最低拉线磅之差一般在6磅左右,因为这个拉线达数范围是厂商设计时,根据试验结果向大家建议的,在此范围内的拉线磅数可以最好地发挥此球拍的性能,并能保护球拍的内部不受损伤。所以,拉线的原则之一,要尽量保证拉线磅数在球拍的标示范围内,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在有6磅之差的拉线范内选出具体的,合适的拉线磅数,这个要靠个人多次对拉线磅数的体验后才能定下来拉线的第二原则是:如果你的力量小拍较慢,却又想提高击球的速度,就应用厂商建议的低磅数拉线,反之,你用标示的最高磅拉线,当你击球时,就会经常感到球拍特别硬,不仅打不动球,还会觉得手很累!长期如此,你的手就会形成运动损伤了。如果你的力量较大,想增加对击球距离的控制,则拉线的磅数应高一点,反之,如果你用了低的拉线磅数,你就会感到球速太快,失常飞出底线,从而对自已原有的擅长技术产生怀疑,不但影响你水平的提高,还对你的自信心有一定的损害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自已的实际状况,预测一个拉线磅数,在实际拉线时,增加1-2磅,因为球拍拉线以后,线的拉力会一天天的降低的,在击球感觉最好的时候,再带上球拍去咨询一下专业的穿线技师,以备你下次拉线时作参考.低磅(20磅以下):拍线很松,击球时明显感觉到球在拍面上有滞留的时间,而且球的方向控制不好,只要球不是打在拍面的甜点区,那么球的飞行方向就各你的挥拍方向存在一定的角度偏差。低磅只有一个好处就是无论上什么线,弹性都好,这样拉球和吊球都比较轻松,但就不要指望能精确控制球的落点,因为这种磅数下,就算你用相同的力度击打两个球,球的落点也未必会一样。如果拉线低于20磅,那么再好的拍子也不能发挥其优秀的性能。中低磅(20-23磅):业余爱好都通常都是拉中低磅或者中磅,中低磅的拍子打起来感觉弹性很好,控球也可以,拉后场也没有什么样大问题,但还是有滞留感,这给对于喜欢进攻的人来说就不爽了,进攻就是速度的体现,而击球时的这种滞留感对力量的传递是很有影响的,低磅让进攻的威力减低,也许会有人说:我也在用低磅,我杀球也很有务啊!那么我只能说你适应高磅之后,杀球会更有力!中磅(23-25磅)估计业余爱好者拉这个磅数的人最多了,在这个磅数下,无论拍线和拍子本身,都能发挥其特有的性能,用低磅的拍子打球就像用拍子粘住球甩回去一样,而到了这个磅数就开始可以感觉到球是弹回去的了!中高磅(25-27磅)在这个磅数下,只要你之前没打过高磅,就会感觉到拍面的硬来,还有拍线的弹性急剧下降!拉后场可能会很吃力,击球无力。但通常,你的力量达到适应这个磅数的时候,都会感觉到低磅的不好用了,明显的区别就是球在拍面有滞留感,再用中高磅的拍子条球时能感觉到控球很舒服,用多少力就有多少速度,各种小球也是很好控制了,因为这个磅数下仍能保持拍线应有的弹性,所以在借助来球力量和拍子弹性回击球的时候就会感觉得很精准,起码对力量的反映是很准确的,即使是你击球失误了,你也会感觉到是力量用大用少了,拍面角度是大是小了。高磅(28磅以上)高磅使拍线的弹性降低,但这样能保证球员用多少力就有多少效果,尤其是小球的处理方面,但是,要打高磅不容易,首先要有力量,这并不是说你要有很多的肌肉,而是要有爆发力和手腕的控制力,高磅要求控制能力强,因为几乎是直来直去的,力和方向的改变很明显。手腕需要微妙的变化,如果不能适应,球路就无法控制,还容易伤手腕。业余选手很多情况下都是在追着球跑,所以运作都不充分,不到位。如果要达到同样的回球目的必然在击球瞬间要花比职业选手更短的时间,况且还达不到,这时用高磅的拍子会受到更大的伤害。国手有9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主动击球。能有2/3的时间做到主动击球就是高手了,(主动击球的意思是:头脑清醒,有目的性,有意识,动作不变形地去击球),如果你能做到的话,主可以上高磅了。还有,如果业余选手跑动不到位,击球不准,用高磅时只要球抡在拍框上,肯定就是断拍子!,如果拉线没准,技术不过关,球拍拉变形和拉断也是常有的事,所以从拍子的安全和自已手腕的承受能力来考虑,最好不要拉高磅!!

羽毛球拍拉多少磅最佳?

在羽毛球拍上线规定磅数内:分高,中,低磅数;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磅数?所以以下只能大致来区分等级说明:

低磅(20磅以下)

拉线很鬆,击球时明显感觉到球在拍面上有滞留时间,而且球的方向控制不好,只要球不是打在拍面的甜点区,球的飞行方向跟挥拍方向在在一定角度的偏差,低磅的好处是不论上什麼线,弹性都很好,拉球与吊球也会比较轻鬆,但球的落準就无法準确地控制,因為在这种磅数之下,就算用相同的力度击球,球的落点也未必会一样,如果拉线低於20磅,再好的拍子都不能发挥优秀的性能了.

中低磅(20-23磅)

通常拉中低磅者,拍子打起来感觉弹性很好,控球也不错,拉后场球也没什麼问题,适合初学者使用。

羽毛球拉线磅数有什么讲究(羽毛球拉线磅数横竖线)羽毛球拉线磅数有什么讲究(羽毛球拉线磅数横竖线)


中磅(23-25磅)

使用这个磅数的人应该是最多的,在这个磅数下,无论拍线和拍子本身,都能发挥其特有的性能,比如使用YY68Ti,就会感觉到明显的高弹性,使用65Ti,就会感觉到击球感较硬,用低磅的拍子打球就像拍子粘住球甩回去,而在这个磅数时就可以感觉到球是弹回去的.

中高磅(25-27磅)

若没打过高磅数的,会感觉到拍面很硬,还有拍线的弹性急剧下降,拉后场可能会很吃力,击球无力,但通常适应了这个磅数的人都会觉得低磅数不好打,明显的区别是在於球在拍面的滞留感,用中高磅的拍子打球时能感觉到控球很舒服,用多少力就有多少速度,各种小球也是很容易控制,因為这个磅数下仍能保持拍线应有的弹性,所以借助来球力量和拍子弹性回击球时会觉得很精準,起码对力量的反映是很準确的

高磅(28以上)

羽毛球拉线磅数有什么讲究(羽毛球拉线磅数横竖线)羽毛球拉线磅数有什么讲究(羽毛球拉线磅数横竖线)


专业的球员都拉高磅数的原因是為了要控球,拉高磅数其实是為了提高拍面的硬度,从而提高球在拍面反弹时產生类似镜面反射的精度,还有力度的精确控制,高磅数使拍线的弹性降低,这样就能保証球员用多少力就有多少效果,尤其是小球的处理方面.要打高磅不容易,首先要有爆发力和手腕力,才能发挥出高磅数的优点。

羽毛球穿线横竖磅数不一样的区别?

因为横竖线承重力是不同的

羽毛球拍的磅数?

1

低磅(20磅以下)

拍线很松,击球时明显感觉到球在拍面上有滞留的时间,而且球的方向控制不好,只要球不是打在拍面的甜点区,那么球的飞行方向就各你的挥拍方向存在一定的角度偏差。低磅只有一个好处就是无论上什么线,弹性都好,这样拉球和吊球都比较轻松,但就不要指望能精确控制球的落点,因为这种磅数下,就算你用相同的力度击打两个球,球的落点也未必会一样。如果拉线低于20磅,那么再好的拍子也不能发挥其优秀的性能。

2

中低磅(20-23磅)

羽毛球业余爱好者,通常为自己的羽毛球拍拉线时,都会选择中低磅或者中磅。因为中低磅的拍子弹性很好,打起来很有感觉,而且控球也不错,就连拉后场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有滞留感。

进攻就是速度的体现,而击球时的这种滞留感对力量的传递是很有影响的,低磅让进攻的威力减低,也许会有人说:我也在用低磅,我杀球也很有力啊。那么我只能说你适应高磅之后,杀球会更有力。

3

中磅(23-25磅)

估计业余爱好者拉这个磅数的人最多了,在这个磅数下,无论拍线和拍子本身,都能发挥其特有的性能,用低磅的拍子打球就像用拍子粘住球甩回去一样,而到了这个磅数就开始可以感觉到球是弹回去的了。

4

中高磅(25-27磅)

在这个磅数下,只要你之前没打过高磅,就会感觉到拍面的硬,还有拍线的弹性急剧下降。拉后场可能会很吃力,击球无力。但是如果你的击球力量已经适应了你现在拍子的磅数,此时你会感觉低磅数的拍子不太顺手了。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球在拍面的时候有滞留感,再用高一点磅数的拍子的时候会感觉舒服多了。

羽毛球拉线磅数有什么讲究(羽毛球拉线磅数横竖线)羽毛球拉线磅数有什么讲究(羽毛球拉线磅数横竖线)


用多少力就有多少速度,各种小球也是很好控制了,因为这个磅数下仍能保持拍线应有的弹性,所以在借助来球力量和拍子弹性回击球的时候就会感觉得很精准,起码对力量的反映是很准确的,即使是你击球失误了,你也会感觉到是力量用大用少了,拍面角度是大是小了。

5

高磅(28磅以上)

高磅使拍线的弹性降低,但这样能保证球员用多少力就有多少效果,尤其是小球的处理方面,但是,要打高磅不容易,首先要有力量,这并不是说你要有很多的肌肉,而是要有爆发力和手腕的控制力,高磅要求控制能力强,因为几乎是直来直去的,力和方向的改变很明显。

手腕需要微妙的变化,如果不能适应,球路就无法控制,还容易伤手腕。业余选手很多情况下都是在追着球跑,所以运作都不充分,不到位。如果要达到同样的回球目的必然在击球瞬间要花比职业选手更短的时间,况且还达不到,这时用高磅的拍子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国手有9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主动击球。能有2/3的时间做到主动击球就是高手了,(主动击球的意思是:头脑清醒,有目的性,有意识,动作不变形地去击球),如果你能做到的话,就可以上高磅了。

[高磅须知]

还有,如果业余选手跑动不到位,击球不准,用高磅时只要球抡在拍框上,肯定就是断拍子。如果拉线没准,技术不过关,球拍拉变形和拉断也是常有的事,所以从拍子的安全和自已手腕的承受能力来考虑,最好不要拉高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