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什么(历史剧《关汉卿》的作者)

窦娥冤写作朝代?

元《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

关汉卿擅长什么剧种?

回答:关汉卿擅长元曲。关汉卿是元代最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的历史剧包括《单刀会》、《双赴梦》、《哭存孝》和《单鞭夺槊》。《单刀会》和《双赴梦》都是写三国鼎立时期西蜀刘备、关羽和张飞的故事。《单鞭夺槊》描写唐代尉迟恭的故事。《哭存孝》描写五代时期李存孝的故事。

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什么(历史剧《关汉卿》的作者)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什么(历史剧《关汉卿》的作者)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关汉卿杂剧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代表人物,窦娥,窦天章,赵驴儿,赵盼儿,关羽,鲁肃等

关汉卿一生创作多达67个剧本,还有不少散曲和套曲,至今仍有他的18个剧本和一百多首散曲流传下来。这十八个剧本是:《温太真玉镜台》、《赵盼儿风月救风尘》、《钱大尹智宠谢天香》、《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包待制智斩鲁斋郎》、《杜蕊娘智赏金线池》、《感天动地窦娥冤》、《望江亭中秋切脍旦》、《关张双赴西蜀梦》、《闺怨佳人拜月亭》、《关大王单刀会》、《诈妮子调风月》、《山神庙裴度还带》、《邓夫人苦痛器存孝》、《状元堂陈母教子》、《刘夫人庆赏五侯宴》、《钱大尹智勘徘衣梦》、《谢天香》。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关汉卿的散曲全收在《金元散曲》中。《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关汉卿最著名的杂剧是《窦娥冤》,主要人物是窦娥、她的婆婆丶张驴儿丶窦天章等。

元代四大历史剧?

元代四大爱情剧是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元曲之圣?

关汉卿,“元曲四大家”之首,创作形式多样,以杂剧居多,共67部,现存18部,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窦娥冤》。他还写了数量可观的历史剧,其中代表作有《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

另外,关汉卿创作了40余首小令、10余首套数,其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不过相比作品的流传,关汉卿本人的记载少之又少。

谁知道关汉卿的生平故事?

据元代后期戏曲家钟嗣成《录鬼簿》的记载,"关汉卿,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太医院尹"别本《录鬼簿》作"太医院户"。查《金史》或《元史》均未见"太医院尹"的官名,而"医户"却是元代户籍之一,属太医院管辖。因此,关汉卿很可能是属元代太医院的一个医生。《拜月亭》中,他有一段临床诊病的描写,宛若医人声口,可以作为助证。

南宋灭亡(1279)之后,关汉卿曾到过当时南方戏曲演出的中心杭州,写有〔南吕一枝花〕《杭州景》套曲(中有"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句)。还曾到过扬州,写曲赠朱帘秀,有"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句。

关汉卿是一位熟悉勾栏伎艺的戏曲家。

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什么(历史剧《关汉卿》的作者)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什么(历史剧《关汉卿》的作者)


关汉卿还写了不少著名的历史剧。象《单刀会》、《单鞭夺槊》、《哭存孝》、《西蜀梦》等,这类戏以赞颂英雄业绩为主,展开正义和非正义的冲突。

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什么(历史剧《关汉卿》的作者)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什么(历史剧《关汉卿》的作者)


关汉卿的创作名词解释?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 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关汉卿的代表作现在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并为广大观众所熟知的一出戏是什么?

元杂剧的奠基人之一关汉卿的代表作现在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并为广大观众所熟知的一出戏是《窦娥冤》。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窦娥冤》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名剧,约有八十六个剧种都改编、演出过此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