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中国年龄段人口比例(年龄段人口比例表格)

2021人口普查各省户籍人口数据?

2021年5月11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2021年人口普查各地区数据也相应公布了,那2021年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数据具体是多少?

一、2021年人口普查各地区数据具体是多少?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31个省份中,人口超过1亿人的省份有2个,在5000万人至1亿人之间的省份有9个,在1000万人至5000万人之间的省份有17个,少于1000万人的省份有3个。其中,人口居前五位的省份合计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为35.09%。

人口普查各地区数据具体如下:

地区 人口数 比重

2020年 2010年

全国 100 100

北京 1.55 1.46

天津 0.98 0.97

河北 5.28 5.36

山西 2.47 2.67

内蒙古 1.7 1.84

辽宁 3.02 3.27

吉林 1.71 2.05

黑龙江 2.26 2.86

上海 1.76 1.72

江苏 6 5.87

浙江 4.57 4.06

安徽 4.32 4.44

福建 2.94 2.75

江西 3.2 3.33

山东 7.19 7.15

河南 7.04 7.02

湖北 4.09 4.27

湖南 4.71 4.9

广东 8.93 7.79

广西 3.55 3.44

海南 0.71 0.65

重庆 2.27 2.15

四川 5.93 6

贵州 2.73 2.59

云南 3.34 3.43

西藏 0.26 0.22

陕西 2.8 2.79

甘肃 1.77 1.91

青海 0.42 0.42

宁夏 0.51 0.47

新疆 1.83 1.63

现役军人

二、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

1.人口总量

2.户别人口

3.人口地区分布

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4.性别构成

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5.年龄构成

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6.受教育程度人口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7.城乡人口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8.流动人口

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9.民族人口

综合来看,2021年人口普查各地区数据中山东、广东人口最多,都超过一亿。

一、2021全国31省份人口排名表

1.排名第一

是广东省,总人口数为126012510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21709378人。男性占比53.07%,女性占比46.93%。

2.排名第二

是山东省,总人口数为为101527453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5734388人。男性占比50.66%,女性占比49.34%。

3.排名第三

是河南省,总人口数为为99365519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5341952人。男性占比51.16%,女性占比48.84%。

4.排名第四

中国年龄段人口比例(年龄段人口比例表格)中国年龄段人口比例(年龄段人口比例表格)


是江苏省,总人口数为8474801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6088113人。男性占比50.78%,女性占比49.22%。

5.排名第五

是四川省,总人口数为83674866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四川常住人口数量增加3256666人。男性人口占比50.54%,女性人口占比49.46%。

6.排名第六

是河北省,总人口数为74610235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下降0.08%。在男女比例方面,男性占比50.50%,女性占比49.50%。

7.排名第七

是湖南省,总人口数为66444864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新增常住人口76.1万人。男性占比51.16% 、女性占比48.84%,较十年前下降1.04个百分点,男女比例更趋平衡。

8.排名第八

是浙江省,总人口数为64567588人,占全国人口的4.57%,比2010年增长0.51%。在男女比例方面,男性占比52.16%,女性占比47.84%。

9.排名第九

是安徽省,总人口数为61027171人,其中男性人口占50.97%,女性人口占49.03%。0—14岁的人口比重是19.24%,15—59岁的人口比重是61.96%,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是18.79%,65岁及以上的占比15.01%。

10.排名第十

是湖北省,总人口数为5775255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负0.18%。其男性占比51.42%,女性占比48.58%。

北京2020出生人口?

人口出生率指某地在一个时期之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出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数来表示。2019年1月21日,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数据显示,2018年人口出生率降至10.94‰,较2017年的12.43‰下降1.49个千分点。2019年北京公布的往年出生人口率是多少呢?一起来看看下文。

2020年北京出生人口数量统计,北京出生人口趋势

北京市常住人口减少了多少?哪个区外来人口超过了户籍人口?二人户、三人户、四人户哪种家庭是主流?

北京人口蓝皮书发布:超半数家庭不足三口人

趋势1

外来人口、户籍人口双下降

自1949年以来,北京市人口规模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但2017年最新数据表明,北京市外来人口、户籍人口实现了双下降。

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794.3万人,与上年末相比减少13.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16年的37.2%下降为2017年的36.6%。全市户籍人口1359.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万人,降幅3%。

从区级人口密度情况来看,2013-2017年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有所下降。东城区人口密度从2013年的21715人/平方公里降低到2017年的20330人/平方公里,降幅6.4%;西城区人口密度从2013年的25787人/平方公里降低到2017年的24144人/平方公里,降幅也是6.4%。

趋势2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蓝皮书显示,北京市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2010年北京65岁及以上老年人170.9万人,占总人口的8.7%;而2017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237.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

与老年比例上升相对应的是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逐年下降,所占比例由2010年的82.7%回落到2017年的78.6%。进而人口总抚养比从2010年的21%上升到2017年的27%。换言之,约四个劳动力要养一个非劳动力。

趋势3

超低生育水平格局未变

在人口学研究中,一般把出生率在10‰以下称为超低生育水平。北京市人口出生率自1991年下降到10‰以下,之后再未超过10‰。

其中,1998~2006年出生率达到最低水平,基本在5‰、6‰左右徘徊。2007年以后,出生率有所回升。特别是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以后,北京市人口出生率进一步增长,从2015年的7.96‰上升到2017年的9.06‰,但仍没有超过10‰,还是处于超低生育阶段。而平谷区、大兴区出生率则超过了10‰。

北京市人口死亡率基本保持不变,1998~2017年的20年间,稳定在5‰左右。

趋势4

外来人口“环中心”分布在四到六环

蓝皮书显示,全市人口最多的区是朝阳区,常住人口374万;海淀区位居第二,常住人口348万。

中国年龄段人口比例(年龄段人口比例表格)中国年龄段人口比例(年龄段人口比例表格)


同时,这两个区也是吸纳外来人口较多的区域,两个区外来人口规模近300万,占全市总外来人口的近40%。昌平区外来人口规模超过户籍人口,是全市唯一一个人口倒挂的区。

与户籍人口向心化分布不同的是,北京市外来人口呈现“环中心”分布趋势,集中分布在四环到六环区域内,且集聚区不断向外扩展。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朝阳区的高碑店乡、来广营乡、小红门乡、崔各庄乡,海淀区的上地街道、海淀镇,顺义区的双丰街道,昌平区的回龙观区域、沙河镇,大兴区的旧宫镇、黄村镇、西红门镇等城乡接合部区域,外头人口已经超过50%,即外来人口比户籍人口还多,形成人口倒挂。

趋势5

二人户家庭最多且占比不断提升

从城镇家庭户规模来看,二人户和三人户最多,两者比例都在30%左右。近两年二人户比例稍有上升,而三人户比例稍有下降。

下降最多的是一人户家庭,占比从2010年的25.7%降到2017年的21.7%。四人户和五人及以上户所占比重有所增长,四人户家庭所占比重从2010年的8.6%上升到2017年的10.3%,五人及以上户家庭占比从2010年的5.8%上升到2017年的8.2%。

从乡村家庭户规模来看,二人户、三人户所占比重最大。二人户占比从2010年的29%增加到2017年的32.3%,三人户占比则从2010年的26.4%下降到22.1%。

专家:完善计划生育奖励假和配偶陪产假制度

蓝皮书指出,目前北京人口发展面临多种困难和挑战,包括人口较多、调控难度大,婴幼儿照料面临困境、生育率难以大幅提升,人口分布不均衡,高技术人才与创新人才匮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较低,老龄化社会面临巨大挑战,人口对资源生态环境压力加剧等。

蓝皮书主编、北京市委党校研究生部主任、北京社会建设研究会秘书长洪小良表示,北京需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配套政策的衔接,为生育妇女提供优质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完善计划生育奖励假制度和配偶陪产假制度,鼓励雇主为孕期和哺乳期妇女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和必要的便利条件。同时,合理规划配置幼儿抚育、儿童照料、幼儿园、中小学教育资源等

人口普查数据2021完整?

2021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一)人口总量。全国人口[注]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

(二)户别人口。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

(三)人口地区分布。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

(四)性别构成。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

(五)年龄构成。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

(六)受教育程度人口。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

(七)城乡人口。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

(八)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

(九)民族人口。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

主要劳动力指哪个年龄阶段?主要劳动力指哪个?

国际上一般把15~64岁列为劳动年龄人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则分性别规定男16~60岁、女16~55岁为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人口与劳动适龄人口在量上是不等的,原因是:劳动适龄人口中有一部分人丧失劳动能力;此外,在校学生、待升学者、家务劳动者,还有极少量的赋闲者,通常不算入劳动力人口;而且在超过劳动年龄上限的人口中,还有一部分继续从事社会劳动,通常也算入就业人口,因此实际上也是劳动力人口。

年龄、周岁、虚岁的计算方式是怎样的?

【周岁】是以阳历(公历)生日计算年龄,简单理解就是:每到阳历生日的当天便增长一岁。例如:1999年1月1日出生,到2000年1月1日生日的这天,就是一周岁;到2001年1月1日生日的这天,就是两周岁。以此类推。【虚岁】一出生就算一岁,然后,以后每过一个年就算长一岁。

1、虚岁年龄计算方式按出生后所经历的日历年头计算,即生下来就算1岁,以后每过一次新年便增加1岁。一般按农历新年算,也有按公历算的。

例如,12月末出生的婴儿,出生后就算1岁,过了公历1月1日或当地农历新年又算1岁。

这样,婴儿出生才几天,已算虚岁2岁了。

这种计算方法较为实用。

2、周岁年龄的计算方式指从出生到计算时为止,共经历的周年数或生日数。

例如,1990年7月1日零时进行人口普查登记,一个1989年12月15日出生的婴儿,按虚岁计算是2岁,实际刚刚6个多月,还未过一次生日,按周岁计算应为不满1周岁,即0岁。周岁年龄比虚岁年龄常常小1~2岁。扩展资料1、生物年龄(寿命)即生理学年龄:这是根据正常人体生理学上和解剖学上发育状态所推算出来的年龄,表示个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实际衰老程度,可用来预计某一个体未来的健康状况,估计其寿命。

中国年龄段人口比例(年龄段人口比例表格)中国年龄段人口比例(年龄段人口比例表格)


如一位实际年龄60岁的人,生物年龄可能是60岁,也可能是50岁,也可能是70岁。

2、心理年龄是心理学“智力测验”中的术语,指根据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测得的结果来衡量人体的智力水平,把心理学年龄与历法年龄相对照,就能看出智力绝对水平的高低。

心理年龄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特征所表露的年龄特征,与实际年龄并不完全一致。

人的一生共经历8个心理时期,即胎儿期、乳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每个心理年龄期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如幼儿期天真活泼;青少年期自我意识增强,身心飞跃突变,心理活动进入剧烈动荡期;进入老年期,心理活动趋向成熟稳定、老成持重、身心功能弹性降低、情感容易倾向忧郁、猜疑。

人口多的好处和坏处?

人口多的好处

①人均资源过少,导致社会发展不稳定。

全球资源有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大部分的能源都是有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提供的。人类现阶段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还十分有限。资源消耗完之后,必然会导致发展的停滞。所以必须降低资源的消耗的速度。最好的方法是保证劳动力生产力平稳发展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口数量。

②因为科技发展所导致的劳动力过剩。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日,个人的生产能力比以往较大,提升生产力大幅提高,所需劳动力日益减少,逐渐产生劳动力过剩现象,失业人员增多,贫富差距日子增大。导致社会产生动荡局面。

甜草场就那么大,羊想吃甜草自然不想羊多,狼会摘黑森林的苦树叶给羊吃当然羊多多益善!

人口多的好处:

1、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人多了,优秀人才的绝对数量也就多了。

2、人多了,市场就大,商机也就多。

3、人口基数大的话,敌对国家或集团对你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可能性也就小了,顾及的因素也就会比较多。而且整个国家被征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4、人口多,劳动力资源就丰富,劳动力价格相比其他国家低,适合于发展劳动力需求大的产业

5、人口多,无论什么总数就大,虽然平均不一定大。

人口多的坏处:

1、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世界人口数量已经从1950年的25亿和1980年的44亿猛增到2000年的60多亿。据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供的资料,联合国预计全球人口将增加到2025年的80亿和2050年93亿,预计全球人口能稳定在105或110亿左右。而未来的几乎所有人口增长均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为此未来世界不得不养活另外的50亿人。

2、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水资源、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将更加紧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引发空前的危机。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报告,亚洲的人口增长率出现下降趋势,但人口密度依然高于其他洲,在东亚和南亚,人均占有可耕地只有六分之一公顷,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的压力和农业灌溉用水的短缺,将迫使上述地区需要增加粮食进口以减少饥饿和改善营养结构。

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和年龄及自然构成,多种社会构成和社会关系、经济构成和经济关系。是一定数量个人的综合,强调规模。人口的出生、死亡、婚配,处于家庭关系、民族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及社会关系之中,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同人口发展过程相关。

人口增长计算公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回顾历史,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

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才大大加快。

2021年全国退休人员有多少?

2021年全国退休人员有1200万。

根据2021年统计局统计全国退休人员为1200万人,预计到2025年全国退休人数将会达到4000万人,所以可以预见的是2025以后全国人口老龄化将进入高峰时期。每年的退休年龄在不断提前,达到退休标准年龄的人口也越来越多。对于现在老龄化国家,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对国家发展的一个挑战,更是对养老金机结构体制的一个挑战。人口老龄化即将揭开全国退休员工的现状,部分退休人员都或将面临一些严重的问题,首先大家来谈一下国内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情况非常严重。2020年年底,中国超过60周岁以上的老人人口数就有1.7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6%。换而言之,50个人当中,超过65周岁的老年人占比为12%。据最新一次也是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可知老龄化人数在不断的增长,2021年上涨至1.91亿人,占全国总人数的13.5%。

根据2021年人社部公布的统计数字,2020年末全国就业人员为7506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46271万人,农民工数量已经开始大量减少,2020羊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856万人,减少517万人。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进一步增多。2020年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562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2859万人。离退休人员12762万人,分别比上年度增加2133万、1681万和452万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