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小学学科网官网登录入口(小学学科教学网)

本文目录一览:

全国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平台:http://teta.ncet.edu.cn/neweduc/login/login.do

全国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平台:

2021年12月22日-12月23日,由玉林市教育局主办、中国教师研修网承办的2021年“国培计划”玉林市统筹项目——各学科骨干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县区初中化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第三阶段送教下乡活动顺利举行,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专家、项目班主任、参训学员一行50余人分为6组进入玉林市6个区县分别开展了6场送教下乡活动,共计呈现12堂精彩纷呈的送教课程,各区县化学学科骨干共同参与了本次送教活动。

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基于第一、第二阶段培训,参训学员分组制定送教计划、专家带领各组修改送教计划、研磨送教课例,在第三阶段2天送教下乡活动中,各送教小组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助力培训成果转化,运用所学指导本区域老师,充分发挥骨干示范作用,辐射引领、助力本地教师专业成长。

第一阶段

送教下乡计划制定

第二阶段

送教下乡教学设计成果打磨

01

第一场:福绵区

12月22日上午,福绵区送教下乡活动在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第一初级中学开展,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专家柳州市柳北区化学教研员黎雪老师、来自玉州区、福绵区、玉东新区的9位学员汇聚一堂,开启了本次送教下乡活动。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第一初级中学王丽萍老师、玉林市玉州区第二实验初级中学郑宗媛老师的送教课题分别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王丽萍老师授课风采

课题:《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王丽萍老师以自创《化学律动歌:酸和碱》歌曲带领学生在歌声中回顾旧知,并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探索本节知识,顺利导出学习目标;王老师在授课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学即练,归纳总结,巩固深化,顺利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了核心知识。

郑宗媛老师授课风采

课题:《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郑宗媛老师的授课中充分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专家

柳州市柳北区化学教研员

黎雪老师评课风采

在评课议课环节,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专家柳州市柳北区化学教研员黎雪老师肯定了两节课的课堂亮点、两位教师的优点,围绕上课的逻辑和4+N教学模式,通过对上课老师提问交流的独特方式进行评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人深思。

02

第二场:容县

12月22日上午同一时间,容县送教下乡活动在容县自良中学开展,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专家玉州区教研室初中化学教研员覃小玲老师、来自容县的6位学员汇聚一堂,开启了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容县绿荫中学韦耀锋老师、容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黄泰刚老师的送教课题分别为《溶解度》《溶液的浓度》。

韦耀锋老师授课风采

课题:《溶解度》

在课堂上,韦老师围绕“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是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环环紧凑,“乐学善教”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黄泰刚老师授课风采

课题:《溶液的浓度》

黄泰刚老师利用当前疫情防疫情景视频引入《溶液的浓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接着用精心设计的三个实验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观察现象,展开讨论,从而生成溶质质量分数新知;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生生互动方式落实学习目标,最后反转回到课堂引入的活动升华探究内容,把课堂推向高潮。

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专家

玉州区教研室初中化学教研员

覃小玲老师评课风采

评课议课环节,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专家玉州区教研室初中化学教研员覃小玲老师充分肯定了两节优秀的示范课,指出这两节课是教师教学理念转变的体现,是双减政策下课堂改革的展示,并给老师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期待参训教师能够多采取不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促进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03

第三场:兴业县

12月22日下午,兴业县送教下乡活动在兴业县龙安镇第一初级中学开展,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专家柳州市柳北区化学教研员黎雪老师、来自兴业县的5位学员汇聚一堂,开启了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兴业县第三中学黄锦丽老师、兴业县龙安镇第一初级中学陈树云老师的送教课题分别为《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二课时)》。

黄锦丽老师授课风采

课题:《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黄锦丽老师在授课中以小魔术“烧不坏的小方巾”,成功地吸引了学生对燃烧的条件的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得出实验结论。此外,黄老师通过知识PK游戏进行检测,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学以致用揭开魔术“烧不坏的小方巾”的奥秘。

陈树云老师授课风采

课题:《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二课时)》

陈树云老师通过让学生做酸雨模拟实验,让学生体会生活中产生的化学现象、对新能源产生对比认识;学生通过亲自实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专家

柳州市柳北区化学教研员

黎雪老师评课风采

在评课议课环节,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专家柳州市柳北区化学教研员黎雪老师分享个人在教研方面的经验,同时围绕着“4+N”教学模式进行点评,提出“课题目标的提出要‘依标、依本、依生’,要学会把课堂让位学生”的指导意见。

04

第四场:北流市

12月23日上午,北流市送教下乡活动在北流市山围镇初级中学开展,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专家柳州市柳北区化学教研员黎雪老师、来自北流市的10位学员汇聚一堂,开启了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北流市民乐镇第一初级中学梁和平老师、北流市教育局庞观火老师的送教课题分别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燃烧与灭火》。

梁和平老师授课风采

课题:《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梁和平老师基于学生的宏观认识和微观辨析等现实学情,充分发挥自身语言优势,将耳熟能详的《童年》改编成了《中和反应之歌》贯穿整个课堂;同时运用问题探究引导学生完成探究任务,化难为易,逐步实现了课堂的自主生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庞观火老师授课风采

课题:《燃烧与灭火》

庞观火老师在《燃烧与灭火》一课中巧妙地设计了“红薯哥”的故事落实整节课知识点,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分享安全知识等环节实现了教学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庞老师融合“有趣、有知、有用”的课堂教学理念,尝试应用“4+N流程的教学模式”,授课方式独具一格,深受学生喜欢。

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专家

柳州市柳北区化学教研员

黎雪老师评课风采

在评课议课环节,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专家柳州市柳北区化学教研员黎雪老师以互动和交流的方式有效地、精准地对送教课精彩点评,用目标引领、逻辑梳理、谋篇布局的观点拓宽了学员对教学教研的工作思路、丰富充实了此次培训的学习内涵。

05

第五场:陆川县

12月23日上午同一时间,陆川县送教下乡活动在陆川县初级中学开展,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专家玉州区教研室初中化学教研员覃小玲老师、来自陆川县的8位学员汇聚一堂,开启了本次送教下乡活动。陆川县初级中学李柳萍老师、陆川县平乐镇初级中学钟惠老师的送教课题分别为《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一氧化碳》。

李柳萍老师授课风采

课题:《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李柳萍老师通过“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导入本节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创新实验和课本实验,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解释“魔术”原理,基于化学实验应用与创新视角,将化学知识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促进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地。

(一)、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网登录入口: (二)、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登录入口: (三)、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五篇) (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三篇) (五)、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六)、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入口地址: (七)、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平台: (八)、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网入口地址: (九)、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网: (十)、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登录入口:

钟惠老师授课风采

课题:《一氧化碳》

钟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4+N的教学模式:提出目标——目标逐个达成——目标检测——小结,将把整节课分成多个小目标,逐个突破,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了生命安全教育,学会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课后同学们纷纷感慨学化学真有用!

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专家

玉州区教研室初中化学教研员

覃小玲老师评课风采

最后,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专家玉州区教研室初中化学教研员覃小玲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覃老师指出教师要学会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进入深度学习,要利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要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课堂才会上升到更深更广的高度。

06

第六场:博白县

12月23日下午,博白县送教下乡活动在博白县第六初级中学开展,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专家柳州市柳北区化学教研员黎雪老师、来自博白县的12位学员汇聚一堂,开启了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博白县英桥镇第一初级中学赵阳东老师、博白县宁潭镇第二初级中学温梅珍老师的送教课题分别为《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登录:http://www.teacher.com.cn/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登录:

8月21日,由南宁市教师培训中心主办,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以下简称继教网)承办的“国培计划”南宁市统筹项目—乡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项目—骨干教师提升培训(初中数学)项目在柳州市锦乡大酒店顺利召开。南宁市各县区初中数学骨干老师共计100人参加本次骨干教师提升培训。会议由继教网李老师主持并做项目解读和培训日程安排、培训任务安排以及培训强调。

李老师指出,本项目围绕“骨干教师师德养成与学科教学能力提高的深度研修”的主题,针对南宁市乡村骨干教师实际需求,通过混合研修名校师德养成与学科教学能力提高,促进参训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学习中提升、在创新中发展,该项目旨在助力骨干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打造县级学科骨干教师团队。本次培训共5天,采用集中培训的形式开展。

同时,为了保证本次项目的顺利进行,李老师也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积极参与学习,潜心钻研,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虚心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充分互动。二是加强安全意识,克服困难、遵章守纪。在培训期间,严格遵守培训纪律,服从班主任的各项安排,如果因事请假,需履行请假手续,要自觉遵守本期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时刻将培训安全牢记于心。

本项目是为了全面提高参训学员的综合素养,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激发教师职业内驱力。开展专业知识学习与专项技能培训,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使其能够持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和教学实践改进能力,能够示范、引领团队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相信学员们在培训后会有所收获与感悟,并学以致用。

开班仪式后,来自南宁市第四中学的秦义滨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追梦人为主题的讲座,秦老师从快乐的选择、工作、事业、源泉四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该如何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追梦人。接着从明确方向,深入挖掘、清点行囊,找准定位、整合材料,立体呈现、注重细节,提升能力四个方面诠释了如何讲好师德故事。

下午,由来自西安文理学院的赵精兵教授为学员们讲授课堂教学艺术,赵教授从五个方面入手,点面结合,讲述了创新的本质、教学艺术的功能、教学艺术的辩证法,接着赵教授通过自身演绎向大家诠释了幽默教学的技巧与方法,带给大家一场视觉听觉的教学艺术表演盛宴。赵教授最后说到: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

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官网入口

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 第二步:进入报名系统 进入官网后,考生点击右侧“考生服务”区域中的“报名系统”,进入各地报名系统。 第三步:点击报名

凡报名当年年底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具备《教师法》规定教师资格条件并愿意从事教师工作的中国公民,均可申请并依法认定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1.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而要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和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师资格证的普通话等级需要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

2.不需要单独考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这两门课程已经统一归入统考的科目二,是幼儿的《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

3.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毕业生在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结束并成绩合格后,可报名参加数月后的面试考试。同时笔试成绩为两年有效期,期间都可以进行面试报名。

注:考生参加面试的具体时间安排将在《面试准考证》中标明。(面试流程为:结构化→试讲/演示→答辩[)。

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按《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5.报名需要学历证、身份证、照片。

6.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是肯定无法取得正式编制的。

具体的报名时间和地点可以通过当地教育局、或者教师资格证报考点了解。

中小学教师资格网登录入口在哪?

2020上半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已公布,各位考生提出“中小学教师资格网登录入口在哪“等相关问题,为了方便各位考生备考,山东中公教育将持续为您提供有关教师资格的考情信息和复习资料。今天,我们为您解答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网登录入口在哪“的相关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点击进入:中小学教师资格网登录入口

相关资讯:

一. 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时间、方式是什么?

考试日期为2020年3月14日,各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部为纸笔考试。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对应教育部课程标准中相应层次学校课程。按教育部考试中心总体部署,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 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学科。其他学科暂不开考。

报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一和科目二的考试,其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的考试纳入面试环节进行考察。

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学科笔试仅开考科目一和科目二,其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结合面试一并考核。

二.教师资格笔试多少分算合格?

教师资格证的笔试合格线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确定。

由于教资笔试考试各科目之间存在相对的难度差异,教育部考试中心为保证公平的录取原则,因此,设定的教资笔试考试各科目合格线的不尽相同的。

为统一各考试科目分数合格线,教育部考试中心采用了线性转换的方式。即卷面150分,按标准转换为120分制,70分以上为考试合格。

以上就是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网登录入口在哪”的相关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山东中公教育预祝各位考生顺利取得教师资格证,笔试将于3月举行,留给各位考生备考的时间并不多啦,各位考生一定要提高复习效率,有重点的复习哦,加油!

更多2020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欢迎关注山东教师资格考试网

河南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登录入口:http://zxx.haedu.cn/

河南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登录入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确保素质教育的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小学管理规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各类教育机构。

第三条 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实行省、市、县(市、区)、乡(镇)、学校五级管理体制。

省教育行政部门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进行宏观指导,负责建立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电子管理系统。

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籍实行宏观管理,直接管理市直义务教育阶段学籍,汇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籍信息,及时、准确向省教育行政部门上报本辖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籍信息。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一管理本辖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直接管理初中段学籍,负责颁发义务教育证书;建立本辖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向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上报本辖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籍信息。

乡(镇)负责辖区内小学段学籍管理,负责颁发小学毕业证书。其管理机构可设在乡(镇)中心学校,建立健全辖区内小学段学籍档案,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时报送小学段学籍信息。

学校是学籍管理的基本单位,负责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各个环节的具体管理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应逐步实行学籍电子管理,使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现代化。学生学籍和相关的统计资料(如新生花名册、毕业生花名册等)应按年度分类整理,及时归档。

下一级学籍管理部门应每学期向上一级学籍管理部门上报一次学籍信息。

第四条 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应有利于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有利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划片相对就近入学,有利于调动儿童少年就学和社会各界助学、办学的积极性,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第二章 入学与注册

第五条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实行秋季招生,公办中小学由教育行政部门划定招生区域,实行免试划片相对就近入学。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学校报到,并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第六条 民办学校(含省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按民办机制运作的改制学校、分校等,下同)由学校按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招生办法招收新生,新生名单等学籍数据及时报辖区教育行政部门注册备案,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

第七条 学生因病或其它特殊情况不能如期报到办理入学手续的,须在开学一周内由其监护人向学校书面申请办理延期入学手续,学校保留其入学资格。

第八条 公办学校严禁招收“择校生”,严禁举办复读班,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重点班。举办各种类型的实验班,小学应报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初中应报省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第九条 要合理配置和利用教育资源,义务教育阶段要逐渐向小班额过渡。现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尽可能按标准班额(小学40至45人,初中46至50人)设置,小学班额最多不得超过50人,初中班额最多不得超过56人。

第三章 转学、休学与复学

第十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准予转学:家长工作调动、家庭住址迁移,或因其它特殊原因不能在原所在学校就读者。

第十一条 学生转学由监护人向所在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同意并开具转学证明,由学生监护人携带转学证明、学籍档案和家庭户口迁移、家长工作调动等有关证明到转入学校办理入学。转入学校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接收转入学生。转出、转入学生均需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一般应在寒、暑假办理转学手续。

第十二条 学生由公办学校申请转入民办学校就读,原就读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应予支持。

第十三条 学生因病需长期治疗超过三个月不能坚持学习者,凭县级(含县级,下同)以上医疗单位证明,或其它特殊情况超过三个月不能坚持学习者,由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予休学,并给学生开据休学证。一学期内因事、因病请假时间累计超过上课时数三分之一以上者,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亦可准予休学。

第十四条 休学期限为一年。学生休学期间,学校保留学籍,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者,监护人提出申请,可继续休学,连续休学一般不得超过两年。

第十五条 学生休学期满要求复学,需凭休学证明帮县级以上医疗部门的康复证明或其它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方可复学。复学学生一般应随下一届学生学习。

第四章 辍 学

第十六条 义务教育阶段新生无故不报到,或在校生无故不到校学习超过一周的视为辍学。

第十七条 教师发现学生辍学后,应立即向学校报告,由学校及时派员找学生监护人问明情况,并做说服动员工作。说服动员后三日内(不含双休日)仍不返校的,学校填写辍学情况报告单,向当地政府报告。政府接到报告后两日内向监护人发出辍学生返校通知书,对仍不返校的,当地政府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学生监护人实施行政处罚,并对学生强制返校。

第十八条 实行义务教育阶段辍学月报制度,乡(镇)中心校应把辖区内小学生的辍学情况、初中应把本校学生的辍学情况每月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一次。

第十九条 对有辍学情况不及时上报的教师、校长,对学生辍学劝导或强制返校工作不力的校长或政府工作人员,有关部门应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第五章 借 读

第二十条 凡学生不在户籍所在地或常住地划片就近入学,到其它公办学校就读的,均属借读生。

第二十一条 学校不得擅自接收借读学生。学校在完成所辖区域义务教育任务并有剩余教育资源的前提下,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接收一定数额的借读生。

第二十二条 借读生所需材料包括借读申请和借读证明。借读生办理程序为:借读学生原所在学校同意外出借读并出据借读证明,借读学校同意接收借读。

第二十三条 借读生在借读学校不办理正式学籍。借读生的学籍由原所在学校建立并保留。

第二十四条 长期在非户口所在地经商、务工人员的子女,申请在暂停地附近学校入学或借读,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给与安排。

第二十五条 学生在借读期间,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第六章 跳级、留级与毕业

第二十六条 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由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学校考察同意可以跳级。学生毕业时视为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学生跳级由学校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 义务教育阶段原则上不予留级,个别学生在学习期间成绩较差,学习确有困难,学生本人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准予留级,留级学生的学籍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 严格控制留级生数量,留级率控制在2%以内,小学、初中毕业班学生不得留级。

第二十九条 小学毕业班的学生,经考核合格,发给小学毕业证书。所有小学毕业生均应升入初中就读。

第三十条 初中学生修业期满,由县(市、区)以上(含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发给义务教育证书。其中,毕业成绩及格(含补考及格),操行合格,体育合格者,在义务教育证书中注明毕业。语文、数学、外语中经补考仍有一门不及格者;操行不合格者;体育不合格者在义务教育证书中注明肄业。

第七章 考试与考核

第三十一条 学生成绩考核包括学业和操行两个方面。学业方面按照课程方案的有关规定进行考核;操行方面根据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及在学习、劳动、生活中的表现等进行考查评定。

第三十一条 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采取平时考查与考试两种方法。平时考查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检查、实验和操作演示等;考试指期末考试。

第三十三条 小学毕业考试由乡(镇)统一命题,初中毕业考试由县(市、区)统一命题,但均不得统一印制考卷、统一评卷,由学校自行组织考试。

第三十四条 考试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命题,不得命偏题、怪题和超纲题。考试可采取闭卷、开卷两种形式。小学学科成绩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与待及格的计分办法(亦可采用其它等级计分办法),初中可采用百分制(六十分为及格)。

第三十五条 学期成绩总评不及格的学科,应予以补考,补考一次仍不及格者,在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可进行多次补考。学期成绩虽及格,但学生本人对该科成绩不满意,经本人申请亦可一次或多次重考,直至本人满意为止。补考或重考的最好成绩视为学生的最终成绩。

第三十六条 单科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由任课教师推荐,学生本人及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可以单科免考。

第三十七条 学生操行评定一学期进行一次,主要用写评语的方法评定。评语由班主任征求其他教师的意见写出。经学生代表讨论,最后与学生本人见面并同意后方可为学生的操行评定。评语要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品行,指出主要优点、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评语应多用鼓励性语言,少用结论性评价。

第三十八条 学生期末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和操行评语两部分,由班主任分学期填写在学生学籍表上。学生的学业成绩只通知本人,不公布、不排队。

第八章 奖励与处分

第三十九条 对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应予以奖励。

奖励分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共青团员”或其它单项奖等。

奖励分为校级、县(市、区)级、省辖市级和省级。高一级奖励必须在低一级奖励中产生。

对在思想、学习、工作、文体、劳动、社会活动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可评单项奖。

学生所受奖励除颁发证书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要计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四十条 对违反纪律和犯有错误的学生,要耐心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热情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批评或处分。

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三各。学校不得对受处分的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得以任何理由劝其退学或开除学籍。

对学生给予处分的,由学校教导处或政教处告知被处分学生,充分听取学生本人及其监护人的意见,举行由教师、学生代表参加的听证后申报,由学校校务会议决定,经校长签署后公布。

学生处分决定存入学生学籍档案,处分撤销后,应及时将处分记录从学生学籍档案中撤出。

第四十一条 对于触犯法律,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学校不得取消其学籍。被人民法院宣告免刑、缓刑、假释、判处非监禁刑罚的学生,学校应继续让其留校学习,并采取有效的帮教措施,协助司法机关做好教育、挽救工作。解除刑事强制措施、收容教养、劳动教养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允许其及时复学。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依据《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办法(试行)》,各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细则。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在省教育厅。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