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地球自转一周是多少小时(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多少小时)

不同季节物体影子的变化和地球自转有关,还是跟公转有关?求大神帮助?

四季变换与地球公转有关,我们先来分析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的运动,一种叫自转——地球自身的旋转,另一种叫公转——绕着太阳的旋转。

自转是绕着穿过南北两极的地轴进行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离两极越远的地方转速越快。与两极等距的那一圈叫赤道。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也就是24小时。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为每秒30公里,绕太阳一周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也就是一年,天文学上称之为回归年。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它的长直径和短直径相差不大,可近似为正圆。太阳就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而焦点是不在椭圆中心的,因此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就有时会近一点,有时会远一点。一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为147,100,000公里,这一点叫做近日点。七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远,为152,100,000公里,这一点叫做远日点。事实上,当地球在近日点的时候,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在远日点的时候,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这就说明,四季的变化与近日点和远日点无关。

那么四季的变化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与公转有关,但是决定性的条件是地球必须斜着绕太阳转;如果地球是垂直的绕太阳旋转的话,太阳光线将永远直射在地球的赤道附近,而其他地方的地平面与太阳光线的夹角也永远不变,地球上将不会有四季的变化。

我们知道,地球上某一平面气温高低与太阳光是直射还是斜射该平面有关。那么这种效果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假定有一束固定大小的光束,当他直射在某一平面时,他投射在该平面的光斑将是一个正圆,而斜射时,光斑将是一个椭圆,而且越斜椭圆越大,也就是说,斜射时同样多的光线照在了更大的面积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光束斜射时光斑区的光线稀一些,直射时光斑区的光线浓一些。这就是为什么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气温要高一些,而斜射的地方气温要低一些。我们知道气温是决定季节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太阳光直射的地方,将是夏季,而斜射得最厉害的地方将是冬季,这两者之间的则是春季或秋季。

那么四季的交替变化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与地球的倾斜有关了,正是由于地球是倾斜着绕太阳旋转的,才使得太阳光的直射以赤道为中心,以南北回归线为界限南北扫动,每年一次,循环不断,从而形成了地球上一年四季,顺序交替的现象。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当地球公转到3月21日左右的位置时,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时北半球的阳光是斜射的,正是春季,南半球此时正是秋季。当地球转到6月22日左右的位置时,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便进入了夏季,而南半球正是冬季。9月23日左右时,阳光又直射到赤道上,北半球进入秋季,南半球转为春季。当地球转到12月22日左右的位置时,阳光直射到南回归线上,北半球进入冬季,而南半球则进入夏季。接下来就进入了新的一年,新一轮的四季交替又要开始了。

一百天等于多少小时多少分钟多少秒?

一天等于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所以100天等于2400小时,144000分钟,8640000秒。

历法对一天的定义是日升,日落为一天,也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时间是一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收,男耕女织,平平淡淡。

一百天等于144000分钟,一百天等于2400个小时,一百天等于8640000秒。一天24小时,100天2400个小时。一小时60分钟,2400个小时是2400*60=144000分钟。一分钟60秒,144000分钟是144000*60=8640000秒。小时: 136x 24=3264, 因为一天有24个小时秒: 195840x60=11750400, 因为一分钟有60钟所以,136天有 3264小时,195840分钟, 11750400秒

早上十点到晚上十点多少个小时?

早上10点到中午12点是2小时,中午12点到晚上10点是10小时,所以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几个小时是12个小时。

地球自转一周差不多24小时,这24小时是埃及人定的。大概是根据观察太阳升落发现的吧,具体原因好象没有记载。此外中国古代也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各地都这么分,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

答 00~晚上22:00,刚好是12个小时。

月球自转一周与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月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周期相等(称为潮汐锁定):27.32天

月球公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重心外偏,但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重心又向内偏。月球就在这两种力的作用下完成绕自己的轴心自转的。月球实际上是绕自己的轴相对地球旋转。因此无论是用地球作参照物还是用恒星作参照物,月球都是相对地球自转的。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

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周期27.32日。

为什么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年?

那些写书的是怎样,编辑的。万年历也是演变而来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叫回归年,又叫太阳年。

回归年定义:太阳中心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所需要的时间。一个回归年的时间等于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地球自转一周是多少小时(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多少小时)地球自转一周是多少小时(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多少小时)


中国古代没有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概念,但通过测日影长短的方法,测得,日影最长的一天为冬圣日,两个冬至日的时间为一个太阳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365.2422)天。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叫作太阳日。

太阳日定义:太阳中心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圈所需要的时间。由于地球在各个时间内运行速度不均匀,所以太阳日的时间长短也有变化。为了便于计算,通常把全年各个太阳日的平均数作为一日,叫作平太阳日。与此对应,把真正的太阳日叫作真太阳日。

太阳时定义:以太阳日计算的时间叫太阳时。以真太阳日计算的时间叫真太阳时。以平太阳日计算的时间叫平太阳时。钟表所表示的时间叫平太阳时。

钟表24小时即平太阳时。事实上,真太阳日的时间或不足或超过24小时。

中国古代计时用刻漏,一天一百刻。这是平太阳时。宋代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就已发现真太阳时,冬天与夏天,一天时间或不足或超过一百刻。

太阳年一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是以太阳为参照的时间。古人又以某恒星,如,中国古人以冬至日北斗星斗杓的方位为参照,以为位置恒定不移的,但事实上是移动的,只不过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观测到,因而制定历法时,出现了偏差。这就是所谓的岁差。

岁差: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对地球赤道的作用,使地轴在黄道轴的周围做圆锥形运动,缓慢西移,约25800年环绕一周,同时引起春分点以每年50.2秒的速度西移,使回归年比恒星年短。这种现象叫作岁差。

恒星年:地球绕太阳一周真实的时间,也就是从地球上观测,以太阳和某个恒星在同一位置上为起点,当观测到太阳再回到这个位置时所需的时间。一个恒星年等于365天6小时10秒。

地球绕太阳运行需要多长时间?显然,答案是一年或365.25天。但这并不简单,因为一年有很多定义,所有的定义都略有不同。

例如:

历法或公历平均年为365.2425天。这是大多数人使用的一年的定义。大多数年份是365天。每4年,闰年,是366天。如果一年可以被400整除,那么几个世纪就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

朱利安年正好365.25天长,用于天文计算。

热带年是356.24219天,是两个连续的春分点之间的时间。由于分点的进动,热带年份比其他年份的定义稍短。

恒星年长365.256363天,是地球完成固定恒星轨道的时间。

异常年长365.259636天,是两个连续的近日点之间的时间。由于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地球轨道发生扰动,反常年实际上会变化几天。由于近日点的进动,异常年略长于其他年份的定义。

地球上一年有多长?

自从16世纪尼可拉斯哥白尼证明地球在太阳中旋转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懈地努力,用数学术语来理解这种关系。如果这个明亮的天体——取决于季节、昼夜循环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不围绕我们旋转,那么我们围绕它的轨道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呢?几个世纪以来,天文学家应用科学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并确定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具有许多迷人的特征。他们的发现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我们用我们的方式来测量时间。

轨道特性:

首先,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速度是108000公里/小时,这意味着我们的地球在一个轨道上运行9.4亿公里。地球每365.242199平均太阳日完成一个轨道,这一事实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每四年需要一个额外的日历日(aka)。在闰年)。

这颗行星与太阳的距离随轨道的变化而变化。事实上,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从一天到另一天是不一样的。当地球离太阳最近时,据说是在近日点。这发生在每年1月3日左右,当时地球距离约147098074公里。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496亿公里,也被称为一个天文单位(au)。当它离太阳最远的时候,地球被称为远日点——大约发生在7月4日,地球达到152097701公里。

地球椭圆轨道:

接下来是地球轨道的性质。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圆,而是以一个扩展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模式绕着太阳运动。这就是所谓的“椭圆”轨道。德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开普勒首次发现了这种轨道模式。

地球自转一周是多少小时(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多少小时)地球自转一周是多少小时(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多少小时)


时间;

单位;

名字;

等,

都是人类主观意愿。

你可另行给它改名。

例如;

叫二久

或随便另外一个或以上的名字都可以。

中国的农历,是根据四季来分的,春耕,到秋收,农耕民族是根据季节来生活的,所以中国的节日也是根据农时季节定的。比如春节,。

地球自转一周是多少小时(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多少小时)地球自转一周是多少小时(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多少小时)


清明,谷雨,芒种,立秋,冬至,霜降,从清明时节开始,到第二个清明正好是一个农历年的一年轮回。也正好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了一圈,而地球围绕着太阳转一圈有四季之分,也正是农历年的24节气的轮回。,这就是一年。

地球围绕着太阳运转一圈,地球自转365转,每一转为一天,也是地球从早晨开始到第二天早上的轮回,地球自转365转为一年。

人类就是这样根据季节变化,农时的需要来定年历的。只有按照季节来从事农事,才有收获,不然就会错过季节而颗粒无收。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之所以是一年,这要从年作不时间单位的定义说起:

各种语言中年作为时间单位的义项基本相同,就以汉语的“年”来说,“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这其中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时间观念就是四季的变化。

当时人们并不知道造成四季变化的原因,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发现四季的变化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

因此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就是四季的变化的周期,即一年的时间。

但地球作为非质点,而且一年中自身旋转的周期并非整数,这给地表某些地方四季变化的周期与公转周期又有一微小的差异。

根据所选的标记点的不同,年又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定义:

1 回归年(太阳年) = 365.242199174日

1 恒星年 = 365.25636日

1 交点年 = 346.62003日

1 近点年 = 365.25964日

现在天文学上采用儒略年,其准确数值为365.25日,每天为86400秒,总数为31,557,600秒。

一昼夜是多少个小时?

24小时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公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运转叫做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即一昼夜,有24小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公转,地球公转一周即一 年。地球公转有个重要特征,就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由于这个重要的特征,使得地球在绕日公转的过程中,太阳有时直射在北半球,有时直射在南半球,有时直射在赤道上。

昼夜是白天和黑夜的合称。昼夜交替是地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因自转运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昼夜由自转产生,谓之“太阳日”,但昼夜的长度并非等于自转周期,因为当地球自转-周后,同时进行了公转,公转使地球对于太阳的相对角度发生变化,而昼夜是以太阳照在地球上的范围来看的,所以一昼夜比自转周期多3分56秒。当地球自转时,面向太阳之地面为"昼”,背向太阳之地面则为"夜”。昼夜的形成即由此。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仍相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