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巜兰亭序作者是谁)

本文目录一览:

《兰亭序》的作者到底是谁

《兰亭序》的作者是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扩展资料: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当时作为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谢安等42人于三月三日在山阴兰亭举行修契盛会。修禊是古代的一种习俗,据说,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人们如果临水而祭的话,就可以“除凶祥,去宿垢”,所以王羲之等人聚于兰亭,曲水流觞,吟诗作赋,王羲之并为此写序。

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在水边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童将斟满酒的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下了,谁就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

当时是一种欢快浪漫的气氛,王羲之正是在这种情感氛围中之下写下了《兰亭序》,其书俊逸遒劲,在用笔、结构、点画搭配等方面极富变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羲之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

兰亭序作者是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兰亭序》内容简介:

《兰亭序》行文简洁,记叙了王羲之和朋友们诗意雅聚、纵情山水、欢畅淋漓的愉悦心情,结尾又透露出人生苦短、欢乐易逝的悲观情绪。词句之间宣泄着作者内心的苦闷,表达了他渴望解脱尘世烦恼的迫切愿望。其书法为行书,即兴书写,本属随意挥洒,信手而就。笔墨却如行云流水,表现出超凡脱俗的技艺,甚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兰亭序》书卷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其文及款字中,共书写了21个“之”字、7个“不”字和7个“一”字,字字不同,各逞美态,表现出非凡的技艺。观赏者哪怕是仅仅品味其中那个简单的“之”字,也能让人感悟到中国书法用笔之妙境,的确让后世的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们心悦诚服,叹为观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兰亭集序,百度百科-王羲之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

《兰亭序》的作者是王羲之。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公元353年4月(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7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作者简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今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