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十二时辰对照表(十二时辰对照表图片)

十二时辰对照表是什么

现时每昼夜为24小时,而在古时则为12个时辰。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人们将十二时辰对应的现实时间用表直观地标识出来,名为“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时:00-02点;

丑时:02-04点;

寅时:04-06点;(“银”的读音)

卯时:06-08点;(“猫”的读音三声)

辰时:08-10点;

巳时:10-12点;(“四”的读音)

午时:12-14点;为何斩首要在午时三刻?

未时:14-16点;

申时:16-18点;(“有”的读音)

酉时:18-20点;(“有”的读音)

戌时:20-22点;(“需”的读音)

亥时:22-24点。(“害”的读音)

十二时辰对照表(十二时辰对照表图片)十二时辰对照表(十二时辰对照表图片)


十二时辰对照表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古代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

古代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子时(23时至01时);丑时(01时至03时);寅时(03时至05时);卯时(05时至07时);辰时(07时至09时);巳时(09时至11时);午时(11时至13时);未时(13时至15时);申时(15时至17时);酉时(17时至19时);戌时(19时至21时);亥时(21时至23时)。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

十二个时辰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人们可以从 先秦的古籍 中溯寻出这 些词语的渊 源。

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 有不同,直到汉代太 初年间,我国实行了 太初历,“其以一日分 十二时,而以干支为 纪。”(赵翼《陔余丛考》卷34)才基本定型 定名。十二时表时 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 对人类天文 历法的一大 杰出贡献,也是中国灿 烂的文化瑰 宝之一。

十二时辰对照表是怎样的?

古代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具体时间如下:

子时:(23:00:00时至0:59:59时)

丑时:(1:00:00时至2:59:59时)

寅时:(3:00:00时至4:59:59时)

卯时:(5:00:00时至6:59:59时)

辰时:(7:00:00时至8:59:59时)

巳时:(9:00:00时至10:59:59时)

午时:(11:00:00时至12:59:59时)

未时:(13:00:00时至14:59:59时)

申时:(15:00:00时至16:59:59时)

酉时:(17:00:00时至18:59:59时)

戌时:(19:00:00时至20:59:59时)

亥时:(21:00:00时至22:59:59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