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儿童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儿童】阿奇霉素是针对细菌感染所用的抗生素类药物 , 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发热 , 虽然发热原因以感染所致较多 , 但也不排除其他原因导致发热的可能 , 所用最好进行血常规检查确定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选用该药较好 , 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疗 。 意见建议: 临床导致发热的原因是相当多的 , 建议在明确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选用抗生素治疗 , 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疗 , 具体用量要根据药物所含剂量来定 , 如果是0.1含量的话可以服用半包至大半包的药量 , 但具体用药最好经过确定有细菌感染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阿奇霉素药物过量一般就是对肝功有影响 , 对于儿童最主要的应该是骨骼和牙齿的影响了 , 因为它影响钙离子的沉积 , 故可能会造成牙齿黄染
           阿奇霉素是一种新型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具有抗菌谱较广 , 口服后吸收迅速 , 生物利用度高 , 体内分布广泛 。 细胞内游离浓度高(在人体扁桃体、肺、前列腺等浓度可达同期血浓度的10~100倍) , 血消除半衰期长(为35~48小时) , 等优点 。 在儿科 , 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感染 , 如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敏感细菌引起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 ,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支原体所致的肺炎 , 沙眼衣原体及非多种耐药淋病奈瑟菌所致的尿道炎以及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 效果较好 。 其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 , 如腹痛、腹泻(稀便)、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 , 偶可出现轻至中度腹胀、头昏、头痛及发热、皮疹、关节痛等过敏反应 , 少数患者可出现一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清转氨酶升高 。 因此 , 在给孩子服用阿奇霉素时 , 应注意以下问题: 1.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颗粒剂等 , 宜用适量凉开水溶解摇匀后口服 , 不宜用滚开水冲服 , 以免影响药效或引起呕吐 。 2.食物可影响阿奇霉素的吸收 , 故宜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口服 。 如服用后出现腹痛、上腹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 , 可在服药前少量进食(如饼干) , 以提高胃肠道对阿奇霉素的耐受性 。 3.由于阿奇霉素的半衰期较长 , 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 。 因此 , 每天仅需给药一次 , 不要一日量分成2-3次服用 。 4.一般用量:治疗中耳炎、肺炎 , 按每日每千克体重5毫克计算 , 一日最大量不超过0.25克 , 顿服 , 首次剂量加倍;治疗咽炎、扁桃体炎 , 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2毫克计算 , 一日最大量不超过0.5克 , 顿服 。 5.用法:服三天 , 停用四天后再服 。 6.肝胆系统是阿奇霉素代谢和排泄的主要途径 , 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 严重肝病患者不应使用 , 长期用药者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 。 7.用药期间如发生过敏反应 , 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 , 应立即停药 , 并采取适当措施 。 8.治疗期间 , 若患儿出现腹泻症状 , 应警惕发生假膜性肠炎 , 要尽快请医生处理 。 9.对阿奇霉素、红霉素或其他任何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 10.胃病、哮喘、癫痫、心衰等患儿服用阿奇霉素时 , 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 补充回答:此药出现胃肠道反应的可能较大 , 如呕吐 , 腹痛 , 腹泻等 。 大剂量可能对肝产生损害 。 一般服此药 , 出现超量 , 都是作支持对症处理 , 必要时洗胃 。 如无不适 , 则停药 , 注意观察 , 有明显不适上医院诊治即可 。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