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区别 简述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区别

先张法与后张法有什么区别?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解释如下: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在台座上张拉预应力筋后浇筑混凝土,并通过放张预应力筋由粘结传递而建立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浇筑混凝土并达到规定强度后,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并在结构上锚固而建立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拓展资料:

先张法是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以及避免钢筋混凝土构件过早出现裂缝,而在混凝土构件预制过程中对其预先施加应力以提高构件性能的一种方法。通常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张拉钢筋的制作方法也称为先张法,它在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后张法指的是先浇筑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

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异同点?

一、先张法与后张法的主要区别:1、先张法是先张拉预应力钢筋,后浇灌混凝土,需要放张预应力钢筋;而后张法是先浇灌混凝土,预留孔道,再张拉预应力钢筋,不需要放张预应力钢筋。2、先张法锚具施工完可以取下;而后张法施工完锚具成为构件的一部分,不能取下。3、先张法计算净面积是考虑钢筋与混凝土的摩擦采用换算截面积,一般用A0表示;后张法计算面积一般不考虑换算,一般用An表示。4、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靠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传递预压应力;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靠端锚具传递预压应力。

二、相同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就是它们的共同点。如:抗裂能力强、抗渗性能好、刚度大、强度高、抗剪能力和抗疲劳性能好的特点,对节约钢材(可节约钢材40%~50%、混凝土20%~40%)、减小结构截面尺寸、降低结构自重、防止开裂和减少挠度都十分有效,可以使结构设计得更为经济、轻巧与美观。

先张法和后张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先张法,指的是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以及避免钢筋混凝土构件过早出现裂缝,而在混凝土构件预制过程中对其预先施加应力以提高构件性能的一种方法。通常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张拉钢筋的制作方法也称为先张法,它在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后张法, 指的是先浇筑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

扩展资料

后张法的特点

1、直接在构件上张拉预应力筋,构件在张拉预应力筋过程中,能够完成混凝土的弹性压缩。因此,混凝土的弹性压缩,不能够直接影响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值的建立。

2、后张法适宜于在施工现场制作大型构件(如屋架等),可以避免大型构件长途运输的麻烦。后张法除了作为一种预加应力的工艺方法外,还可作为一种预制构件的拼装手段。

大型构件(如拼装式屋架)则可以预制成小型块体,运至施工现场后,则可通过预加应力的手段拼装成整体;或各种构件在安装就位后,可通过预加应力手段,拼装成整体预应力结构。

3、后张法的预应力的传递主要是依靠预应力筋两端的锚具。锚具可作为预应力筋的组成部分,永远留在构件上,将不能重复使用。需要多耗用钢材,锚具加工的要求高,费用较昂贵,加上后张法工艺本身要穿筋、预留孔道、灌浆等工序,故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成本也比较高。

先张法的特点:

1、构件配筋简单,不需要锚具,省去预留孔道、焊接、拼装、灌浆等工序。

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区别 简述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区别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区别 简述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区别


2、一次可制成多个构件,生产效率高,可实行机械化、工厂化,便于流水作业,可制成各种形状构件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先张法

百度百科-后张法

“先张法与后张法”的区别是什么?

先张法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张拉预应力钢筋,并用夹具将张拉完毕的预应力钢筋临时固定在台座的横梁上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

后张法是先制作构件,在构件中数值后,预先留出相应的孔道,待构件混凝土达到设定规定的,在孔道内穿入预应力筋,用张拉机具进行张拉,并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最后进行孔道灌浆。

先张法和后张法有什么区别?

1、先张法是指:在浇筑混凝土构件前张拉预应力钢筋,并将张拉的预应力钢筋临时固定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5%),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足够的粘结力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于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

2、后张法是指:先浇筑混凝土,后张拉钢筋的方法。在制作构件或块体时,在放置预应力的部位预先留设孔道,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将预应力筋穿入预留孔道内,用张拉机具将预应力筋张拉到设计规定的控制应力后,借助锚具把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端部,最后进行孔道灌浆。

后张法产品特点:

1、流动性好:出机浆体流动度为18±4秒,30分钟后流动度小于30秒;

2、稳定性好:浆体不分层,不沉淀,形成稳定一体的流体;

3、无收缩性能:浆体具有无收缩或微膨胀的性能,与预应力孔道具有良好的粘结力;

4、充盈度高:具有良好的充盈性能,能够完全充满整个孔道;

5、防腐性能:对预应力钢绞线具有防腐阻锈性能;

6、耐久性:硬化后的浆体具有优异的抗冻融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7、施工方便性:在夏季高温条件和冬期低温条件下均可施工,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扩展资料:

先张法和后张法的相同点

1、对混凝土的要求相同。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30;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做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对构件混凝土的强度如无设计规定,则不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2、张拉程序相同。

先张法和后张法的不同点:

1、构件制作先后顺序不同。

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区别 简述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区别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区别 简述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区别


先张法是先张拉后制作构件,后张法是先制作构件后张拉预应力筋。

2、固定构件的锚具不同。

先张法一般采用的钢丝夹具和张拉机具如张拉夹具和锚固夹具以及穿心式千斤顶、电动螺杆张拉机、卷扬机等;后张法因预应力筋、锚具和张拉机具是配套使用,一般采用的锚具有单根粗钢筋锚具、钢筋束和钢绞线锚具,采用的张拉机具有拉杆式千斤顶和锥锚式千斤顶等。

3、施工工艺不同。

张拉钢筋时间不一样,先张法是先开始张拉,而后张法是等浇筑完混凝土构件后张拉预应力筋;先张法需要混凝土预应力筋放张程序;后张法需要预留埋管制孔工序,最后还有孔道灌浆工序等。

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区别 简述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区别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区别 简述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区别


4、使用范围不同。

先张法多用于预制构件厂生产定型的中小型构件,也常用于生产预应力桥跨结构等;后张法宜用于现场生产大型预应力构件、特种结构和构筑物,也可作为一种预应力构件的拼装手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先张法

百度百科--后张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