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风险评估的三个要素(产品风险评估的三个要素)

本文目录一览:

风险评估几大要素包括什么

风险评估的三个要素:问题的提出、问题分析和风险表征。

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包括:

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各种风险;

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确定组织承受风险的能力;

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推荐风险消减对策。

风险评估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风险评估的三个要素:问题的提出、问题分析和风险表征。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要确定保护的对象(或者资产)是什么?它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如何?

其次,资产面临哪些潜在威胁?导致威胁的问题所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第三,资产中存在哪些弱点可能会被威胁所利用?利用的容易程度又如何?

第四,一旦威胁事件发生,组织会遭受怎样的损失或者面临怎样的负面影响?

最后,组织应该采取怎样的安全措施才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就是风险评估的过程。

风险三要素是指什么?

什么是风险组成的三要素?

风险因素:是产生、诱发风险的条件或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不同领域的风险因素的表现形态各异,根据其性质,可分为物理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里风险因素。

风险事故: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它是导致损失的媒介物。

风险损失:是指非正常的、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通常以货币单位来衡量。并且必须满足以上所有条件才能称其为损失。

风险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1.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原因和条件。一般根据风险因素的性质划分为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三种类型。

实质风险因素又称物理风险因素,是有形的并能直接影响事物物理功能的有形因素。

道德风险因素是与人的品德修养有关的无形的因素,即是由于个人的不诚实、不正直或不轨企图促使风险事故发生,以致引起社会财富损毁或人身伤亡的原因或条件。

心理风险因素是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因素,又称风纪风险因素。它是由于人们主观上的疏忽或过失,以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程度的因素。

以上三种风险因素中,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属于与人的行为有关的风险因素,故二者归入无形风险因素或人为风险因素。

2.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是指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

3.损失

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构成的统一体。这三者的关系为:

(1)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

(2)风险事故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

(3)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故风险事故发生会造成损失。

风险的三要素概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1.风险管理的定义

定义:风险管理又名危机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

但现实情况里,这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定,因为风险和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权衡两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适的决定。

风险管理亦要面对有效资源运用的难题。这牵涉到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因素。把资源用于风险管理,可能使能运用于有回报活动的资源减低;而理想的风险管理,正希望能够花最少的资源去去尽可能化解最大的危机。

“风险管理”曾经在1990年代西方商业界前往中国进行投资的行政人员必修科目。当年不少MBA课程都额外加入“风险管理”的环节。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在降低风险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并决定采取何种措施的过程。

确定减少的成本收益权衡方案(trade-off)和决定采取的行动计划(包括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过程成为风险管理。

2.风险管理的各个步骤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的识别、预测和衡量、选择有效的手段,以尽可能降低成本,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获得企业安全生产的经济保障。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各种风险发生后对资源及生产经营造成的消极影响,使生产能够持续进行。可见,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测和风险的处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

2.1风险的识别

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够预测危险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选择处理风险的有效手段。

风险识别方法很多,常见的方法有:

2.1.1◆生产流程分析法

生产流程分析法是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各个环节逐项分析可能遭遇的风险,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生产流程分析法可分为风险列举法和流程图法。

1.风险列举法指风险管理部门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流程,列举出各个生产还击的所有风险。

2.流程图法指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将整个企业生产过程一切环节系统化、顺序化,制成流程图,从而便于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

2.1.2◆财务表格分析法

财务表格分析法是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营业报告书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和发现企业现有的财产、责任等面临的风险。

2.1.3保险调查法

采用保险调查法进行风险识别可以利用两种形式:

通过保险险种一览表,企业可以根据保险公司或者专门保险刊物的保险险种一览表,选择适合本企业需要的险种。这种方法仅仅对可保风险进行识别,对不可保风险则无能为力。

委托保险人或者保险咨询服务机构对本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调查设计,找出各种财产和责任存在的风险。

2.2风险的预测

风险预测实际上就是估算、衡量风险,由风险管理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风险的预测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2.1预测风险的概率:通过资料积累和观察,发现造成损失的规律性。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时期一万栋房屋中有十栋发生火灾,则风险发生的概率是1/1000。由此对概率高的风险进行重点防范。

2.2.2预测风险的强度:假设风险发生,导致企业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对于容易造成直接损失并且损失......

风险是由哪些要素组成

风险要素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构成。风险因素增加或产生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引起损失,三者的串联构成了风险形成机制。

风险因素是促使和增加损失发生的频率或严重程度的条件,分为有形风险因素和无形风险因素两类。有形风险因素是直接影响事物物理功能的物质性风险因素。无形风险因素是文化、习俗和生活态度等非物质的、影响损失发生可能性和受损程度的因素,它又可进一步分为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

风险事故是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它是使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化成现实性的媒介。

损失是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或消失。损失管理是指有意识地采取行动防止或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以及所造成的经济及社会损失。它的目标分叮两种:一是损失发生之前,全面地消除损失发生的根源,尽量减少损失发生频率;二是在损失发生之后努力减轻损失的程度。风险构成要素:引起—导致—产生。

风险管理的三要素及其内容

金融风险的3要素?

1.风险因素:有关主体从事了金融活动;

2.风险事故:某些因素发生意外的变动(非计划、非预期、非故意);

3.损失的可能性: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风险的管理

一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

1.内部控制架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2.全面风险管理架构

⑴企业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

⑵风险管理的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⑶企业层级:整个企业、各职能部门、各条业务线、下属子公司。

二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风险的识别、评估、分类、控制、监控、报告。

三信用风险管理

1.机制管理:审贷分离机制、授权管理机制、额度管理机制

2.过程管理

⑴事前管理 “5c”:偿还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品格(character)、担保品(collateral)、经营环境(conditions)、

“3c”: 现金流(cash)、管理(control)和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

⑵事中管理

⑶事后管理

四市场风险管理

1.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

⑴选择有利的利率;

⑵调整借贷期限;

⑶缺口管理;

⑷持续期管理;

⑸利用利率衍生产品交易。

2.汇率风险管理的方法

⑴选择有利的货币;

⑵提前或推迟收付外币;

⑶进行结构性套期保值;

⑷做远期外汇交易;

⑸做货币衍生产品交易。

3.投资风险管理的方法

⑴股票投资:买涨卖跌、分散投资、购买基金、股指期货或期权;

⑵金融衍生产品投资:加强制度建设、进行限额管理、进行风险敞口的对冲与套期保值。

五操作风险管理

1.制度管理

2.信息系统管理

3.流程管理

4.职员管理

5.风险转移

六流动性风险管理:

1.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2.保持负债的流动性

3.进行资产和负债流动性的综合管理。

七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的管理

1.加强文化建设

2.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4.加强过程管理

八国家风险管理

1.国家层面的管理方法

2.企业层面的管理方法

九声誉风险管理

风险因素包括哪几个方面?

按照性质

1.纯粹风险: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比如房屋所有者面临的火灾风险、汽车主人面临的碰撞风险等,当火灾碰撞事故发生时,他们便会遭受经济利益上的损失。

2.投机风险:投机风险是相对于纯粹风险而言的,是指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投机风险的后果一般有三种:一是没有损失;二是有损失;三是盈利。比如在股票市场上买卖股票,就存在赚钱、赔钱、不赔不赚三种后果,因而属于投机风险。

按照标的

1.财产风险:财产风险是指导致一切有形财产的损毁、灭失或贬值的风险以及经济或金钱上的损失的风险。如厂房、机器设备、成品、家俱等会遭受火灾、地震、爆炸等风险;船舶在航行中,可能会遭受沉没、碰撞、搁浅等风险。

财产损失通常包括财产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方面。

2.人身风险:人身风险是指导致人的伤残、死亡、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增加医疗费用支出的风险。如人会因生、老、病、死等生理规律和自然、政治、军事等原因而早逝、伤残、工作能力丧失或年老无依靠等。

人身风险所致的损失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收入能力损失;一种是额外费用损失。

3.责任风险:责任风险是指由于个人或团体的疏忽或过失行为,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契约或道义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的风险。

4.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违法致使对方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如进出口贸易中,出口方(或进口方)会因进口方(或出口方)不履约而遭受经济损失。

按照行为

1.特定风险:与特定的人有因果关系的风险,即由特定的人所引起的,而且损失仅涉及特定个人的风险。如火灾、爆炸、盗窃以及对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所负的法律责任均属此类。

2.基本风险:其损害波及社会的风险。基本风险的起因及影响都不与特定的人有关,至少是个人所不能阻止的风险。与社会或政治有关的风险,与自然灾害有关的风险都属于基本风险。如地震、洪水、海啸、经济衰退等均属此类。

按照产生环境

1.静态风险:静态风险是指在社会经济正常情况下,由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或人们的过失行为所致损失或损害的风险。如雷电、地震、霜害、暴风雨等自然原因所致的损失或损害;火灾、爆炸、意外伤害事故所致的损失或损害等。

2.动态风险:动态风险是指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技术以及组织等方面发生变动所致损失或损害的风险。如人口增长、资本增加、生产技术改进、消费者爱好的变化等。

按照产生原因

1.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因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使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等遭受威胁的风险。如地震、风灾、火灾以及各种瘟疫等自然现象是经常的、大量发生的。在各类风险中,自然风险是保险人承保最多的风险。

自然风险的特征有:

(1)自然风险形成的不可控性

(2)自然风险形成的周期性

(3)自然风险事故引起后果的共沾性,即自然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其涉及的对象往往很广。

2.社会风险:社会风险是指由于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包括过失行为、不当行为以及故意行为)或不行为使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遭受损失的风险。如盗窃、抢劫、玩忽职守及故意破坏等行为将可能对他人财产造成损失或人身造成伤害。

3.政治风险(国家风险):政治风险是指在对外投资和贸易过程中,因政治原因或订立双方所不能控制的原因;使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如因进口国发生战争、内乱而中止货物进口;因进口国实施进口或外汇管制等等。

4.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是指在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中由于受各种市场供求关系、经济贸易条件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或经营者决策失误,对前景预期出现偏差等导致经营失败的风险。比如企业生产规模的增减、价格的涨落......

什么是风险三要素

风险因素:是产生、诱发风险的条件或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不同领域的风险因素的表现形态各异,根据其性质,可分为物理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里风险因素。

风险事故: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它是导致损失的媒介物。

风险损失:是指非正常的、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通常以货币单位来衡量。并且必须满足以上所有条件才能称其为损失。

什么是风险组成的三要素

风险因素:是产生、诱发风险的条件或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不同领域的风险因素的表现形态各异,根据其性质,可分为物理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里风险因素。

风险事故: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它是导致损失的媒介物。

风险损失:是指非正常的、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通常以货币单位来衡量。并且必须满足以上所有条件才能称其为损失。

风险评估的三个要素

1、基线

如果组织的商业运作不是很复杂,并且组织对信息处理和网络的依赖程度不是很高,或者组织信息系统多采用普遍且标准化的模式,基线风险评估(Baseline Risk Assessment)就可以直接而简单地实现基本的安全水平,并且满足组织及其商业环境的所有要求。

2、详细

详细风险评估要求对资产进行详细识别和评价,对可能引起风险的威胁和弱点水平进行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来识别和选择安全措施。这种评估途径集中体现了风险管理的思想,即识别资产的风险并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以此证明管理者所采用的安全控制措施是恰当的。

3、组合

基线风险评估耗费资源少、周期短、操作简单,但不够准确,适合一般环境的评估;详细风险评估准确而细致,但耗费资源较多,适合严格限定边界的较小范围内的评估。基于在实践当中,组织多是采用二者结合的组合评估方式。

扩展资料:

风险评估主要方法:

一、风险因素分析法

风险因素分析法是指对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从而确定风险发生概率大小的风险评估方法。其一般思路是:调查风险源→识别风险转化条件→确定转化条件是否具备→估计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评价。

二、内部控制评价法

内部控制评价法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结构的评价而确定审计风险的一种方法。由于内部控制结构与控制风险直接相关,因而这种方法主要在控制风险的评估中使用。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所做出的研究和评价可分为三个步骤:

三、分析性复核法

分析性复核法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主要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以推测会计报表是否存在重要错报或漏报可能性。常用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三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险评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