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关于德的诗句或名言(关于德的诗句或名言例子)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德的诗句或名言有哪些?

1、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出自汉代李陵《答苏武书》。人们的互相了解,最可贵的是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指朋友相交要知心。

2、年老心未老,人穷行莫穷

出自宋代《名贤集》。人虽年老,雄心仍在;人虽贫穷,德行不能有亏。

3、名不贵苟传,行不贵苟难

出自《荀子·不苟》。君子行事,不以看似难得,却属于不正当的行为为贵。

4、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出自《增广贤文》要把钱财看做粪土一般低贱和微不足道,而仁义道德才价值千金。

5、 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是做人的起码 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

论语关于德的诗句或名言

1. 论语关于德的诗句

论语关于德的诗句 1.关于德的诗句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报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孝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士不求有用于世,但求无愧于世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0 满招损,谦得益。 《尚书》 1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3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离骚》 4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5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 6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7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8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9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1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9666665器。 〈论语〉 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1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1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1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15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周易〉 16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 1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9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20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21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 2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2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2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2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27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28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29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 3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31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论语〉 3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3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 34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关于德的古诗词

《论语.里仁》

德不孤,必有邻.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求通亲亲友》曹植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

《淮南子.修务训》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论语中立德的句子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

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

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

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

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

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

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 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评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

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原文】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

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

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4.求,有关道德的诗经,论语句子

额 道德:《列女操》唐. 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比喻贞妇殉夫。表达诗人坚守节操,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之品行。不过它是维护封建礼教道德的,是属于封建,应予批判。

论语: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为 人 谋 而 不 忠 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望采纳!!!!!!

5.论语中有关道德修养的句子

【修养】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6.论语中有关”道德修养”的句子

1、《论语·学而》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论语·子张》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论语·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5、《论语·子罕》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论语·述而》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论语·学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论语·里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论语·述而》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主要记录了孔子与他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此作主要为语录体,集中表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等。

关于道德的诗句名言

1、智慧点亮心灯,道德升华人生。

2、德者居品天下,清者明美万家。

3、游子吟,吟出慈母情;文明行,行迹遍德清。

4、崇德有德行天下,和谐和美乐万家!

5、德高能润物,清风可养廉。

6、天道酬勤,人道酬德,官道酬清。

7、帮别人开启一扇道德之窗,是为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8、心清气自华,德厚品自高!

9、做人诚为本,处世德当先。

10、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古今之德,知荣知耻。

11、美貌一去返,美德流芳百世

12、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13、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人,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14、忍耐是对一切困难的最好治疗。

15、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16、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17、学道无早晚,进德无先后。

18、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

19、良心!你是善与恶的万无一失的评判者。

20、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1、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2、意志来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这两个因素。林肯

4、音乐是唯一可以纵情而不会损害道德和宗教观念的享受。爱迪生

5、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6、庸庸碌碌心安理得地过下去是不道德的。而自动从战斗中退缩的人则是一个懦夫。罗曼·罗兰

7、友谊是精神的融合,心灵的联姻,道德的纽结。佩恩

8、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11、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罗斯福

12、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宣永光

13、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

14、在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罗素

15、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马卡连柯

16、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

关于德的诗句或名言

1. 关于德的诗句

关于德的诗句 1. 有关道德修养的诗句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

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

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

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沉沦:指沉船、溺人。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

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

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

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

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

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

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

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

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

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谀我的人,是存心。

2. 关于道德的古诗

1.《列女操》唐. 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比喻贞妇殉夫。表达诗人坚守节操,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之品行。不过它是维护封建礼教道德的,是属于封建,应予批判。

2.《赠孟浩然》唐.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贵品行;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

3. 与道德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 《献华阴罗丞别》

(唐)储光羲

华山薄游者,玄发当青春。道德同仙吏,尊卑即丈人。

县城俯京路,获见官舍里。淹留琼树枝,谑浪春泉水。

昔余在天目,总角奉游从。寒暑递来往,今复莲花峰。

别情无远近,道别方愁予。孰想古人言,乃知悲风雨。

2. 《列女操》唐. 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3. 《赠孟浩然》

(唐)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4. 题剑门

(唐) 李衍

缓辔逾双剑,行行蹑石棱。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道德虽无取,江山粗可矜。回看城阙路,云叠树层层。

5. 《奉和幸白鹿观应制》

(唐)赵彦昭

云骖驱半景,星跸坐中天。国诞玄宗圣,家寻碧落仙。玉杯鸾荐寿,宝算鹤知年。一睹光华旦,欣承道德篇。

4. 关于校德的句子或名言

大德必得其寿。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礼记·中庸》

《礼记·中庸》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人一定能获得长寿

德进则言自简。 ——明代官员、理学家 薛瑄 道德名言

修练多从苦处来。 ——清代诗人 袁枚 《遣兴》

清·袁枚《遣兴》。本句太意是:惨练功法多是从艰苦中得来。原诗上句为:“须知极乐神仙境”。这两句采用夸张的手法强调即使是天上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神仙,他们的法术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艰苦地掺练才得到的。言外之意,当然是说一般人要想掌握一点知识,一点本领,更得勤学苦练。本名句可供勉励青少年刻苦学习时引用,也可用以勉励人们进行刻苦的道德修养。

当仁,不让于师。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面临着做符合仁义道德的事情,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德不孤,必有邻。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

春秋·孔子《论语》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富润屋,德润身。 ——西汉学者 戴圣 道德的名言

道德是真理之花。 ——法国作家 雨果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篇。人穷的时候不丧失道德的标准,而发达的时候也不可以背弃自己做人的原则。

修之至极,何谤不息。 ——唐代开元尚书丞相,诗人 张九龄 《上姚令公书》

唐·张九龄《上姚令公书》个人的道德修养到了完美的境地,一切毁谤都将自行止息。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人能够使道德发扬光大,不是道德使人的才能扩大。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颠倒的。

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清代学者 史襄哉 道德名言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德比于上,欲比于下。 ——西晋初年文学家、思想家 傅玄

道德是自由的保卫者。 —— 斯米茨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道德的名言

进行道德教育要认真。 ——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德如名香,碎之益烈。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商人不言商是不道德的。 ——

不守时间就是没有道德。 ——德国文学家,历史学家 蒙森

5. 关于“德”的古诗

咏 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赠孟浩然

作者: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有关“德”字的名言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共,音拱,亦作拱.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北辰,北极,天之枢也.居其所,不动也.共,向也,言众星四面旋绕而归向之也.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程子曰:“为政以德,然后无为.”范氏曰:“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4、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5、静坐常思自己过 闲谈莫论他人非 能受苦乃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须有德 怕小人不算无能 退一步天高地阔 让三分心平气和。

7. 论语中带德字的句子,10则以上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