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本文目录一览:

一般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什么?

一般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汜胜之书》。早在战国时代,我国已有《神农二十篇》、《野老十七篇》等农书,但是这些书早就散失了。《汜胜之书》成书于西汉年间,是我国现存的农书中最早的一本,一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农学著作。

现在的《汜胜之书》,也不是它的全貌。大约在宋朝时,这书已经失传,幸好在宋以前有些书中摘引了《汜胜之书》的部分内容,后世便把这些书中摘引的材料提取出来,辑集成书。《汜胜之书》的辑佚本约三千五百字左右。

扩展资料:

汜胜之为了总结推广群众中的新鲜经验,他常常微服出访,走遍了关中平原,虚心向种田好手请教,把群众的种田经验同自己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

他对北方的水稻、蚕桑、小麦、瓜果等作物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推广了种麦法、种瓠法、穗选法、种瓜法、调节稻田水温法、保墒法、桑苗截干法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他把实践中总结出的这些宝贵经验都记录进了《汜胜之书》中。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市科协——世界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汜胜之书》

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什么?

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氾胜之书》,约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后期,是西汉晚期氾胜之汇录的一部农学著作。《汉书·艺文志》载有《氾胜之十八篇》,后世通称《氾胜之书》。

此书记载和总结黄河流域,特别是关中一带的农业生产技术,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区田法、溲种法、耕田法等。原书已佚,有辑佚本,为后人从《齐民要术》、《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得。

扩展资料:

本书是以黄河流域的旱农为对象,记述了这一地区的农业措施与技术。书中对旱农的总原则作了简洁但又全面的概括,即 “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耕种的基本要点,在于赶上合宜的时令、使土地和解、耕后保持肥力保存水分,及时锄地,及时收割)。

提出了旱农的一种集约耕种方法——区种法,“区”的意思是向地平面以下洼陷进去。可用来防止水分蒸发及养分的流失。其特点是深耕保墒、集中施用水肥、集约使用土地。此外对田间穗选、单打单收。“溲种法” (用粪汁、骨汁搅拌处理种子) 也有记叙。还提出要按家庭人口来确定大豆种植面积的农业经营上一些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氾胜之书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什么?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氾胜之书》。

《汉书·艺文志》著录作“《氾胜之》十八篇”,《氾胜之书》是后世的通称。作者氾胜之,汉成帝时人,曾为议郎,在今陕西关中平原地区教民耕种,获得丰收。该书是他编成西汉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则、播种日期的选择、种子处理、个别作物的栽培、收获、留种和贮藏技术、区种法等。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氾胜之书》原来分十八篇,在《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九种农家著作中,它的篇数仅次于“《神农》二十篇”。现存《氾胜之书》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原书的一部分,以至一小部分。但仅从这一小部分内容已经可以看出,它所反映农业科学技术,与前代农书相比,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氾胜之书》之前最有代表性的农学文献是《吕氏春秋·任地》等三篇 。《氾胜之书》所提出的“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的耕作栽培总原则,包括了“趣时”“和土”“务粪”“务泽”“早锄”“早获”等六个技术环节,不但把《任地》等三篇的精华都概括了进去,而且包含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容。

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氾胜之书》与《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中国汉代农书,作者氾胜之。《汉书·艺文志》著录为18篇;《隋书·经籍志》始称为《氾胜之书》,以后就通用此名。原书约在北宋初期亡佚,现存的《氾胜之书》是从《齐民要术》等一些古书中摘录的原文辑集而成,约3500字。内容有耕田法、溲种法、穗选法、区田法,以及禾、黍、麦、稻、稗、大豆、小豆、枲(纤维用大麻)、麻(子实用大麻)、瓜、瓠(葫芦)、芋、桑等13种作物的栽培技术。该书记载的作物栽培技术,反映了西汉时期所达到的较高水平,同时也开创了中国农书中作物各论的先例。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哪本书

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氾胜之书》。

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氾胜之书》与《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

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作“《氾胜之》十八篇”,《氾胜之书》是后世的通称。《氾胜之书》与《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

氾胜之,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末期。氾胜之是氾水(今山东曹县北)人,著名古代农学家。《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书中记载黄河中游地区耕作原则、作物栽培技术和种子选育等农业生产知识,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