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

出处:战国·孟子《梁惠王上》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白话释义: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按照季节砍伐树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完。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大王的的军队。

出自

《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战国时期,燕国相国子之暴政,大将子被、太子平率兵讨伐,国内大乱。齐宣王趁机出兵攻打燕国并控制大部分领土,燕国老百姓用箪送吃的,用壶装喝的欢迎齐军,齐宣王想侵吞了燕国咨询孟子,孟子说:“你会让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

原文

齐人伐燕①,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②,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③。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④。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⑤。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⑥,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⑦而已矣。”

注释

①齐人伐燕:公元前315年(齐宣王五年),燕王哙将燕国让给他的相国子之,国人不服气,将军市被和太子平进攻子之,子之反攻,杀死了市被和太子平,国内一片混乱。齐宣王趁机进攻燕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 ②五旬而举之:据《战国策.燕策》记载,当齐国的军队攻打燕国时,燕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因此齐国军队五十天就攻进了燕国的首都,杀死了燕王哙和子之。 ③不取,必有天殃:因齐宣王认为他攻打燕国太顺利,“人力不至于此”,是天意。所以,如果不占领它就是违背天意,必有灾殃。它是当时人流行的观念。④ 武王是业:指武王灭纣。 ⑤文王是也:指文王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仍然服事殷商而没有造反。⑥箪:盛饭的竹筐。食:饭。浆:米酒。 ⑦运:转。

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梁惠王下

《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而《梁惠王下》属于《孟子》中的一篇。

Day015-箪食壶浆 以迎王师

2.10【原文】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dān)食壶浆①,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译文】

齐国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拿走燕国,也有人劝我拿走燕国。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五十天就成功了,光靠人力是没法做到的。不拿走这个国家,必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拿走它,怎么样?”

孟子回答道:“拿走它而燕国人很高兴,就拿走它。古代有人这么做过,就是周武王。拿走它而燕国人不高兴,就不要拿走它。古代有人这么做过,那就是周文王。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百姓用筐装饭、用壶盛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会有别的意思吗?只是想避开水深火热的痛苦罢了。如果水淹得更深,如果火烧得更热,那就只能转而指望别人来拯救了。”

【注】

①箪,本义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中间有隔板。浆,米汤或酒。孟子为现代汉语贡献了四十多个成语。

2.11【原文】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xī)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xī)我后①,后来其苏。’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xì léi)②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máo ní)③,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译文】

齐国攻打燕国,乘胜占有了它。别的诸侯商议出兵去教燕国。齐宣王说:“很多诸侯商议要来攻打我,怎么对付呢?”

孟子回答道:“我听说凭借纵横各七十里的土地统一天下的,就是商汤。没有听说拥有纵横各一千里的土地还害怕别人的。《尚书》上说:‘商汤的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人都信赖他,他向东方征伐,西边的夷人就抱怨;他向南方征伐,北边的狄人就抱怨,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在后面?’百姓盼望他,就像久早时盼望乌云与虹霓一样。做生意的照常来往,耕田的一样工作,他诛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非常欢喜。《尚书》上说:‘等到我们的王来,我们也就复活了。’

“如今燕国虐待它的百姓,大王前去征讨,百姓以为您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筐装饭、用壶盛浆汤和酒来迎接大王的军队。要是杀害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拆毁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的文物,那怎么可以呢?天下各国本来就害怕齐国强大,现在齐国土地增加一倍却不施行仁政,那是自己在招致各国兴兵动武啊。大王赶快发布命令,送回俘获的老人与小孩,停止搬运他们的文物,与燕国百姓商量选立一个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诸侯出兵。”

【注】

①徯(xī)我后,徯,等待。后,夏商两代对“王”的另一种称谓。《左传》中,“肴之战”发生前,蹇叔哭师,曾对儿子说:“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另,司母戊鼎也改名为后母戊鼎了。

②系累(xì léi),东汉赵岐注:“系累犹缚结也。”

③旄倪(máo ní),老人和幼儿,旄,老耄也。倪,弱小倪倪者也。

【心得】

      无论是讨伐一个国家,还是收购并购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出发点是能不能让它变得更好,能否各尽其长的赋能而非吞并;以及老百姓、员工是否高兴。如果是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他们一定会箪食壶浆地迎接。但如果是为了私利趁火打劫,他们的态度转换会很快。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是什么意思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含义

1、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意思是百姓用箪盛食物,用壶盛酒水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正义之师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欢迎。

2、出自《孟子·梁惠王》:“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远而已矣。’”

3、战国时期,燕国国王禅让给相国子之,本身为燕国的太子平产生嫉妒,率兵讨伐,国内大乱。齐宣王想侵吞了燕国咨询孟子,孟子劝告齐宣王说:“现在大王去解救燕国臣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到了,燕国军民必然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是什么意思

箪(dān),竹制食器;食(sì),义通饲;浆,浓汁饮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形容正义之师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欢迎。齐宣王时,齐国趁燕国内乱将其打得大败,齐宣王想吞并燕国,但又拿不定主意,便向孟子请教。孟子回答他道,如果吞并它而燕国人民高兴,就吞并它,武王灭商即是如此。吞并它而燕国人民不高兴,就不要吞并它,文王伐商即是如此。一个大国攻打另外一个大国,老百姓携着饭筐和酒壶来迎接您的军队,难道有什么别的用意吗?不过是想逃避那种水深火热的处境啊!如果吞并燕国后,老百姓的灾难并未减轻,那他们只好远避他方了。

【出典】:《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远而已矣。’”

【例句】: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典古如何解释?

【典故】战国时期燕国相国子之暴政,大将子被、太子平率兵讨伐,国内大乱。齐宣王趁机出兵攻打燕国并控制大部分领土,燕国老百姓用箪送吃的,用壶装喝的欢迎齐军,齐宣王想侵吞了燕国咨询孟子,孟子说:“你会让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扩展资料:

在宋朝,箪食壶浆的意思与现有差异,并没有欢迎军队的意思。

箪,是竹筒,有盖,用于盛放干粮,可随身携带。

箪中所盛为糗,即干炒的粮食,炒米、炒面或炒豆子之类。

浆,是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

箪食壶浆,就是用箪装上干粮,用壶装上酒水饮料。

出远门时,沿途不一定有饭馆吃饭,可米汤就干粮,以此充饥解渴。

穷人有时也以此为居家生活。

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就有此意。

到南宋中后期,穷人的旅途干粮就不一定是箪盛的糗,壶装的浆了。

变成烙好的杂合面饼,卷好,用桑皮纸打包,捆成长长的包裹。

另带一瓦罐,装咸菜汁。

蘸着咸菜汁吃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