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萧太后历史简介(萧太后历史简介)

本文目录一览:

历史的萧太后是谁

在与南方的北宋王朝相对峙的北方辽朝之中,萧氏在政治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耶律氏自从建立辽朝以来,便有一个与萧氏家族联姻的传统,所以辽朝皇后多为萧氏家族的人物。一般史料上所记载的萧太后,就是指辽景宗耶律贤的妻子萧燕燕。萧燕燕名萧绰(953—1009),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萧燕燕原本是萧氏家族中一位不仅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而且极其精明能干的巾帼豪杰,嫁入皇室以后,更为她施展才华和实现抱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尽管在汉族的皇室中,一直有着男尊女卑的传统,但是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却并不歧视女性,这为萧燕燕青史留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再加上当时辽景宗继位时,面对混乱的局面,尽管想励精图治,大干一番事业,但由于自幼身体不好,军国大事除了依靠蕃汉大臣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萧燕燕,这为她登上辽国的政治舞台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公元982年,继位刚几年的辽景宗便抛下年仅30岁的萧燕燕和12岁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辽圣宗)离开了人世,临终颁下了军国大事听皇后命令的遗诏。次年,辽圣宗即位,萧燕燕被尊为皇太后,摄政。公元983年6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奉尊号为“承天皇太后”。萧燕燕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就此便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尽管从被封为皇后之时起,萧太后便开始了其长达13年辅助辽景宗治理国家的生涯,但是辽景宗的死,意味着她不再是以辅政的身份,而是直接以统治者的身份登上辽国的历史舞台。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下,精明能干的她也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一方面,内政还不是很稳定,就是皇帝的统治地位还并没有确立起来,因为萧太后没有兄弟,所以没有外戚力量可借助,而此时诸王宗室近百人都拥兵掌权,可谓是个个虎视眈眈;另一方面,南方的北宋王朝尽管腐朽不堪,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军事实力仍然不可小觑。面对这种局面,她想到了一个人,也就是后来给辽朝建立了不朽功业的将领韩德让。

韩德让与萧太后的关系远非一般的君臣关系可以比拟,早在萧太后只有14岁之时,双方便已经确定了婚姻关系,但是在结婚之前,萧太后却被辽景宗选为妃子,于是这段准婚姻关系被迫中断。辽景宗的死给萧太后和韩德让的结合创造了条件,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萧太后决定改嫁给韩德让,她心里很清楚,只有借助韩德让的军事才能和军事实力,她才有可能控制住这种复杂的局面。于是她派人鸠杀了韩德让的妻子李氏。从此之后,韩德让就无所避讳不间断地出入于萧燕燕的帐幕之中,过着事实上的夫妻生活,辽圣宗对韩德让也以父事之。在韩德让的忠心辅佐下,萧太后终于控制了局面。随后,她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整顿和改革措施。文化上,任用汉人,沿用汉族的科举考试,通过这种途径选举官员;农业上,积极减轻农民的税收负担,鼓励农民垦荒耕种;军事上,严明军纪,赏罚分明;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辽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公元1004年,萧太后发兵南下,辽军避实击虚,绕过宋军固守的城邑,长驱直进,同年11月,辽军顺利抵达黄河之滨的重镇澶州(今河南濮阳),直接威胁北宋的都城东京。最终,在以丞相寇准为首的抵抗派的英勇抗击下,辽灭亡北宋的企图没有得逞,但是其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每年可以从北宋王朝无偿获得几十万两白银。

自从这次战争之后,萧太后无论是在辽国还是北宋王朝之中的影响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统合二十七年十一月,萧太后将权力交还给辽圣宗,结束了她长达几十年的摄政生涯。同?十二月,萧太后因病身亡,她光辉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萧太后是哪个朝代?

萧太后是辽朝时期的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摄政达四十余年的太后。而且辽朝在她的带领下走向了鼎盛时期,宋朝和辽朝签订的澶渊之盟也出自她手。耶律贤当上皇帝后,萧思温晋升,而萧绰则被选为了贵妃,刚当选没两个月,就被册立为了皇后。

相关知识

萧太后本名萧绰,是契丹族人,父亲萧思温是辽代四朝元老,萧绰能够当上皇后也全都因为他。在辽穆宗时期,萧思温属于亲信大臣,辽穆宗被刺杀后,是萧思温封锁消息,并且推举辽景宗耶律贤为皇帝。萧太后摄政可以说是辽朝整个时期最为出色的举动,因为在萧太后的摄政下,辽朝的经济、军事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萧太后是哪个朝代的

萧太后是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下面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萧太后是哪个朝代的,欢迎大家浏览。

萧太后是哪个朝代的

五代十国

萧太后的历史生平:

关于契丹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唐朝初年契丹逐渐强大。五代十国时期,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916年称帝,国号契丹,定都临潢府,此后契丹还曾改国号为辽。1125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兵俘虏,辽国灭亡。在辽国209年的历史中,女性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最为知名的莫过于辅佐辽圣宗开创辽国全盛局面的的萧太后萧燕燕。

其实在辽国创建初年,同样有一个位颇具政治、军事才能的女性,她出谋划策,辅佐丈夫扫平四方,拥立爱子,杀武将铁腕治国,禁流言自断一臂,手段之毒辣,为人之强势,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此人便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妻子述律平。

述律平,小名月理朵,出生于879年。她是回鹘人的后代,父亲名叫述律婆姑,母亲是契丹首领匀德恝王的女儿。述律平“简重果断,有雄略”,十四岁的时候她按照氏族的习俗,嫁给了二十岁的表兄耶律阿保机。

901年耶律阿保机成为部族酋长,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女子,述律平与汉家女截然不同。她跟随丈夫征战四方,为他出谋划策,和他一起四处征战。907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八部,册封述律平为“地皇后”。916年阿保机称帝,述律平被册封为“应天大明地皇后”。耶律阿保机“行兵御众,后(述律平)尝与谋”,成为贤内助。

述律平不仅是一名好参谋,还是一员好统帅。一次耶律阿保机去攻打西北的党项族,而东北的黄头、臭泊前来偷袭都城临潢府。负责留守的述律平得知后,整顿军队,勒兵以待,临阵奋击,大破敌军,此战后述律平“名震诸夷”。

述律平不仅军事才能突出,政治上也颇具才干。当时中原战乱,耶律阿保机意图逐鹿中原。割据幽州的刘守光派韩延徽求援,耶律阿保机因韩延徽没有跪拜,十分愤怒,将他扣留,罚他去放马。述律平建言道:“守节不屈,贤者也,宜礼用之。” 耶律阿保机于是召见韩延徽,才发现此人非同一般,最终予以重用。

之后江南的政权献上一种猛火油,浇上水之后烧的更旺。于是阿保机挑选了三万骑兵,准备攻打幽州,同时试验这种“新型武器”。述律平又站了出来:“岂有试油而攻人国者?”她又以树无皮不可活,国无人不可存为喻,建议“以三千骑掠其四野,不过数年,困而归我矣,何必为此?万一不胜,为中国笑,吾部落不亦解体乎!”

除此之外,述律平还干预契丹的'皇位传承。她为阿保机生下三个儿子,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926年耶律阿保机病死,述律平拥立次子耶律德光即位。在母亲的百般排挤之下,长子耶律倍于930年泛海进入中原。

耶律阿保机死后,述律平“称制,摄军国事”,其实此时耶律德光已经二十八岁了。为铲除异己,述律平将阿保机手下大将的妻子召来,称:“我今为寡妇矣,汝等岂宜有夫?”随后她下令杀死大将百余人,并说:“为我见先帝于地下。” 述律平的暴行,让许多人不服,其中汉人大将赵思温当场质问:“亲莫如后,后何不行?”

正当众人等着看述律平哑口无言,承认自己过错之时,述律平淡淡的说:“我本欲从先帝于地下,以子幼,国中多故,未能也。然可断吾一臂以送之。”然后挥刀自断一臂,纳入阿保机的棺椁之中,众人大惊失色,从此更加畏惧述律平。但最终赵思温没死,因为述律平赦免了他,其他人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927年耶律德光正式即位,对母亲极为孝顺,“常侍立其侧,国事必告而后行”。947年耶律德光不顾母亲的劝阻,南征后晋。临行前,述律平言道:“汝得中国不能有,后必有祸,悔无及矣。”果然不出所料,耶律德光虽然攻破汴梁,但无力应付中原各地军民的武装反抗。耶律德光在回师途中病死。

耶律德光的灵柩回归时,述律平一滴眼泪都没掉,看着儿子的尸体说道:“待我国中人畜如故,然后葬汝。”就在此时述律平的长孙、永康王耶律阮即位,述律平大怒,因为她准备立自己的幼子耶律李胡为帝。长孙即位的消息传来,她立即派耶律李胡前去阻击,结果被打败,随后她亲率大军在潢河与孙子耶律阮对峙。

一场血腥的内战即将在辽国这对祖孙之间爆发。危急时刻,辽国重臣耶律屋质挺身而出,规劝,他对述律平说:“李胡、永康王皆太祖子孙,神器非移他族,何不可之有?太后宜思长策,与永康王和议。”

但祖孙俩见面后,双方仍然各不相让。耶律屋质正色道:“人皇王舍父母之国而奔唐,子道当如是耶?大王见太后,不少逊谢,惟怨是寻。太后牵于偏爱,托先帝遗命,妄授神器。如此何敢望和,当速交战!”在耶律屋质的极力斡旋下,最终祖孙俩都相互妥协,承认耶律阮即位的事实。

但述律平并不甘心孙子即位,她仍想让耶律李胡即位。然而他们的政变尚未来得及发动,就被人告发了,耶律阮将祖母述律平和叔父耶律李胡软禁于祖州耶律阿保机的陵寝之侧。953年,述律平病死,享年七十五岁,与耶律阿保机合葬于祖陵。

萧太后的历史评价:

因为其铁腕的政治手段及争议的残杀政敌事件,历史上对萧绰的评价一直两极化。

元版《辽史》的评价很简单,书中说:“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宋人的《契丹国志》便有了人身攻击,叶隆礼在《景宗萧皇后传》里指责道:“(萧后)好华仪而性无检束。”“后天性忮忍,阴毒嗜杀,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

历史上的萧太后是谁

历史 上的萧太后本名萧绰,是辽景帝的皇后,自小喜好读书,聪慧过人,在她做皇后期间经常帮助汉景帝处理政事,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历史上的萧太后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的萧太后的简介

萧绰自小聪明伶俐,其父萧思温认定这个女儿将来必成大器。辽景宗时期,萧燕燕入宫封为贵妃,不到两月就被封为皇后,开始了她不寻常的一生。

历史上的萧太后是杰出的女 政治 家。辽景宗常年多病,朝政之事不论大小都由萧绰处理,景宗也很放心,只要是萧绰做的 决定 他也从来不过问。之后萧燕燕生下太子耶律隆绪,景帝驾崩后,年仅12岁的耶律隆绪登基为帝,少主年幼,萧燕燕封诏辅政。萧绰上台后对旧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辽国从奴隶制国家进一步向封建制国家转变,改善了契丹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整顿朝廷纲纪,严惩贪官污吏,新修法令,使得百姓生活安康,辽国呈现出一片兴旺发达。

历史上的萧太后也是杰出的女 军事 家。在大辽与宋军的对峙中,萧绰身为一国太后,轻装上阵,凭借她的军事才能,平定内乱,抵御宋军,活捉宋军头领杨业,并将他的头颅割下以振军心,之后又与北宋大战,萧绰审时度势,与北宋议和,达成“澶渊之盟”,维持辽宋两国原来的疆域,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宋每年向辽提供三十万金帛,结束了多年战争局面,进入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和稳定时期。

历史上的萧太后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了四十多年,使得辽国进入鼎盛时期,后来她将大权还给辽圣宗耶律隆绪,之后病逝行宫,结束她璀璨的一生。

历史上的萧太后的生平

辽国萧太后生于公元953年,小名燕燕,耶律阿保机赐萧氏姓。辽景宗继位后,萧绰被选为贵妃,后又被册封为皇后,公元971年生耶律隆绪,之后耶律隆绪被封为太子,在辽景宗去世后,萧绰被尊为皇太后,由于圣宗年幼,所以太后萧氏临朝摄政,进入了大辽统治的鼎盛时期。萧绰是个行事果断、雷厉风行的女子,在辽景宗还在世之时,她就已经开始协助景宗治理国事,一切军国大事都会听取萧绰的 意见 ,奠定了之后萧绰执政的基础。

辽国萧太后对辽国的制度和风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将辽国从奴隶制度像封建制度改革,学习汉族 文化 ,改善了契丹和汉族之间的关系。雍熙三年,宋朝对辽国发动“雍熙北伐”,宋军先发制人,取得一些胜利。萧绰亲披戎装上阵,大败宋军。后辽宋订立“澶渊之盟”,耶律隆绪和宋真宗约为兄弟之国,进入长达百余年的和平局面。

辽国萧太后在1009年将皇权交还给了耶律隆绪,结束了她四十余年的摄政生涯,身染重病,同年十二月病逝于行宫,终年五十七岁。作为一个女人,萧绰执政时期免不了被非议,加上其铁腕统治,历史上对辽国萧太后的评价呈现明显的两极分端。

历史上的萧太后的墓在哪里

萧绰改革弊政,使辽国从奴隶制国家过渡到封建制,改善民族关系,曾领导辽国军队两败宋军,斩杀宋军大将,与宋朝订立澶渊之盟。萧绰在公元1009年将皇权交还给耶律隆绪,结束了她四十余年的政治生涯,去南京行宫安享晚年,半路深感恶疾,最终病逝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

据《辽史》记载,辽景宗与萧太后合葬于乾陵,大概位于今天锦州北镇龙岗村附近。辽代的萧太后墓也是村民在机缘巧合之下发现的,果农在给果树浇水的时候,发现只要浇下去的水最后都渗透了,村民最后挖出一个大洞,辽太后墓因此被发掘,只是这座墓穴早已被盗墓贼光顾,有一定程度的毁坏。古墓附近挖掘出的墓志铭,上边都是有关于墓葬主人的描述,其内容有“葬于乾陵附孝贞皇太弟之茔顺也!”墓穴的下方有两处高高隆起的墓穴,经确认是萧太后的两个孙子。

萧太后墓保存的不算完整,据说辽、金两国有世仇,所以金国灭辽之后,辽国皇室的陵墓统统被挖掘,陪葬的金银器物也被一洗而空,其中乾陵也在其中,不过还好,墓志铭等还保留存在,对后世研究辽朝的文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萧太后是哪里人?

萧太后是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

萧绰(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辽景宗继位后,选为贵妃。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971年(保宁三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三子三女。

982年(乾亨四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983年(统和元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

986年(统和四年),宋太宗认为辽圣宗年幼而母后摄政,大举北伐,以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正月,宋军兵分三路,东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

西路攻云州朔州,失败,宋太宗下令全线撤退。在撤退途中,辽军俘宋将杨业,后者不降绝食而死。1004年(统和二十二年)闰九月,萧绰以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地为名,大举伐宋。

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辽军势如破竹,十一月就至宋都开封的门户澶渊。辽大将先锋官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在前线察看地形督战时被射中头部,当晚死去。辽军士气受挫,又孤军深入,十分疲惫。

加之后方宋军袭击其后路。萧绰利用宋真宗急于求和的心态,与宋朝谈判,达成澶渊之盟。1006年(统和二十四年),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

1009年(统和二十七年),萧绰归政于辽圣宗,不再摄政。同年十二月,病逝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次年,葬乾陵。

扩展资料:

萧太后的故事:

萧太后是来自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她曾经是契丹部落的政治家还有军事家,在那时她的名望也是很高的。甚至在她执掌政事的期间,让辽朝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鼎盛时期。

在我们现在很多军事家的展厅里都是有这么一个女流之辈存在的,她的才华和担当也是平常男子不能及的。萧绰从小就非常聪慧机灵,而上天又像独爱她一般。

还赐予了她别人难及的美丽,所以她成熟的也是很早。耶律贤当上皇帝之后,她就被他挑选了过去,成为了贵妃。她是在969年成为的皇后。

就在第二年生了下一任皇帝,后来她又生了六个子女。耶律贤经常生病,所以经常都上不了朝,而事事都通晓的萧绰就开始帮助他来处理这些军国大事。

因为一直都是她在代理朝政,而且治理的井井有序,后来还有官员上书,让萧绰在以皇后名义下旨的时候可以自己称呼自己为“朕”。这可是代表萧绰可以跟皇帝平起平坐了。

也是证明了萧绰的能力。在982年的时候,耶律贤去世,萧绰的儿子辽圣宗继位,萧绰就开始了辅佐12岁的儿子处理政务的生涯,而那时的萧绰也不过30岁而已。

后来在970年的时候萧绰的父亲被奸人所害,这让萧绰一下子没有了母家的依靠。皇帝年幼,萧绰仅仅一个女流之辈执政,让很多大臣开始蠢蠢欲动,想要控制朝廷。

这下萧绰算是有了很大的威胁。就在这时萧绰启用了耶律斜轸和韩德,分发了军事管辖权给了他们两个,这下撤换了很多有异心的臣子。这下。他们母子才算安稳了下来。

地位也是站住了些,后来在萧绰的努力下,终于是让所有臣子归了心,还在983年的时候,被自己的儿子和群臣给上了“承天皇太后”的称号。

后来在萧绰与宋太宗的战斗中,萧绰的谋略也是更胜一筹,让宋太宗败北,还降服了宋太宗的猛将杨业,不过杨业很忠心,宁可死也不投降,后来活生生自己选择饿死了。

又在1004年,萧绰大举伐宋,在这次战斗中辽军是真的势如破竹,让宋真宗都很害怕,不过在这个时候宋军的宰相亲自上了阵,这下宋军的士气大涨,将辽军打败。

萧绰见败局已定,赶忙与宋朝谈判,然后成功回归,这也就是有名的“澶渊之盟”。在1009年的时候,萧绰将国家的管理权还给了自己儿子,决意不再摄政。

然后在当年的年末,萧绰就去世了。萧绰跟了自己的丈夫,也就是耶律贤十三年,后来又辅佐自己的儿子二十七年。在经历了残忍杀戮的她,心性也是在后来有所转变。

她的亲人们都因为想谋反而被她杀掉离世,姐姐在狱中死去,她的党羽也是受到了活埋之刑,二姐也是想毒害她被杀。虽然她后来变得残忍无比,可是作为契丹的统治者、军事家。

她还是永垂青史了。萧绰在治理国家的时候是很有方法的,有好的建议是会认真采纳的,赏罚也是很分明。她很明白如何做才可以夺得更多臣子的效忠,并且乐此不疲。

使得很多臣子对她唯命是从。虽然她是契丹的人,不过她还是将,“汉人与契丹人发生冲突,就惩罚汉人”的规矩改变成了平等处理。这个举动使得两个民族的关系慢慢趋于了平等。

萧绰在管理国家的时候,一直都秉持着“唯才用之”的原则,也会在启用了之后去相信对方,这使得文化的发展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知识分子还有将士们的积极性被她调动的很好,她还将科举考试变成了大家想做官造福大家的途径,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读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萧绰

历史名人萧太后简介 萧太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1、萧绰(953年6月18日—1009年12月29日),小字燕燕,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在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

2、萧绰为后族重臣萧思温之女,保宁元年(公元969年)辽景宗耶律贤继位后,选为贵妃,五月册立为皇后。保宁三年(971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辽景宗在位期间,萧绰即参决军国大事。乾亨四年(982年),耶律贤去世,耶律隆绪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萧绰开始27年的临朝摄政生涯。统和元年(983年),耶律隆绪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萧绰主政期间,重用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及韩德让,在统和四年(986年)击退宋朝军队对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的进攻;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萧绰以索要关南地为名与耶律隆绪共同亲征伐宋,同宋朝达成了澶渊之盟。统和二十四年(1006年),耶律隆绪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

3、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萧绰归政于耶律隆绪。同年十二月,病逝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谥圣神宣献皇后。次年,葬乾陵。重熙二十一年(1052年),谥睿智(一说睿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