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严监生人物形象分析(儒林外史严监生人物形象分析)

本文目录一览:

《儒林外史》严监生人物形象分析及事件是什么?

严监生我国清初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在文中严监生虽然吝啬,但并不贪婪,没有成为“鬼”,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胆小怕事,勤俭本份的封建土财主。

严监生这种胆小懦弱的性格特征,在王氏病重议立偏房的情节上又进一步显现出来。扶不扶正赵氏,本是他自身的事,但他先是怕扶正赵氏得罪两位舅子,当他用银子买通两位舅子王德、王仁后,又“恐怕寒族多话”了,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行为举止,正是他那胆小懦弱性格的绝妙体现。

 《儒林外史》严监生的家庭情况

严监生在《儒林外史》中只活了一章,却是全书最悲情的人物。严监生,原名严大育,字致和。监生是他的身份。严监生是严家老二,上头有个哥哥严贡生。

两人虽是一母所生,但是性情迥异。严监生谨慎胆小,遵纪守法;严贡生狡猾无赖,是当地一霸。严监生从父辈那继承了几亩田的家产,凭着自己的辛勤努力和苦苦积攒,终于有了几万钱的家产。

严监生人物形象分析

严监生外柔内奸心狠情薄,是个典型的吝啬鬼,他花费银子都出于不得已,他没有家族优势,活得卑微死得窝囊。他爱财聚财,但有时不乏慷慨,他并不甘心屈从别人,在他的心目中,除了金钱之外,还得有功名,他是一个在统治阶级中被人捉弄的人物,他有吝啬薄情的一面,又不乏人情味。

吝啬鬼: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咽气。

卑微:出钱帮哥哥摆平官司。严监生的哥哥严贡生惹了官司,官府差人来找,他溜之大吉,于是官府找上了他弟,严监生“不敢轻慢,随即留差人吃了酒饭,拿两千钱打发去了,忙着小厮去请两位舅爷来商议”。

慷慨:妻子病重,掷豪金为妻看病、办丧。“王氏的病渐渐重起来,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妻子过世后,严监生大办丧事,“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

人情味:对两位老舅大方仁义。严监生知道妻子王氏时日无多,诸事需两位舅爷帮忙打理,于是“拿出两封银子,每位一百两,递给二位”,又送了一些首饰给两位舅奶奶。

严监生是清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小说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他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儒林外史》严监生人物形象分析及事件是怎么样的?

《儒林外史》严监生人物形象分析及事件是如下:

1、他明明是扣住了人家的猪,非但不还,当人家来讨猪时,还“拿拴门的闩,赶面的杖”,打折了人家的腿。

2、他明明没有借钱给人家,却偏要人家还利息,中人求情也不肯,硬是把人家的“驴和米同梢袋都叫人短了家去”。

3、他明明是想不给人家船钱,却故意用几片云片糕设下圈套,装模作样地说船艄公吃的是他的名贵的药物,价值“几百两银子”,并发怒要把船家送到汤老爷衙里问罪,赖了船钱才扬长而去了。

4、他明明要侵吞同胞兄弟的家产,却硬不承认赵氏已经扶正的事实,把赵氏赶到厢房去住,仍以妾相待,并说什么“我们乡绅人家,这些大礼,都是差错不得的”。

5、他的弟弟严监生病死,临死前也不见严贡生来询问、关心;直到严监生死后“过了三四日”,才见“严大老官”“从省里科举了回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