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岁寒三友的寓意和解释(岁寒三友的出处)

本文目录一览:

岁寒三友是什么意思?

岁寒三友的寓意是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在旧社会结婚时,多在大门左右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将松竹梅围成团状;分作三个团状,以简洁的线条代表松、竹、梅,构成图案:以松、竹、梅组成的洞门。

扩展资料:

岁寒三友介绍:

1、松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志士文人,歌以赞松,诗以咏松。赞松之庄重肃穆、傲骨峥嵘,咏松之历寒不衰,四季长青。

2、竹子

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它性质朴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文静而怡然,所谓“未出土时已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

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年轻;春天(春山)竹子潇洒挺拔、清丽俊逸,翩翩君子风度;竹子空心,象征谦虚。品格虚心能自持,竹的特质弯而不折。

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凌云有意、强项风雪、偃而犹起,竹节必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风亮节;品德高尚不俗,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

3、梅花

在寒冬依然不屈地绽放,象征着不屈不饶、顽强奋斗、不畏艰难的可贵品质。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的寓意是什么?

岁寒三友的寓意是:“松”象征常青不老、“竹”象征君子之道、“梅”象征冰清玉洁。

另外,“岁寒三友”是我国文化界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未出土前便有节,待到凌云仍虚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以此三句诗自况。

特点

松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中国人最为崇拜的。

竹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也有一些。北京有个紫竹院公园,里面就有很多的竹子,当年李冰冰和张杰主演的“少年包青天”有一段戏就是曾在紫竹院拍摄的,其实著名的北大校园里也有不少竹子,南京理工大的冶园同样也少不了竹子的身影。

岁寒三友的寓意和解释

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三个植物,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岁寒三友,汉语成语,拼音是suì hán sān yǒu,意思是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成语用法:岁寒三友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松、竹、梅。

“岁寒三友”成语出处: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示例:钱钟书《围城》:“这东西跟蚊子臭虫算得小饭店里的岁寒三友,现在刚是深秋天气,还显不出它们的后凋劲节。”

成语典故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清·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三·岁寒三友。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在旧社会结婚时,多在大门左右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将松竹梅围成团状;分作三个团状,以简洁的线条代表松、竹、梅,构成图案:以松、竹、梅组成的洞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