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北京故宫的基本现状简介 北京故宫的现状简介(越少越好)

北京故宫基本现状?

截至到2020年5月,故宫建设历史近600年,虽经历几朝修建,地面建筑物辉煌灿烂,但整个故宫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变化不大。由于故宫受到过多游客的“青睐”,故宫的一些路面、台阶磨损严重;游客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也对局部装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客观现实告诉我们,开发故宫旅游资源,已经对故宫造成了伤害。旅游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特别是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的旅游产品,它的价值除了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还有它的独一无二和不可再生性。

对“故宫”进行适当的开发和科学利用,是离不开保护这个前提,只顾经济效益,这就无异于杀鸡取卵,等待故宫的必定是“死路一条”。

扩展资料:

文物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脆弱性,破换一处就会少一处,而且损失了就永远无法弥补。经过漫长历史岁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能残留至今的文物已弥足珍贵,千万不要让他们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必须保护好,世代相传。

1、要保护好现存的文物资源。这里包括对已经开发的文物景区的保护和未开发的其他文物的保护。应多方筹资,抢修文物建筑。

根据文物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定今后五到十年的文物抢修计划,逐年通过自筹资金、引进资金等形式对故宫的建筑、古城址等文物进行抢救性修缮和加固,为将来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2、要保护好文物的所在环境。跟自然环境一样,文物资源的保护也需要一个特定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是文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到处都在搞基础设施建设。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孤零零的文物建筑周围到处都是别墅和高楼,这些现象将来可能会与生态环境建设产生激励的冲突和矛盾。

我们不反对建设各式各样的现代化建筑,但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文物资源的潜在发展优势,给文物资源留下生存的空间,使之与我国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并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北京故宫简介50字

故宫又称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俗称五凤楼。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故宫简介(100字以内)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8千7百多间,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城墙之内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和保护物。

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

能给我找到差不多690字的 故宫历史背景基本现状吗?

现状: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 年10月10日,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6.3万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围有10米高的城墙环绕,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楼。根据1973年统计,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职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拔除杂草,疏通河道,清理垃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彻底整治了环绕故宫的筒子河,更好地凸现了昔日皇城的风貌。

历史背景:故宫,这座城池从前并不被人称为故宫。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1368~1911年)的皇宫,又称“紫禁城”。这个世界上最豪华、最森严、最庞大的深宅大院,自明永乐4年以来,也就是1406年下诏营建北京紫禁城,整整600年时间里,这里作为住宅仅居住过两个家族,他们一.家姓朱,一家姓爱新觉罗,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这两个家族的继承者,自称天子。《广雅●释天》日:“天宫谓之紫宫。”因此,这里曾经的名称是一-紫禁城。紫禁城作为一个符号,就摆在北京城的正中,至今为止,在某种意义上讲,这座城池仍然象征着至高无上,象征着权力、欲望甚至死亡。

北京故宫的基本现状简介 北京故宫的现状简介(越少越好)北京故宫的基本现状简介 北京故宫的现状简介(越少越好)


故宫的现状?

截至到2020年6月。

保存现状良好。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

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扩展资料: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其平面为凹形。午门后有五座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角楼,高27.5米,十字屋脊。

北京故宫的外廷以三大殿为主。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殿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基台三层重叠,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

故宫历史背景基本现状?

北京原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 。

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京紫禁城正式动工。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

故宫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扩展资料:

故宫四门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其平面为凹形。午门后有五座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角楼,高27.5米,十字屋脊。

1、午门

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它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2、神武门

神武门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性质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3、东、西华门

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