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草书书法作品欣赏大全(国展草书书法作品欣赏大全)

本文目录一览:

毛笔书法草书字体作品图片欣赏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它的字体书写非常的随性。那么,关于毛笔书法 草书 字体作品图片,你欣赏过吗?下面是我整理的毛笔书法草书字体作品图片。

毛笔书法草书字体作品图片欣赏

毛笔书法草书字体作品图片1

毛笔书法草书字体作品图片2

毛笔书法草书字体作品图片3

毛笔书法草书字体作品图片4

毛笔书法草书字体作品图片5

毛笔书法草书字体作品图片6

毛笔书法草书字体作品图片7

毛笔书法草书字体作品图片8

草书的衍生与发展

近常见 隶书笔法中带草笔飘逸之体,谓 隶草,有些像章草,这与平时善写隶书精熟有关,故书隶草能独树风格。也是书写表演的一种手法。

“ 破草”是现代书家中最常见的,如狂草书法家 杜浩平、 梅湘涵的书法作品,它的特点是点划结体,使转和用笔,多为从古到今各书家中的结体演变成自己风格,王羲之书体中学一些, 王铎法帖中取一些, 祝允明、孙过庭等等历代名家中取其长处,集自己之品貌,任意发挥,洒脱自如,这种写法和今草相似。

行草有“ 草行”之说, 书体中带有许多楷法,即近于草书的 行书。笔法比较流动,清朝 刘熙载《书概》云:行书有“ 真行”、有“草行”。“真行”近似真书而纵 于真,“草行”近于草书而敛于草。唐朝 张怀瓘《书议》云: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故有此别论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它出现较早,从 汉代初期,书写 隶书时有时才“草率”地书写而形成的,由于汉章帝喜好草书,因此被称为“ 章草”,是一种隶书草书。章草字字独立,接近于行草,但对难写之字简化不多,书写不变。后来楷书出现,又演变成“今草”,即楷书草书,写字迅速,往往上下字连写,末笔与起笔相呼应,每个字一般也有简化的规律,但不太熟悉的人有时不易辨认。一般也把 王羲之、 王献之等人的草书称为今草。

今草简化的基本 方法 是对楷书的部首采用简单的草书符号代用,代入繁体楷书中(尽管草书出现得不比楷书晚),往往许多楷书部首可以用一个草书符号代用,为了方便,字的结构也有所变化。因此,不熟悉的人较难辨认。草书符号的整理可以查阅《 标准草书》。

到唐朝时,草书成为一种 书法艺术,因此演变成为“狂草”,作为传递信息工具的功能已经减弱,成为一种 艺术作品,讲究间架、纸的黑白布置,是否让人能认清写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在 狂草中,有“词联”符号,就是把两个字(常见词组)写成一个符号。由于当时书写多是从上到下地竖 行书写,词联符号的设计也类似。“顿首”“涅盘”等都有草书词联符号。

日语中的 平假名是以汉字的草书形式为蓝本创作的。

现代人学习草书一般以 今草为起点。普遍认同的草书写法有 于右任先生编著的 标准草书(有同名字帖)。但书法大家、北京大学教授 __敏不赞成于先生搞标准草书,依他之见,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应多彩多姿,不必强求划一。品读古今作品,也“最忌偏于一好而排斥众美”。

猜你感兴趣:

1. 汉字书法作品欣赏

2. 春字毛笔书法

3. 书法草书字体图片大全

4. 毛笔字草书书法字体图片赏析

5. 毛笔草书书法字体赏析

6. 毛笔字草书书法字体欣赏

7. 毛笔草书书法字体欣赏

沁园春长沙草书书法

《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正是作者当时要大展抱负,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真实写照。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一号。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沁园春长沙 草书 书法,希望你们喜欢。

沁园春长沙草书书法欣赏:

沁园春长沙草书书法1

沁园春长沙草书书法2

沁园春长沙草书书法3

沁园春长沙草书书法4

沁园春长沙草书书法5

沁园春·长沙原文:

独立寒秋,湘(xiāng)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gě)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zhēng róng)岁月稠〔chóu〕。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qiú)。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è)飞舟?

译文翻译:

在深秋的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

回到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 文章 ,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激流中 游泳 ,用力拍起的浪花阻挡住了飞奔而来的船舟?

草书书法作品欣赏大全

最有价值的草书书法作品分别是:

1、东汉“草圣”张芝《终年帖》。

2、王羲之草书《游目帖》。

3、王献之草书《中秋帖》。

4、孙过庭《书谱》局部。

5、张旭狂草《古诗四帖》局部。

6、怀素《自叙帖》局部。

7、黄庭坚《诸上座草书卷》局部。

8、董其昌《草书扇面》。

9、王铎 临张芝《冠军帖》。

10、傅山《晋公千古一快》四条屏。

11、王羲之《丧乱帖》摹本两轴。

12、孙过庭《书谱》真迹一卷。

13、怀素《小草千字文》真迹一卷。

14、《大观帖》卷二张芝名下草书冠军帖等刻帖拓本。

15、张旭《断碑千字文》残帖。

16、张旭《肚痛帖》。

17、怀素《自叙》摹本一卷。

18、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真迹。

19、王羲之草书足下家帖(局部)。

20、赵孟頫《洛神赋》。

历史上最出名的草书有那些?

1、《古诗四帖》

《古诗四帖》是唐代张旭创作的草书作品。《宣和书谱》、《续书画题跋记》、《式古堂书画汇考》等著录。

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

2、《自叙帖》

《自叙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于唐大历十一年或十二年(776或777年)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为纸本墨迹卷。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自叙帖》为怀素自述其生平大略,兼录颜真卿、张谓、戴叔伦等人对其的赠诗成文。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

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有疾有速,有轻有重,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

《自叙帖》自唐末五代以来一直是草书领域的热门法帖,在中国草书史上承前启后,在书法艺术领域影响深远。它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人称“天下第一草书”。

3、《李白忆旧游诗卷》

《李白忆旧游诗卷》是北宋北宋草书中的力作,全卷运笔圆润,奔放不羁,恣肆纵横,如马脱缰,无所拘束,整篇如龙蛇起舞,一气呵成。

卷前残缺八十字。他曾自言于给圣甲戍年后得草书三昧;可见此卷当是庭坚中晚年后所作。此卷草书标志着黄草的突出特色,用笔老辣纷披,纵横转掣,与诗相配,相得益彰。

每行字句不等,字距颇密,而行间似稍开阔,但也不尽相等。炼行并不垂直而下,行扭颇重,时左时右,然而两下映衬,非常顺适。

4、《草书千字文》

《草书千字文》是宋徽宗赵佶传世的狂草作品,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作于1122年(宣和壬寅年)。

纵31.5厘米,横1172厘米,写在一张整幅描金云龙笺上。是赵佶四十岁时的精意作品,笔势奔放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颇为壮观。

是继张旭、怀素之后的杰作。今藏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各有影印本行世。

5、《小草千字文》

《小草千字文》,唐代怀素贞元十五(公元799年)书。又称《千金帖》绢本,八十四行,一零四五字。

此本为怀素晚年所书,怀素晚年草书又从骤雨旋风转到古雅平淡,字与字不相连属,笔道更加苍劲浑朴。当为绚烂之极而复归平淡之作,故历来为书林所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书

米芾行草书法大全

米芾((1051年-1107年),北宋书画家。初名黻(fú,字元章,时人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自号鹿门居士。北宋著名书法家、鉴定家、画家、 收藏 家。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米芾行 草书 法大全,希望你们喜欢。

米芾行草书法大全欣赏:

米芾行草书法1

米芾行草书法2

米芾行草书法3

米芾行草书法4

米芾行草书法5

米芾艺术成就:

米芾作为北宋著名的画家,处在一个文人画的成熟时代,其绘画题材十分广泛,人物、山水、松石、梅、兰、竹、菊无所不画;米芾在 山水画 上成就最大,但他不喜欢危峰高耸、层峦叠嶂的北方山水,更欣赏的是江南水乡瞬息万变的“烟云雾景”,“天真平淡”,“不装巧趣”的风貌;所以米芾在艺术风格里追求的是自然。他所创造的“米氏云山”都是信笔作来,烟云掩映。

米芾的书法在宋四家中,列苏东坡和黄庭坚之后,蔡襄之前。然如果不论苏东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的影响,但就书法一门艺术而言,米芾传统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实出二者之右。

明代董其昌《画禅室 随笔 》谓:“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皇帝的询问书法,米芾自称自己是“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心尽势尽力。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 从现存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迹来看,"刷"这一个字正将米字的神采活脱脱地表现出来,无怪乎苏东坡说:"米书超逸入神。"又说"海岳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米芾的书法影响深远,尤在明末,学者甚众,像文徵明、祝允明、陈淳、徐渭、王觉斯、傅山这样的大家也莫不从米子中取一"心经",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米芾除书法达到极高的水准外,其书论也颇多。著有《书史》、《海岳 名言 》、《宝章待访录》、《评字帖》等。显示了他卓越的胆识和精到的鉴赏力,对前人多有讥贬,然决不因袭古人语,为历代书家所重,但过头话也不少,诮颜柳、贬旭素,苛刻求疵。

米芾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方圆庵记》、《天马赋》等,而翰札小品尤多。

米芾擅水墨山水,人称“米氏云山”,但米芾画迹不存在于世。但目前唯一能见到的,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米画”——《珊瑚笔架图》,画一珊瑚笔架,架左书“金坐”二字。然后再加上米点和题款,米家山水便赫然而出。米芾以画代笔,颇有意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