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24小时降水 24小时降水30毫米是什么雨

24小时降水 24小时降水30毫米是什么雨24小时降水 24小时降水30毫米是什么雨


雨水24小时的降雨量怎么计算? 小雨,中雨,大雨,下上一天的量如何计算?

降雨量: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例如,多雨的广东,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

如果你手边没有雨量筒,那也不用担心,利用一些常见的器皿,你完全可以自制一个,效果也相当不错.取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纸制碗(可选用大小合适的方便面纸碗),在其底部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后将碗放在一个无盖的罐子上.罐内有一玻璃瓶,瓶口与碗底的小洞相接.简易雨量筒就做好了.简易雨量筒做好后,便可将它放在离地70厘米高处(筒口距地面的距离)承接雨水.雨停后,用秤称出瓶中的水重,30克水即相当于1毫米的降雨量

降雨历时:

duration of rainfall 降雨过程中的任意连续时段.其计量单位通常以 min 表示.

暴雨强度:

rainfall intensity 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其计量单位通常以 mm/min或L/(s.hm2)表示.

重现期:

recurrence interval 在一定长的统计期间内,等于或大于某暴雨强度的降雨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其计量单位通常以年表示.

汇水面:

指雨水降落并参与汇集雨水的各种表面,包括屋面、路面、绿地和广场等等.

径流:

降落在汇水面上的雨水扣除下渗、蒸发等损失后所形成的流动雨水.

径流系数:

雨水的汇水面积上形成的径流量与降水量之比,径流系数为小于1的无量纲参数.表示降水量中有多大比例转变为径流.降水量中另一部分消耗于蒸发,故亦有蒸发系数一词.径流系数按计算时段不同,有多年平均、年平均径流系数等.径流系数的大小与自然地理区的干湿程度有很大关系.我国北方河流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小;南方河流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大.因此,径流系数分布有地区规律.

土壤渗透系数:

表示土壤在透水方面的物理性质,其数值大小等于水力坡度为1时的水在土中的渗透速度,常用m/s计.

24小时雨量接近400毫米是什么概念?

如果排水效果不好或者城市在低洼地区,400毫米降水量足以引起水灾。

中国气象上规定, 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50毫米以下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扩展资料:

雨量的划分:

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

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

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

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

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

计量方法:

雨量是用雨量器和雨量杯来计算的,雨量器是个圆柱形的开口筒,筒口面积在我国多为314平方厘米(直径20厘米)。为了防止降水蒸发,中上部呈一漏洞型,下部放一储水瓶。

为观测方便与上述口径配套有一特制量杯,雨量杯的口径为4厘米,因此每一毫米降水量在雨量杯上的长度为25毫米。为了连续记录液态降水量,水文气象部门多使用虹吸式雨量计或翻斗式遥测雨量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雨量

大雨的主要标准是24小时降水总量在多少

大雨:24小时内降水量25.49.9mm的降雨过程

知识链接:

小雨:12小时内降水量为0.1 - 4.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为0.1 - 9.9mm降雨.

中雨:12小时内降水量5.14.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24.9mm的降雨过程.

大雨:12小时内降水量15.29.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25.49.9mm的降雨过程.

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69.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50.99.9mm的降雨过程.

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70.139.9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0.249.9mm的降雨过程.

特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等于140.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等于250.0mm的降雨过程.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2.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0.0mm或积雪深度达16CM的降雪过程.

特大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24.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40.0mm或积雪深度达32CM的降雪过程.

为什么降雨量使用的是24小时的

降水量用雨量筒测定,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低层大量水汽上升,遇冷凝结成云,由于气温随着高度升高而迅速下降,云中的水粒子以不同的相态存在,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急剧降落到地面,形成短时强降水或冰雹。

暴雨是指24小时雨量为多少毫米 降水量多少毫米才能叫做暴雨

中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50毫米以下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我国是多暴雨的国家,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几乎都有暴雨出现。冬季暴雨局限在华南沿海,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面积广、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暴雨强度很大。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夏秋之后,东海和南海台风暴雨十分活跃,台风暴雨的点雨量往往很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