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活字印刷术谁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谁发明的意义)

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北宋庆历间(1041-1048)中国的毕升(约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

最早记载活字印刷术的书?

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的书是《梦溪笔谈》。

关于活字印刷的记载首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1100~1103年活字本。这是毕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关于活字印刷的记载首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

活字印刷术谁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谁发明的意义)活字印刷术谁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谁发明的意义)


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正确而详细记载了“布衣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活字印刷的可靠史料,深受国际文化史界重视。

印刷术这一成就有什么历史意义?

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活字印刷术为书籍的传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为书籍及时有效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雕版印刷作品多用于印刷佛像、经咒、以及历书等。

为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做用。北宋庆历年间,布衣毕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原来的正版雕刻改为胶泥雕刻烧制的单字,再排版印刷,省工省力,成本较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所以推广很快。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印刷术就是其中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被普遍使用。宋朝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从此,印刷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广泛传播、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印刷术的特点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是古代印刷术的重大突破。

雕版印刷术版面平整,着墨好,印刷较为清晰。但是制版速度慢,雕错修改很难,需挖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活字制版避免了雕版的不足。

中国是印刷技术的发明地,很多国家的印刷技术或是由中国传入,或是由于受到中国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日本是在中国之后最早发展印刷技术的国家,公元8世纪日本就可以用雕版印佛经了。朝鲜的雕版印刷技术也是由中国传入的,高丽穆宗时(998~1009年)就开始印制经书。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经中亚传到波斯,大约14世纪由波斯传到埃及。波斯实际上成了中国印刷技术西传的中转站,14世纪末欧洲才出现用木版雕印的纸牌、圣象和学生用的拉丁文课本。中国的木活字技术大约14世纪传入朝鲜、日本。朝鲜人民在木活字的基础上创制了铜活字。


中国的活字印刷技术由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1450年前后,德国美因兹的谷腾堡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影响,用合金制成了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根据他从葡萄酒压榨机改进的机器设计,古登堡开发了使用凸起的活字,从一开始就使用油性墨。

印刷技术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进程,它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提供了条件。马克思把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称为“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技术为现代社会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

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如果从其源头算起,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史时期,长达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是“ 古中国 ”的四大发明。随着现代科技的出现,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中国的印刷术是原则上分为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成就用全世界人类的肯定来证明。

1.雕版印刷,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活字印刷,2010年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意义简单来说就是:

1.它使古今全人类的“ 知识 ”,加速度的传播各地。

2.它使古今全世界的“ 文盲 ”,超速度的降低。




印刷术的发明,可以使多数文献得以复制保留传承下来,复制多数的文本得以广泛的传阅,使绝大多数人们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并使各方面的见解得到及时交流,从而综合出更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文本,通过印刷复制,使人们得到广泛的培训教育,让更多的人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从而推动社会历史更快向前发展!

印刷术是对人们获取各种知识和教育培训的莫大贡献,更是对社会发展起到革命性的贡献!

印刷术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因为印刷术的出现,促进了文字的传播与文化的活跃,文化异彩纷呈,也促使了“士”阶层的壮大,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流传和保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印刷术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方便编排和修改;大大提高印刷效率;有利于版本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留存,有利于知识与技术的推广,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近现代印刷术奠定了基础,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主要靠手抄。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成本非常大,所以在唐朝之前,书籍都只有世家大族才能拥有,也因此社会的话语权都掌控在这些世家手里。

印刷术起源于印章,在东汉以后,石碑盛行。汉灵帝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建议朝廷,在太学门前树立《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部儒家经典的石碑,很多人争相抄写,后来有人发现可以用纸将经文拓印下来出售,这就是拓印的起源。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开始主要用于印刷佛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唐初,玄奘曾用回锋纸印普贤像,施给僧尼信众。后来因为科举制度的兴盛,商人发现印刷《论语》《孟子》等科举典籍也能谋利,于是雕版印刷术大兴。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但因为太过粗糙,并没有普遍使用,而是仍然普遍使用技术成熟的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的兴起也跟纸的发明还有油墨的改进相关。东汉末年能拓印也是因为那时造纸技术得到了改进,大大提高了纸的书写性能,纸张薄而软,使得书法练习者们想出仿照印章盖印拓印碑文方法,带回家模仿。而雕版印刷及后来的活字印刷特别是后来的铜活字印刷术,更是依赖与制墨技术的提高。

活字印刷术谁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谁发明的意义)活字印刷术谁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谁发明的意义)


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意义非常大。

第一、印刷术的发明,能够节约手抄的成本,使得书籍可以广泛流传,可以让文化知识广泛传播,随着读书人数量的增加,过去世家大族对学术的垄断遭到世俗人士的挑战。因为读书人的增加,这也是隋唐时期可以开科举的基础,而雕版印刷术大成后,便有了宋明清的唯科举选材。

第二、因为印刷术的发明,书籍增多,使得文化能够代代相传,不会像春秋战国时期那样因为战乱,特别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许多文化典籍错乱甚至被毁,古今《尚书》之争就是证据。

第三、印刷促进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推广,书籍价格便宜使更多人可以获得知识。特别是底层的劳苦大众通过书本的学习能够获得更多改善社会处境的机会,这加速了阶层的流动,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四,印刷术也使得纸币这一轻便快捷的货币得以发明使用,从而促进了商业流通。

印刷术的发明是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


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节约用于印刷的人力、物力、财力;方便编排和修改;大大提高印刷效率;有利于版本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留存,有利于知识与技术的推广。

印刷使版本统一,使读者养成一种有系统的思想方法,并促进各种不同学科组织的结构方式得以形成。

印刷术让知识可以为普通百姓所能学习和理解,打破了权威对学术的垄断,克服愚昧和迷信,使得广开民智不再是天方夜谭。

印刷术使各种语文出版物的词汇、语法、结构、拼法和标点日趋统一,通俗语言的地位得到巩固,而这些通用语言又促进各民族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最终导致明确的民族意识的建立和民族主义的产生。

印刷术的发明的意义,说的简单点就是你要抄写一篇长达几十万字文章,用传统的抄写方式可能要好几天,但是你用印刷的方式可能还不到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了,这样就节约了很多时间。

活字印刷术谁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谁发明的意义)活字印刷术谁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谁发明的意义)


古代的刻字技术,耗时费力,也浪费材料,所以古文多以字能少而不会多刻一个字,这样就造成了古文化有时候很费解,也让后人误解古人的意思。所以很多传统文化就在歪曲中理解、传导下来。

印刷术后,字数很快流行,文化不再开始费解,而且出版发行东西流通比较方便,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

印刷术的发明利用使书籍成为民众都能用的起,不再是贵族的专用品,让世界文明前进一大步,世人永远记住布衣毕升,他在1041-1048年成功利用活字印刷,直到1979现代激光排版的利用,活字印刷术使用了938年,这也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

发电机,电话,无线电报,活字印刷术,篜气气船,电报机,造纸术,炸药,是谁发明的?

蒸汽轮船是富尔顿发明的,电报机是贝尔发明的,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炸药有很多发明家,著名的是诺贝尔。

铅活字印刷术?

铅活字印刷机是利用铅、锑、锡三种金属按比例配比熔合而成的铅活字排成完整版面进行印刷工作的旧式印刷机,由约翰内斯·谷登堡发明。在中国印刷术弘扬几百年之后,铅活字印刷机 的发明,使世界范围内印刷术的发展有了一次质的飞跃。

活字印刷术的故事原文?

毕昇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印刷工人,而且在印刷作坊一干就是20年。他每天的工作不是刻版、排版,就是一页一页地印刷书稿。他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刻出的版面用一次就丢弃,觉得太可惜了。他总是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重复使用这些版块呢?要是那样效率该有多高啊!

可当毕昇与伙计们谈起这事时,别人总打趣他:“毕兄,你就省点脑子吧。这雕版印刷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都印了几百年,从来也没有人改进它。师傅也没说要改进,你操哪门子心?”

毕昇不同意伙计们的看法。他认为,雕版印刷也是人发明的,既然是人发明的就应该能够改进。经过总结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实践经验,结合自己试验的结果,他终于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制成了胶泥活字,并且进行了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次重大革命。

他的活字印刷试制成功后,同作坊的伙计们都来问询。毕昇也不保守自己的技术,当众给他们演示。他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发明介绍给伙计们。看着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使印刷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几十倍,伙计们禁不住啧啧赞叹。一位小伙计说:“《大藏经》有5000卷之多,需要雕刻13万块木版,放在一起整间屋子都装不下,这得花多少年的心血呀!如果用毕兄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毕兄,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的?”

毕昇的回答出人意料:“是我的两个儿子教我的!”大家一下子愣住了:“你儿子,那怎么可能呢?他们还是只会玩泥巴、‘过家家’的孩子呀!”毕昇认真地说:“你说的没错!就靠这玩泥巴、‘过家家’。”他接着说:“去年清明前,我带着妻儿回老家祭祖。有一天,俩儿子玩‘过家家’,用泥做成了锅、桌、碗、盆、瓢、椅等,随心所欲地摆弄。我见他们的这些家什做得挺好,忽然想到,如果用泥巴刻成单字泥块,然后将其烧干,再顺次排列在一起,不就可以排成文章了吗。你看,这不是儿子教我的?”

师兄弟们听了,哈哈大笑。“但是‘过家家’谁家孩子都玩过,大家都看过,为什么偏偏只有你发明了活字印刷呢?”一位小伙计问道。这时,师傅走过来说:“这是因为你们当中属毕昇最用心。他一直在琢磨提高印刷效率的新方法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师兄弟们茅塞顿开。

其实,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并没有那么简单。他从儿子那里得到启发后,开始用泥捏成小的方块。这倒是很容易,但如何在上面刻字呢?最初,毕昇在刚捏好后刻字,可是泥太软,字刻上去深浅不一,笔画粗细不匀,根本不能用。于是,他先把捏好的泥块拿出去晒干,然后再刻字。这次,字倒是能刻得很工整、得体,但是不能刻得太深,否则泥块极容易碎掉。刚捏好时不能刻,晒干了又刻不深,到底怎么样才行呢?

毕昇蹲在那里苦苦思索。妻子走过来,见到他那副样子觉得好笑,说:“你真是童心未泯呀,又玩起这些东西,整个人弄得灰头土脸的。”毕昇毫不在乎,他正在想如何才能克服刚才的问题。不经意间,他看见旁边儿子们已经捏好的小泥人衣服上的褶皱是那么流畅优美,就问:“你们怎么把这些褶皱刻上去的,刻得这么深,泥人又不碎?”孩子们回答:“这还不简单,你等到小泥人半湿不干的时候刻,怎么刻都行。”

听了孩子们的话,毕昇眼前一亮。他赶紧照着去做,果然是那么回事。他兴冲冲地一连刻了几百个字块。可最后晒干的时候,却发现它们上边布满了小裂纹,这显然不能用于印刷。经过反复试验,毕昇发现,如果用黏性很好的胶泥刻字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在泥块半湿不干的时候刻好字,不再拿到太阳底下去晒,而是在背阴的地方晾干。然后,他再把这些字块拿到微火上去烤,待字块干透变硬,就可以用来排版印刷了。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不仅大大推动了中国印刷业的发展,而且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3世纪开始,活字印刷术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地,后来又经“丝绸之路”传入波斯和阿拉伯,再传入埃及和欧洲。大约在1450年左右,德国人古登堡受活字印刷的启发,发明了铅、锡、锑的合金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的传入,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近代科学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过程?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宋人周必大(1129~1204年)曾被封为济国公,老年时从沈括那里学来了毕昇的方法,印了自己的著作。

毕昇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

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宋人周必大(1129~1204年)曾被封为济国公,老年时从沈括那里学来了毕昇的方法,印了自己的著作。

他也做了一点小改动,把铁板改为铜板。铜板比铁板传热性好,易使粘药熔化,但铜板比铁板价格贵。元代的姚枢(1201~1278)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杨古用活字版印书,印成了朱熹的《小学》和《近思录》,以及吕祖谦的《东莱经史论说》等书。

不过杨古造泥活字是用毕升以后宋人改进的技术,并不是毕昇原有技术。清康熙六年翟世琪出任饶州推官,集磁户,造青磁《易经》一部。

所谓青磁(活字)据专家分析可能是以制青瓷的瓷土烧成的陶活字。

1718年山东泰安人徐志定制成陶活字,印《周易说略》。他将泥土煅烧后制成活字用以排版印书,采用的仍然是毕升用过的方法。

印刷术的由来10个字?

印刷术源自道家的雕版印刷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