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垂手可得和唾手可得(垂手可得和唾手可得词典)

本文目录一览:

“唾手可得”和“垂手可得”哪一个正确?

两个都是正确的 但是唾手可得才是你意义上的正确的

垂手可得是后来约定俗成的

唾手可得 是有出处的.. "唾手"是古时候的用法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极容易得到。

出 处 《后汉书·公孙瓒传》李贤注引《九州春秋》曰:“始天下兵起,我谓唾掌而决。”《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唾手可得”和“垂手可得”的区别?

唾手可得和垂手可得在读音上就有不同,唾(tuò)和垂(chuí)两个不同的发音,本身两个词的动作指示也不同。两个成语都是表示容易,但是垂手可得表示的容易程度越高。

唾手可得,它是一个成语,拼音是tuò shǒu kě dé,是指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出自《后汉书·公孙瓒传》。

垂手可得,同样是一个成语,拼音是 chuí shǒu kě dé。是指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

扩展资料:

典故:唐太宗时,唐朝属国高丽国发生内乱,大臣支离杀死唐太宗立的国王后自立为王,唐太宗想亲征高丽。大将褚遂良认为这点小事不必皇帝亲征,派一两名精干的大将带上十万兵马出征,小小高丽就“唾手可取”。

参考资料:唾手可得_百度百科

唾手可得和垂手可得意思相同吗

二者意思相同。

唾手可得是一个成语,拼音是tuò shǒu kě dé,是指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

出处:杨朔《海市·寿亚非作家会议》:“终生致力于创造和平幸福的生活。但这不是唾手可得的。”

垂手可得,发音 chuí shǒu kě dé。释义,垂下。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

出处:《水浒全传》第五十八回:“吴用道:‘只除教呼延灼将军赚开城门,垂手可得!’”译文:只需要请呼延灼将军赚开城门,这座城池便手不动就能得到。

扩展资料:

近义词:轻而易举、易如反掌。

1、轻而易举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qīng ér yì jǔ,轻、易:容易,做起来不费事。而:像,达到;举:举起手。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

出处:杨朔《渔笛》事情并不象宋福想的那样轻而易举。

2、易如反掌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yì rú fǎn zhǎng,指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很简单非常容易完成。

出处:茅盾《时间,换取了什么?》:“掉转身来收拾东洋小鬼,真正易如反掌,我们等着最后胜利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唾手可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垂手可得

唾手可得与垂手可得的区别是什么?

一、读音上的不同

1、唾手可得:[ tuò shǒu kě dé ]

2、垂手可得:[ chuí shǒu kě dé ]

二、指代上的不同

1、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2、垂手可得:垂:垂下。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

三、侧重点的不同

1、唾手可得:侧重于表达需要动手便可以去得到。

2、垂手可得:侧重于表达手不动就能毫不费力地得到。

四、出处用法上的不同

1、唾手可得:《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将;付锐兵十万;翔云;唾手可取。”

2、垂手可得:明·施耐庵《水浒传》:“只除呼延灼将军赚开城门;垂手可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