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小马过河简笔画6图(小马过河简笔画6图写字)

本文目录一览:

小马过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简笔画

小马过河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光靠别人的意见来做决定,要经过自己的实践去做出决定。凡事要有实践的勇气。不要道听途说,因为仁者见仁,无论什么问题一定要亲自去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

小马过河的故事

有只小马要过河,面对河水它产生了恐惧,不知道河水是深是浅。所以它向松鼠和大黄牛询问河水的深浅。小松鼠说河水深的可以把它淹没,大黄牛则说水一点也不深。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小马不知所措,只能回家求助妈妈。在妈妈的鼓励下,小马试探着过了河,发现既没有大黄牛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

小马过河谁写的?

是彭文席写的,1979年,国家八部委联合举办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此前第一次是在1954年举行。作品《小马过河》荣膺一等奖,全国仅12名。然而,组委会却找不到这篇文章的作者。有人看过《小马过河》的英文版,怀疑这只是篇译文而已。幸运的是,当时的工作人员极其负责,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处求证无果后,又根据线索到《新少年报》,翻阅了20多年前的文章索引,最终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温州瑞安的彭文席。

幼儿多元能力探索课程中班小马过河怎么画小松鼠过河这课怎么做

教材理解: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马驮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小河,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去,松鼠说水很深,他的伙伴昨天刚被淹死,不能过。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了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得那样深。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

 文章篇幅较长,涉及的事物较多,哲理深刻,但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课文自身的美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中扎扎实实的训练学生的语言。

教学目标

 1、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2、通过朗读、表演、给动画片配音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精亲自尝试的道理。

 3、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及表达能力。

 4、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教学模式: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质疑、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法及学法:

 教法:(1)图片及多媒体直观展示法;(2)一点突破教学法;(3)以读促悟法。

 学法: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读自悟法

教学准备:

 1、老牛、小马、松鼠、老马图片及头饰;

 2、多媒体课件;

 3、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录音。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训练学生说话。

 1、激趣: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不但要和大家交朋友,而且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教师出示小马图片)对,是一匹可爱的小马。小马第一次来到咱们这个集体中,看到这么多张生面孔,他的心里太紧张了,谁愿意随便对他说点什么,让他放松放松?

 2、导入课题,引导提问。

 教师激情导入:听了大家的发言,小马真高兴,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的新朋友,现在它不紧张了,而且他还特别愿意和大家共同来分享一个有关他的童话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小马过河》。(教师板书课题)齐声将课题读两遍。

 引导提问:通过读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小马为什么要过河?他怎样过河?过河了没有?)

 3、训练说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通过读课题就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要帮妈妈做事;要到磨坊去;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组织学生讨论:

 要是把磨坊所在地点“河对岸”说进去,那就表达完整了。你看应该加在哪里?(磨房前面)

 〈通过三次提问,逐步提高学生语言的准确性,从而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思维的严密性。〉

 过渡:小马可真懂事呀!他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了吗?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本中,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二、整体入手,捕捉重点,理清脉络。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思考: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如何?

 2、集体强化,梳理课文脉络: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两次)哪几个自然段是说小马第一次过河?(三至四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说小马第二次过河?(6自然段)小马两次过河的结果一样吗?(第一次过不了河;第二次趟了过去。)

 3、口头填空。

 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 )的情况,然后写老马( ),最后写小马( )。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并训练学生由句组段的说话能力。〉

三、细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引入情境,质疑解疑。

过渡: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为什么没有过河呢?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朗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教师配乐感情朗读,为学生做好榜样作用,激起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

 2、课件出示学习要求:(1)小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想的?(2)同时一条河,老牛和松鼠说的一样吗?用“————”画出牛伯伯和松鼠说的话,在有感情地读一读,想一想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出示要求后教师首先要指示学习方法,因为学生刚刚开始练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往往将读与思考脱节。学生自主学习后,分小组讨论。

四、深入理解,深化感悟,品读角色,初明事理。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

 1、师:小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请你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学生读出“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的句子时,教师在黑板上忽一条小河的简笔画)

 2、小马高高兴兴的往磨坊跑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它的去路,你们想象一下,它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啊!(为难)

 3、请你用为难的语气把此时小马心里的想法读给你的同桌听。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

 1、同是一条河,老牛和松鼠说的一样吗?

(1)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分别出示两种动物图片及它们所说的话。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松鼠拦住小马,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

松树认真地说:“当然啦!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引出矛盾,为下文作铺垫和过渡。

(2)如果你就是老牛,如果你就是松鼠,你会用什么语气对小马说话?

(老牛说的话要读得轻松,慢条斯理,松鼠说的话要读出急切、认真的语气。)

自己把这两种动物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读一读。

(3)师生分角色带上头饰共同表演。

师:老师也想加入到你们当中,和您们共同表演这部分内容,好吗?下面我们共同来将这个片断表演出来。老师当小马,谁来当牛伯伯?谁来当松鼠?(用讲台当作小河,找一把椅子当作大树)

 2、同是一条河,它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呢?请你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子说一说其中的原因。(学生说后,教师在小河的简笔画旁贴出老牛、松鼠图片,并板书:高、浅矮、深)

 3、老牛和松鼠的话你们仔细想过了,可是我们的新朋友小马想过它们说的话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多媒体出示带有近义词“马上、连忙”的句子。)

(1)、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

(2)、小马听了松鼠的话,连忙收住脚步

A、指名读。

B、“立刻”、“马上”都表示什么?请你再读一读,看看你能明白什么?(小马不动脑筋)

C、小结:同学们,这两句话都是书中的句子,我们读书的时候要仔细读句子,看看前面写了什么,后面又写了什么,多想一想,收获会更多一些。

四、指导表演,读写句子。

 1、分角色朗读,表演老马教育小马的情节。

 抓住“难为情”一词,让学生说说“难为情”是什么意思。你为什么事情感到过“难为情”?并演示:“难为情”时,你是什么样子的?做给大家看看。

 2、学生自读第5自然段,并划出一句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话。

 对老马教育的这段话,让学生:

(1)读——读出“亲切”的语气。

(2)说——说说“光”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别人”指谁?

(3)写——做改写句子的练习:用“不应该……而应该……”的句式表达老马的意思。 

(4)背——要求有感情地背诵。

(5)议——读了小马妈妈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五、突破难点,加深理解。

 过渡:听了妈妈的话,小马又一次来到河边,这次它过去了吗?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6自然段,并说说从哪里看出小马记住了妈妈的话,遇事开动脑筋了。

 2、讨论:小马亲自下河去试一试,觉得河水怎么样?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小马、松鼠对不的深浅说法会不一样,究竟谁说得对?学生兴趣高,对此,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发表各自的意见,其间教师以肯定学生的某些意见的方式作为引导,最后的结论如何做,也须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定。

 3、训练用”既不像……也不像”说话。

(1)说“高度”

(2)说“深度”

(3)连说。

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把刚才说的两句话连起来。

 4、小马过河后,心里可高兴了,它不但完成了妈妈交给的任务,还明白了一个道理,于是它就欢快的唱起了《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让我们和它一起来唱。多媒体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六、分角色读,读中升华。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马给大家带来的这个故事吗?聪明的叔叔阿姨们,把这个童话故事拍了一部动画片,可是还没有找到配音演员,大家想试试吗?

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学生当配音演员。

七、依据课文,小结收获。----

 1、让学生畅所欲言,小结收获。说说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还了解了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故事。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像小马一样遇到过什么难题,你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教师作适当处理。

 3、教师小结,提出希望。

 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呀。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老师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勇敢的、爱动脑筋的孩子,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的成长。

八、思维启迪,拓展延伸。

(一)课内作业:

课后习题: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什么?妈妈又会对它说什么?

1、教师作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拓宽思路。(如:可以是趟水的感觉、磨坊磨面的情景、路上碰到的事情等)

2、两人一组分角色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对话练习。

3、指名小组汇报表演。

(二)课外作业:

 续编故事:过了几天,下起了大雨。大雨一连下了几天几夜,河水涨了老高,外婆打电话说自己家被水淹了。老马听了十分着急,对小马说:“孩子,你赶紧去给外婆家送袋面粉吧!”小马驮起面粉飞快的向外婆家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请同学们替小马想想办法,回家后把这个故事续编完整,并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小马过河的画应该怎么画

方法/步骤

首先我们画出一个图形作为小马的头部,如图所示:

在头部上画出小马的耳朵和毛发,如图所示:

再在头部上画出小马的鼻孔和眼睛,如图所示:

再在头部的下面画出小马的脖子和两条前腿,如图所示:

在画出妈的背部和两条后腿及肚子,如图所示:

再在身体上画出小马的尾巴,如图所示:

最后在小马的背部上画出鬃毛,这样简笔画小马就画好了,如图所示:

小马过河的思维导图怎么画

先画出小马。

先画出小马的头部轮廓,头顶有一团毛,两只耳朵尖尖竖起。先画出小马的头部轮廓,头顶有一团毛,两只耳朵尖尖竖起。画出小马身体和尾巴,马背上驮着一袋粮食,四只脚被河水淹没。画出河岸和河水,用一些波浪线画出河水流动的样子。

耳朵和嘴部涂上粉色,嘴部的带子和脖子上的项圈涂成红色,铃铛等装饰物和头部、背部及尾巴涂黄色。背上的袋子涂上深浅不同的黄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