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华南虎的资料简介(华南虎的基本信息)

本文目录一览:

华南虎资料

华南虎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华南虎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厦门虎,南中国虎)我国特有亚种

亚种的起源,分化与变迁

华南虎不仅在生态系统中发挥著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其起源及扩散以及分布区的变迁过程在研究虎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我个人比较支持虎起源於我国华南区域的观点(即华南虎原始分布区域),然后沿著两个主要方向扩散,即虎沿西北方向的森林和河流系统进入亚洲西南部;沿南和西南方向进入东南亚及印度次大陆,一部分最终进入印度尼西亚群岛,扩散和辐射适应过程中,虎演化出了8个亚种。

现代虎类的化石首次现在於陕西蓝田公王岭。估计时间为中更新世初期,亦即距今大约60万年。1998年,IVPP的邱占祥院士认为在我国已经发现的化石中,时代最早的虎化石可能是距今约200万年前(含化石的岩性是红土)的古中华虎(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是瑞典古生物学家Zdansky於1924年所建的,这个标本出土於河南渑池兰沟第三十八地点,最近在甘肃又出土了新的标本,目前这个种的标本非常稀少,全世界仅有3个头骨,一个在国外,其馀2个保存於北京。(Mazak,2006)。1967年,著名猫科动物学家,德国古登博格大学的Hemmer教授著论文详细讨论了这个种的性质,Hemmer教授非常详细地研究后认为绝大部分特徵与虎接近,但部分特徵也是美洲豹特有的。他也认为古中华虎应为虎的一个亚种(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有人说华南虎头骨是8个公认虎亚种中最原始的,这个说法缺乏根据,目前还没有人拿过古中华虎的头骨与华南虎头骨详细比较过。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华南虎)这个学名是1905年由德国动物分类学家Hilzheimer依据5个产自汉口(今武汉)的虎头骨标本后所定名的。amoyensis这个名字是amoy(厦门)的拉丁化名词,这是因为华南虎最早被美国一生物学家发现於厦门岛而定名的。华南虎的头骨要明显的小於东北虎和印度虎,雄虎头骨的平均长度仅为318mm(Mazak,2004)。

野生华南虎原始分布及数量

该亚种曾广泛分布於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的广阔地区,以及陕西、陇东、豫西和晋南的个别地区(湖北、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湖北、四川、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⒆灾吻��?

原始分布区大致为(东西超过2000公里 南北超过1500公里):

东 东经1190~1200(浙闽边界)

西 东经1000左右(青川边界)

南 北纬210~350(秦岭至黄河一缐)

20世纪50-60年代:

根据我国皮毛市场每年虎皮收购量的不完全统计,1956年全国收购虎皮1750张。20世纪50年代江西省有20多个县发现有虎,该省1955-1956年捕虎171只。20世纪50-60年代,在川东的万县,以及陕、川、鄂交界的大巴山地区已经发现不到虎的踪迹。湖南省1952-1953年共捕虎170只。1964年,寿振黄先生根据各地虎骨和虎皮收购数量估计当时华南虎每年约被猎捕800只,显然有“放卫星”的嫌疑。1966年在安徽也都捕到过虎。50年代初广东省猎虎50多只,60年代约为20只。1958年在贵州中部的清镇,1959年在贵州西部的威甯都曾捕到过虎。秦岭地区的虎於灭绝60年代。1960-1963年河南省至少捕杀虎60多只。

20世纪70-90年代

到1970年后,江西的华南虎年捕猎量少於10只,1975年后再没捕过虎。河南省在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7只,浙江省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3只。70年代广东省猎虎猎捕不足10只。湖南最后捕到野生虎是在1976年。20世纪70年代末估计全国野生华南虎的数量为40-80只。山西省最后捕获的虎在1974年1月,在原平县收到一副虎骨后再为发现过虎。1979年我国全年只收到一张虎皮。20世纪80年代后野生华南虎数量已极少,有人估计我国野生华南虎的总数为30-80只。湖北最后捕到的野生虎是1983年,在利川市百户湾林场发现1只幼虎,之后送到重庆动物园。1987年5月的统计显示广东省境内活动的华南虎有成年虎4只,幼虎12只。1990-1992年,原林业部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开展的华南虎及其栖息地调查估计当时我国广东、湖南、江西、福建交界处华南虎有20-30只。

21世纪初

2000-2001年的华南虎及其栖息地调查搜索过程中没有看见一只野生虎的身影,国外一些学者认为野生华南虎已经灭绝。

野生华南虎目前分布

至今已数十年,在多个传闻有虎出没的地区一直未得到有力的实据显示有虎的存在。近年来在湖南南部,北部,江西中部,广东北部和福建西部发现过虎踪,但未有照片证明。以下是近20年来发现有野生华南虎活动踪迹的地点(6个省),估计数量为15只,也许实际数量更少。

一 :江西(6处潜在分布区,数量不详)

1.雩山山脉(宜黄、乐安、南丰、崇仁、南城、广昌、甯都7个县)

2.罗霄山脉(上粟、莲花、铜鼓、甯岗、井冈山、永新6个县)

3.武夷山脉(铅山、贵溪、资溪、瑞金、石城5个县)

4.怀五山山脉(德兴等2个县)

5.幕山脉(修水、武甯、靖安、永修4个县)

二 :广东(3处潜在分布区,5-6只)

1.大东山-八宝山片(连州、阳山、乳源、乐昌部分地区)

2.车八岭-黄牛石片(始兴、翁源、连平等县的部分地区)

3.万石山-观音山东片(仁化、南雄、乐昌等)

三 :湖南(2处潜在分布区,最近统计为还有3只)

1:壶瓶山自然保护区

2:莽山自然保护区

四 :福建(2处潜在分布区,数量不详)

1: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2:福建三明地区

五 :浙江(1处潜在分布区,估计有3只)

1:庆元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六 :贵州(3处潜在分布区,数量不详)

1:以梵净山为核心的武陵山区

2:以赤水、习水与四川、重庆交界地区

3:金沙县的冷水河至青池与四川交界地带

著名的《华南虎谱系》

中国动物园协会(CAZG) 建立的华南虎谱系记载了我国307只华南虎在46年中的详细饲养繁殖情况(共生122胎287只幼崽),现存圈养华南虎分散在全国22家单位,有57只个体,是一个衰退的种群。通过SPARKS 和GENES 软件分析发现从1977年始, 圈养种群的基因多样性便逐渐下降而近交系数却不断增加。

我国华南虎的圈养始於1955 年。当年从四川野外捕捉了1 只雌性华南虎, 呼名“猛子” (MENG

ZI) , 谱系号为“1”。先运到河北, 暂养一段时间后, 转运到上海圈养了15 年, 1970 年又运到合肥逍遥津动物园, 同年死去。1955-2001年间的46年来国内先后有40 家大、中城市的动物园或公园饲养过307 只(谱系登录的个体数) 华南虎。其中雄体158 只, 雌体117只, 另有32 只幼仔因刚一出生即死亡, 未记录其性别。在国外仅有苏丹和北朝鲜等国的4家动物园饲养展出过6只华南虎。

华南虎的人工繁殖始於1963 年的贵阳市黔灵公园。1958年从贵州清镇捕获1 只野生雄性华南虎,於1963 年先后与1958 年从贵州长顺捕获的1只野生雌性华南虎、和1959 年从贵州毕节捕获的1只野生雌性华南虎交配。两只雌性华南虎分别产下1雄1雌2只幼仔和1只雌性幼仔,38年来全国圈

养华南虎共产仔122 胎287 只, 除32 只死亡外,存活雄体151只, 雌体104只。在46 年的圈养中,华南虎共死亡250只。可以准确确定死亡年龄的有191只, 其平均寿命为10179岁。记录的266 只幼体, 在出生后30 天内死亡的有117 只, 死亡率高达44 %; 成体的死亡率在4-12岁时为4 %-5 % , 超过13 岁的死亡率增大。

有记录的最大年龄约24岁(雌体) 。该个体的谱系号为“25”,於1966 年在湖南野外捕获, 当时约2岁, 送到长沙圈养。1980 年转送到重庆, 1982年又运到洛阳, 於1988年6月9日死去,在圈养条件下生活了22年。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於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

华南虎在重庆现踪迹

野生华南虎“灭绝”近30年后,重庆首度发现其踪迹,在前一段时间刚刚结束“重庆市陆生野生动物普查”的动物学家大爆“猛料”:他们在城口县大巴山原始森林腹地考察时,首次发现了野生华南虎的踪迹。

发现华南虎出没的地方位于重庆最北部的城口县大巴山原始森林,被誉为“重庆最后一片原始森林”,与陕西紫阳接界,参与普查的动物专家们在遮天蔽日的浓荫中走了整整一天也不见天日。当考察队员们行至原始森林腹地的高楠乡岭南村红星社时,从村民口中得到一个消息:前几天有只老虎将信用社主任埋在地里的死狗刨出来吃了。此外,当地有居民还向调查组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他们1998年春天也在森林中见到一只大老虎带着两只小老虎散步,见到人后,老虎迅速逃开。

据专家们分析,大巴山原始森林是华南虎传统分布区域,此次调查显示,该林中还有野生华南虎的残存个体。这也是继浙江、江西之后,全国第三个发现有华南虎踪迹的地方。

相关诗作: 华南虎

在桂林/小小的动物园里/我见到一只老虎。我挤在叽叽喳喳的人群中,/隔着两道铁栅栏/向笼里的老虎/张望了许久许久/但一直没有瞧见/老虎斑斓的面孔/和火焰似的眼睛。宠里的老虎/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有人用石头砸它/有人向它厉声呵斥/有人还苦苦劝诱/它都一概不理!又长又粗的尾巴/悠悠地在拂动,/哦,老虎,笼中的老虎,/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还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

你的健壮的腿/直挺挺地向四方伸开,/我看见你的每个趾爪/全都是破碎的,/凝结着浓浓的鲜血!/你的趾爪/是被人捆绑着/活活地铰掉的吗?/还是由于悲愤/你用同样破碎的牙齿/(听说你的牙齿是老钢锯锯掉的)/把它们和着热血咬碎……我看见铁笼里/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我终于明白……/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华南虎简介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仅在中国分布,生活在中国中南部,亦称“中国虎”,在野外已灭绝。

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

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

重新引进:

为了改变华南虎即将灭绝的命运,拯救中国虎采取了前所没有的拯救措施:将华南虎放出牢笼,进行有效的繁育,使濒临灭绝的华南虎种群数量,野化以恢复野性,最后重新引进中国的野外。在中国本土面积较大而又安全的栖息地上逐渐增加。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拯救中国虎重引入项目设了两个主要分项目:第一是中国虎野化工程,第二是在中国的中国虎试点保留地项目。

2002年11月,常设于英美的野保组织“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与中国国家林业局属下的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和拯救中国虎国际联合会南非项目中心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协议,旨在中国虎的繁育、野化和重引入中国野生栖息地。

中国政府第一次签署类似的合作协议:借鉴学习南非野保科学家们带来的技术和经验。南非野保界成功的使南非几个濒临灭绝边缘的物种种群扩大到可以繁衍下去的数量并放归到其原来的领地,实现了生物群系的完整性。南非科学界也对这个合作伙伴感到振奋,因为这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南非的合作关系。

华南虎的资料

华南虎是所有种类的老虎中最为濒临灭绝的一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估计世界上仅有20-30只野生华南虎,现在可能连这个数量也不到了。现在世界上还有47只华南虎生活在中国18个动物园中。华南虎是老虎最小的几个亚种中的一种。雄虎从头至尾身长估计2.5米,体重接近150公斤;母虎更小,身长估计2.3米,体重接近110公斤。它们毛皮上的条纹既短又狭窄,与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亚虎比起来条纹之间的间距较大

学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虎种,生活在我国中南部,是最小的几个老虎亚种中的一种。雄虎体长约2.5米,体重接近150公斤;母虎更小,长约2.3米,体重110公斤左右。毛皮的条纹既短又狭窄,与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亚虎比起来条纹之间的间距较大。 建国初期,我国大约还有4000多只华南虎,但在当时华南虎的栖息地已在日益缩小,人与虎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因此被当时政府定为害兽。随即华南虎遭到大量捕杀,各种象“打虎能手”之类的称号满天飞。时至今日,可怜的华南虎在野外只剩下不到30只。虽然政府今天已明令禁止猎杀老虎,各种相关举措也相继出台,但尽管这样,恐怕也难以挽回华南虎灭绝的悲惨命运。这不仅仅是华南虎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

据介绍,华南虎至少要达到100只才可能维持其种群,但目前野生华南虎仅30只左右,我国动物园中饲养的也只有51只(目前可能已不到这个数字了)。仅靠现有的存活数量,这种物种充其量只能勉强维持二三十年时间。

华南虎于1996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

华南虎的资料?

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是猫科豹属动物,为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仅在中国分布,生活在中国中南部,亦称“中国虎”,在野外已灭绝。

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华南虎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96年,联合国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将华南虎列为第一号濒危物种,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

华南虎的简介(200字内)

华南虎 (拉丁学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仅在中国分布,生活在中国中南部 ,亦称“中国虎”,在野外已灭绝。

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华南虎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联合国1996年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将华南虎列为第一号濒危物种,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

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

生活习性

活动

主要生活在中国南方的森林山地。华南虎虽不喜欢长途泅水,却能游过较狭窄的海峡,所以还出现在像厦门等地的岛屿上。多单独生活,不成群,多在夜间活动,嗅觉发达,行动敏捷,善于游泳,但不善于爬树。与其他的虎的亚种相似。

食性

华南虎主要是猎食有蹄类动物,最喜欢的体形约为30-400磅,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雄性华南虎则会攻击较大型的猎物,如黑熊及马来熊等。一般来说,一只老虎的生存至少需要70平方公里的森林,还必须生存有200只梅花鹿、300只羚羊和150只野猪。

野生华南虎吃新鲜肉,捕食对象包括野猪、野牛和鹿类,体重30-900公斤不等,野外已经了无踪迹。

华南虎的完全资料

别 名 老虎、大虫、白额虎

学 名 Panthera tigris

亚种名 东北虎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华南虎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孟加拉虎 Panthera tigris tigris

英文名 tiger

Siberian tiger

South china tiger

Bengal tiger

猫 科 Felidae

分 布 东北虎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华南虎主要分布于中南、华东、西南;孟加拉虎分布于云南、西藏

虎是猫科中大型猛兽,体型雄伟,头圆、耳短、尾长,四肢强大有力,体毛棕黄色,夏毛较深,冬毛色淡,通体有黑色横纹,每两条靠在一起,形成俗称的“扁担花”,腰腹黑纹更加明显,尾尖为黑色。头部黑纹较密,额部具一白斑,颏、喉、腹及四肢内侧均为纯白。

体重可达180~230千克,体长为1.6~2.9米,尾长近1米。三个亚种中,东北虎体型最大,颜色最淡,毛较长,花纹较宽;盂加拉虎次之,毛短,黑色条纹窄而密;华南虎的体型小于前二者,毛色也比较深。

虎生活在森林、丛林和野草丛生的地方,特别喜欢在针、阔叶混交林中栖息。没有固定巢穴,活动区域特别大,一昼夜可行走50多千米。每只都占据一定的领域,夜行性,晨昏活动最频繁。善于游泳,不会攀爬,捕食勇猛,喜单独行动,视觉、听觉极为发达,脊柱关节灵活,行走时爪能收缩,没有响声,十分轻巧迅速。主要捕食大型食草类动物,饱餐后可以维持数日。冬季发情交配,孕期100天左右,每胎产2~4仔,寿命20年左右。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亚种,野外已少见;东北虎在野外已多年没有发现繁殖记录;其他两个亚种,我国处于分布区边缘,数量也很少。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国家在其主要栖息地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有效地制止了乱捕滥猎及使用老虎制品的行为,给这个高度濒危的物种带来了生机。

虎的起源与发展

野生虎仅存在于亚洲的各地,随着地区的不同,发展史的差异,老虎被分为8个亚种,需要说明的是,这8个亚种虽是国际上公认的,但却并不具真正的代表性,因为国际上并没有一种确切的、能够严格划分亚种的分界线,因此导致有些亚种很可能能够被归并为同一个亚种,在国际上仍有很大的争议。目前我们的区分方法基本还是根据地理位置的分布来区分,当然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使各个亚种的虎有一定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差异,为了您能够进一步的了解虎,这里逐一的为您介绍。

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逐步向南发展,从我国地区分化为向西、向南两大主流。向西的一支,通过蒙古、我国内蒙、新疆和苏联中亚各加盟共和国直抵伊朗北部和高加索南部。没有能够向西越过阿拉伯沙漠而进入非洲、也没能越过高加索高山而进入欧洲。

向南发展的一支又分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进入朝鲜半岛,直达朝鲜南部,受阻于大海;一个分支通过华北、华中、华南,进入中南半岛。到这里后又分成两股。一股继续向南,沿马来半岛南下,渡过狭窄的海峡,分别登上苏门答腊、爪哇、巴厘等岛,但再也不能渡过宽阔的大海,进入其它岛屿。另一股则向西,通过缅甸、孟加拉而进入印度,直抵印度半岛南端,但也没能渡过保克海峡而登上斯里兰卡岛。

从上述分析来看,虎虽能游过较窄的海峡,出现在像厦门、香港、新加坡这样的岛屿上,但却不能渡过较宽较深的海峡,因此,台湾岛和海南岛自古以来便没有过虎。

现今公认的8个虎的亚种如下:1、东北虎 2、华南虎 3、孟加拉虎 4、印支虎 5、苏门答腊虎 6、巴厘虎 7、里海虎 8、爪哇虎,后三种分别于20世纪40年代、70年代、80年代来绝。

老虎的种类:8个亚种 仅存5种

虎的故乡在中国,最早的虎栖息于亚洲东北部,后来逐渐分为两支,分别向西、向南方扩展,形成目前的8个亚种。它们为:

巴里虎(Balinese Tiger),分布于印尼巴里岛,于1940年代灭绝。

爪哇虎(Javan Tiger),分布于印尼爪哇岛,于1980年代灭绝。

里海虎(Caspian Tiger),分布于土耳其至亚洲中部以及西部,于1970年代灭绝。

以上三种虎已经在地球上消失。

苏门达腊虎(Sumatran Tiger),体型最小,雄性体重100-150kg ,雌性体重75-100kg,脸部周围的颊毛较长,胡须也长,全身俄黄色,黑色条纹显著,狭窄且较密。之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

东北虎(Siberian Tiger),虎中体型最大者。体长约158-225cm ,雄性体重达180-306kg,雌性体重100-167kg。体毛较长而密,体色较淡,身体上黑色斑纹疏。腹部的白色延伸到身体两肋部。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

华南虎(South China Tiger),体型较东北虎小,体长约145~180cm ,雄性 体重达150~225kg , 雌性体重90 ~120kg 。体毛教东北虎短,约40~50mm 色桔黄略近赤,背部较深,全身具黑色纵纹,色深而宽且较密。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西南、华南各省。据估计其野外数量现不足20 头,数量极度稀少 。

印支虎(Indo-chinese Tiger),体型较孟加拉虎小,雄性体重145~200kg, 雌性体重80 ~ 120kg , 体毛较华南虎短,身体颜色较华南虎浅,较孟加拉 虎深,黑色条纹狭窄且黑。分布于东南亚大陆东部、越南、老挝、泰国、马来 西亚、中国和缅甸等。

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雄性孟加拉虎从头至尾平均身长2.9米大约220公斤;雌性略小,测得大约2.5米长体重接近140公斤。孟加拉虎的猎物主要是野鹿和野牛。它们的领土范围估计是雌性10-39平方公里,雄性30-105平方公里。孟加拉虎的栖息地范围很广,包括很高、很冷的喜玛拉雅山针叶林、沼泽芦苇从、印度半岛的枯山上、印度北部苍翠繁茂的雨林和干燥的树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