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1—6年级数学知识点(16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图片)

本文目录一览:

小学1到6年级数学知识重点

(一)、数和数的运算(20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6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5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3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10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3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4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3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30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6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0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

(四)、量的计量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2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4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12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4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5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6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3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2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北师:

小学数学四年级前四个单元知识点总结

1、路程速度时间公式:s=vt v=s÷t t=s÷v

2、正方形周长公式:C=4a

3、正方形面积公式:S=a2

4、长方形周长公式:C=2(a+b)

5、长方形面积公式:S=ab

6、加法交换律:a+b=b+a

7、加法结合律:a+b+c=a+(b+c)

8、乘法交换律:a·b=b·a

9、乘法结合律:〔a·b〕·c=a·〔b·c〕

10、乘法分配律:〔a+b〕·c=a·c+b·c

11、角的大小分类,从小到大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2、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直角是90度,钝角是大于90度而小于平角的角,平角是180度的角,周角是360度的角.

13、三角形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4、三个角都是锐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15、三角形按边分类有: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6、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17、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记作0.1,0.01,0.001-----

18、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0、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2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4、学会画角

25、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6、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质量单位: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钱的换算:1元=10角=100分 1角=10分

时间单位: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1年=12月=365天或366天 1天=24小时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十一三十,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

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 C=2(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πd C =2πr

半圆的周长=圆周长的一半+直径 πr+d

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S=a2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ah

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 S=πr2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

表面积公式: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

正方体表面积=边长×边长×6 S=6a2

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 h

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S侧+2 S底

体积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V=Sh

(将近似长方体平放得到:圆柱体体积=侧面积的一半×半径 V=Ch÷2×r=2πr÷2×r=πr×r)

圆锥体体积=底面积×高÷3 V=Sh÷3或1/3Sh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上册

1、 数一数(1~10)

2、 比一比(多少、长短、高矮、)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第几、几和几、加法、减法、0的认识)

4、 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5、 分类

6、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7、 11~20个数的认识(数位的认识)

8、 认识钟表(整时、半时)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凑十、9、8、7、6加几,5、4、3、2加几)

10、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位置(上下、左右、前后、位置)

2、 20以内的退位加法

3、 图形的拼组

4、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5、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7、 认识时间

8、 找规律

9、 统计(条形统计图)

10、 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1、 长度单位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进位加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退位减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加减混合、加减估算)

3、 角的初步认识

4、 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2、2~6的乘法口诀)

5、 观察物体

6、 表内乘法(二)(7、8、9的乘法口诀)

7、 统计

8、 数学广角

9、 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

1、 解决问题

2、 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除法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 图形与转换(锐角和钝角、平移和旋转)

4、 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5、 万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6、 克和千克

7、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8、 统计

9、 找规律

10、 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

1、 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2、减法3、加减法的验算)

3、 四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估计)

4、 有余数的除法

5、 时、分、秒(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

6、 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

7、 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2、分数的简单计算)

8、 可能性

9、 数学广角

10、 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1、 位置和方向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笔算乘法)

3、 统计(1、简单的数据分析,2、平均数)

4、 年、月、日(年月日、24小时计时法)

5、 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

6、 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公顷与平方千米)

7、 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小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8、 解决问题

9、 数学广角

10、 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

1、 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

2、 角的度量(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画角)

3、 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笔算除法)

6、 统计

7、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8、 总复习

四年级下册

1、 四则运算

2、 位置和方向

3、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加法运算定律,2、乘法运算定律,3、简便计算)

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3、生活中的小数,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5、 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图形的拼组)

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 统计

8、 数学广角

9、 总复习

五年级上册

1、 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定律推广到小数)

2、 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3、 观察物体

4、 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1、解建议方程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稍复杂的方程)

5、 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

6、 统计与可能性

7、 数学广角

8、 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

1、 图形的变换(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

2、 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2、2、5、3倍数的特征,指数和和数)

3、 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和容积单位)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最大公因数、约分,5、通分最小公倍数、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6、 统计

7、 数学广角

8、 总复习

六年级上册

1、 位置

2、 分数的乘法(1、分数乘法,2、解决问题,3、倒数的认识)

3、 分数的除法(1、分数的除法,2、解决问题,3、比和比的应用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应用)

4、 圆(1、认识圆,2、圆的周长,3、圆的面积)

5、 百分数(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折扣、纳税、合理存款)

6、 统计

7、 数学广角

8、 总复习

六年级下册

1、 负数

2、 圆柱与圆锥(1、圆柱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2、圆锥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

3、 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3、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

4、 统计

5、 数学广角

6、 整理和复习(1、数和代数、数的运算、式与方程、常见的量、比和比例,2、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可能性,4、综合应用)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数学公式和重要知识点

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数学公式和重要知识点如下:

一、数学公式。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1. 单价×数量=总价;2.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3. 速度×时间=路程;4.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5. 加数+加数=和;6.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8. 减数=被减数-差;9. 被减数=减数+差;10. 因数×因数=积。

11.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12. 被除数÷除数=商;13. 除数=被除数÷商;14. 被除数=商×除数;15.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二、概念儿歌。

乘法口诀儿歌: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扑嗵扑嗵跳下水。

年月日的儿歌: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整。二月特殊不可忘。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认识时间的儿歌:

时针走过数字几,表示时间几时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时针和分针;小小表盘圆又圆,时针分针跑圈圈。分针长,时针短,一个快来一个慢。分针跑完一满圈,时针刚跑一小段。

一个数除几位数儿歌:

看被除数最高位,高位不够多一位。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不够商1就写0,商中头尾算数位。余数要比除数小,这样运算才算对。

小数加减法儿歌:

计算小数加减法,关键对齐小数点。用0补齐末位,便可进行加减。

四则混合运算儿歌:

通览全题定方案,细看是否能简便。从左到右脱式算,先乘除来后加减。括号依次小中大,先算里面后外面。横式计算竖检验,一步一查是关键。

解应用题儿歌:

题目读几遍,从中找关键。先看求什么,再去找条件。合理列算式,仔细来计算。一题求多解,单位莫遗忘。结果要验算,最后写答案。

四舍五入法儿歌:

四舍五入方法好,近似数来有法找。取到哪位看下位,再同5字作比较。是5大5前进1,小于5的全舍掉。等号换成约等号,使人一看就明白。

运算顺序歌诀:

今天不把别的表,四则运算聊一聊。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多位数读法歌:

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每级末尾如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记仔细。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读数规则永牢记。

多位数写法歌:

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哪一位上无单位,用“0”顶位要牢记。

多位数大小比较歌:

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位数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有关凑“十”法的:

看到9想到1,看到8想到2。看到7想到3,看到6想到4。看到大数加小数,先把两数换位置。

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多位数大小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看高位,高位数大数就大。

分数大小的比较:

分数大小的比较,分子、分母要记好。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

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抓住关键去分析。已知条件换成数,未知条件换字母。找齐相关代数式,连接起来读一读。

计量单位对口歌:

小朋友,快排队,手拉手对单位。看谁说得快又对。人民币单位元、角、分,进率是10要牢记。1元得10角,1角得10分,1元等于100分。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最大单位是千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米和千米也相临,进率1000是特例。吨与千克还有克,进率1000要牢记。形体单位更容易,相临100是面积,相临1000是体积。

大单位,小单位,大小换算有规律。从大到小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从小到大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进率是10移一位,进率100移两位,进率1000移三位。以此类推。

分解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方法是短除。除数是质数,商也是质数。表示的形式很简单:合数=质数×质数

公约数、公倍数与互质数:

公约数,公倍数,关键要把“公”记住。公有的约数叫做公约数,公约数中最大的,就叫最大公约数。如果公约数只有1,它们就叫互质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就叫最小公倍数。

求法有区别,千万别失误。短除只把除数乘,是求最大公约数。除数和商要连乘,是求最小公倍数。

1至6年级数学知识总结

小学1至6年级数学主要学习基础的计算和几何代数的初步认识。数与代数里面的基础概念,如数位、自然数、正数、负数等;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基础概念,如角、角的定点、角的边、三角形、四边形等。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背诵好九九乘法口诀表,做到熟悉个位数的相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牢固一年级知识,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1~6年级数学重点知识是什么?

1、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0,所以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等。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5、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如2、3、5、7、11、13等等。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0都是合数。

6、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7、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如·1254300000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亿。

8、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亿。

9、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

10、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11、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