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员工未提前30天辞职怎么处理(员工说不干就不干了,工资怎么发?)

员工未提前30天辞职怎么处理(员工说不干就不干了,工资怎么发?)员工未提前30天辞职怎么处理(员工说不干就不干了,工资怎么发?)


员工离职未提前30天劳动法怎么规定的

员工要辞职,应当向企业提前30日书面提出;若员工未提前30日通知即离职,是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此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其一,事先与员工约定该情况下赔偿范围,比如顶岗损失、招聘损失、培训损失、生产损失等。

其二,对于员工未提前30日通知而辞职,可不予批准,并坚持要求其提前30日通知后才可办理离职手续,告知员工利弊,包括职业史影响和损失赔偿。

其三,若员工坚持提前辞职,企业不予以批准,不办理离职手续,其离开后,企业可按旷工处理,并依据企业规章制度,以严重违规而予以解雇;若由此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可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员工离职手续

1、员工提出离职申请:正式员工需要提前三十天申请,试用期员工需要提前3天申请。

2、员工离职手续办理:主要是需要员工办理离职申请单的逐项审批、办理员工离职物品交接表、办理员工结算申请表、获取离职证明。

3、收回自身的相关材料:办理完离职证明需要拿回自己的相关材料,比如离职证明材料、养老手册、失业登记证、公积金卡等等。

4、关于补偿与失业金:如果是公司辞退自己,在结算的时候需要进行补偿,失业金需要自己主动去人社部门办理。

劳动法员工未提前30天辞职,如何处理

如果员工不提前通知,公司可以暂不发放其工资,但不能克扣劳动者工资。

劳动者辞职提前30天不通知,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因为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给单位造成了损失,用人单位是可以要求赔偿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员工不提前30天辞职,公司可以怎么办

法律分析:员工没有提前30天申请离职是没有经济补偿的,可以要求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除非是因为公司有以下违法行为导致你辞职的。“如果员工没有提前30天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就离职的话,必须向公司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很多用人单位也确实根据这条规定,从不按手册规定离职员工的工资里面扣除这笔费用。若是公司方想向员工主张损失赔偿的话,公司是需要承担举证责任的,公司方需要提供具体证据去证明该员工离职对公司造成的损失。具体损失的金额公司方可以事先在劳动合同或员工手册中与劳动者进行约定。比如,公司招聘员工所支付的费用,或招聘顶替员工所支付的费用以及给甲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员工离职未提前30天劳动法怎么规定的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就明确赋予了职工辞职的权利,而且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可。

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根据你的描述,这种情况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承担。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该条对劳动者无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劳动者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但法律并未规定劳动者未履行提前三十日的通知义务,需向用人单位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替代提前通知期。

有些用人单位认为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履行提前一个月的通知义务需要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金。那么劳动者没有履行提前一个月的通知义务,也需要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代通金。虽然这代表着不少用人单位的想法,但目前这种做法并无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只规定了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或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情况下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

员工离职未提前30天劳动法怎么规定的

员工辞职未提前30天通知公司,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可视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行为;《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根据以上规定,提前30日和以书面形式通知,这两个条件是构成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成立与否的基础。

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可。离职的时候工资可以按照约定的支付日期支付,劳动者也可以要求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结清。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损失的前提是损失的客观存在,因此,用人单位需有具体损失的证据,直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损失金额,本质上属违约金的约定,不符合法律规定,实务中难以获得法院支持。

员工离职解除合同方法

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可。离职的时候工资可以按照约定的支付日期支付,劳动者也可以要求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结清。

《劳动法》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法》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内的。

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员工未提前30天辞职怎么处理

员工未提前30天辞职的,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1、可以向员工说明相应情况,让员工等30天再进行离职;

2、员工确实要立即离职的,可以向员工说明相应的后果,员工实在坚持的,应当向员工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然后一次性结清工资,由于劳动者未按照规定辞职,还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其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员工离职未提前30天劳动法怎么规定的

员工离职未提前30天提出的,应当赔偿因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不需要支付赔偿。劳动者未提前提出的,应当赔偿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