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西蜀子云亭的子云是谁(西蜀子云亭的杨子云)

西蜀子云亭,请问子云何人?

子云是扬雄。

出自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区)人。

西蜀子云亭的子云是谁(西蜀子云亭的杨子云)西蜀子云亭的子云是谁(西蜀子云亭的杨子云)


西蜀子云亭的子云是谁 西蜀子云亭的子云是哪个

1、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子云是扬雄。

2、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区)人。

3、扬雄少年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长安,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扬雄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西蜀子云亭”中的子云指的是谁

西汉著名文学家杨雄,字子云,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得辞赋家,汉成帝时曾任给事黄门郎。王莽当政时,校书天禄阁,官为大夫。杨雄本成都人,但在成都并没有留下多少遗迹,却在绵阳西山留下一个子云亭,常为后世文人所吟及。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就是后人对杨雄在西汉文坛上所处地位的评价。杨雄早期曾以《长扬赋》《甘泉赋》《羽猎赋》等佳作闻名于世,与司马相如齐名。后来他又放弃辞赋之体,转而研究哲学,语言学,并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又著有《方言》,记述西汉时期各地方言,成为汉代一大著述家。

西蜀子云亭的子云指的是谁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的“子云”指的是西汉文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扬雄。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

《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子云指的是谁

杨雄 西蜀子云亭,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一环路西段西侧,西南科技大学西山校区南侧,在西山(凤凰山)风景区内 。西山风景区面积约0.3平方公里,以"西蜀子云亭"为中心,集名亭、古墓、寺观及秀山、碧水于一体。

《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子云指的是谁

杨雄 西蜀子云亭,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一环路西段西侧,西南科技大学西山校区南侧,在西山(凤凰山)风景区内 。西山风景区面积约0.3平方公里,以"西蜀子云亭"为中心,集名亭、古墓、寺观及秀山、碧水于一体。

杨子云的人物简介

杨雄从小勤奋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口吃不能剧谈,喜欢潜心思考。为人简易清静,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邀名当世有大度,非圣贤之书不读。曾从严君平,通《易经》、《老子》,善辞赋。年轻时,曾一度钦慕屈原、司马相如的辞赋。他以司马相如的赋为范本,写了不少华丽的辞赋,传至京师,为汉成帝所喜,召为给事黄门郎,与王莽、刘歆、董贤等为同僚。以后认为辞赋不过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法言·吾子》),转而研究哲学。他认为,“经莫大于《易》”,“传莫大于《论语》”,于是就模仿《周易》写了《太玄》,模仿《论语》写了《法言》。还撰写了《训纂》、《方言》、《苍颉训纂》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著作。王莽篡权后,杨雄为中散大夫。但他不愿趋炎附势,同流合污。所以甘愿寂寞,不参与朝政,在天禄阁校书,同时自己埋头著书。尽管如此,杨雄还是没有逃脱厄运。

由于刘歆之子刘歆为了讨好王莽,伪造了一道“符命”(即谶纬)进献给王莽,不料却坏了王莽的计划,于是被流入,“投诸四夷”。刘歆曾从杨雄学过上古文字,这就牵连到杨雄。治狱的使者来天禄阁抓杨雄,杨雄跳阁自杀,未死,后得免。以后一直默默无闻,七十一岁而死。

杨雄与诸葛亮齐名,在《陋室铭》中刘禹锡提及“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旧居来对比自已的陋室,有引诸葛亮与扬雄为自已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已的楷模,希望自已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