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司马迁的故事 司马迁的故事简短

公元前96年,汉武帝大赦天下,司马迁出狱,被任命为中书令,负责替皇帝处理奏章,起草诏书。但司马迁无意做官,一心著述。公元前91年,《史记》全部完成,共130篇,52万余言。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由个人独立撰写完成的史学专著。它融史学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为一炉,具有极为杰出的艺术成就,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史记》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由本纪、表、书、列传、世家五种体例构成,其时间跨度之长,篇幅规模之大,所述人物和事件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司马迁具有进步的史学观,他认为人们群众才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所以他打破阶级局限,不拘泥于所有史书只为帝王将相立传的传统,他将三教九流中的一些杰出人物,也写进了《史记》一书中。 《史记》也不是为统治阶级所唱的赞歌。司马迁继承了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他本着“秉笔直书”的原则,不歪曲历史,不粉饰历史,更不篡改历史。他是历史最忠实的记录者,不隐恶,不虚美是太史公作史的最大特色。 听说司马迁在写《史记》时,连皇帝的糗事都不放过,汉武帝派人从司马迁那儿,要来了《景帝本纪》和《《今上本纪》。 武帝不看则已,他阅毕大怒,将两篇本纪竹简书上的字全都削去,然后掷向司马迁。 《史记》一书中,还体现了司马迁强烈的批判意识。他结合自己的悲惨遭遇,控诉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个体生存的困境,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以及由这种制度衍生出来的君主极权,对个体生命的迫害和重压。 在《汉文学纲要》一书中,鲁迅认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司马迁写文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因此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界太祖,首推司马迁 《史记》不仅具有伟大的史学意义,它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价值。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的作品,它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后代的小说和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演化而来的。 《史记》的纪传体的体例,也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 泱泱华夏,史书浩如烟海。但梁启超认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史记》之列传,借人以明史;《史记》之行文,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史记》之叙事,剖析条理,缜密而清晰。”因此他主张对于《史记》,“凡属学人,必须一读”。 在《报任安书》一文中,司马迁说《史记》的写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马迁做到了这一点,《史记》以宏大的结构,体现了司马迁成熟、独立的学者意识,包蕴着司马迁对社会历史、人类命运及生存方式的独特思考。 《史记》是一部闪烁着正义和人性之光的著作,是司马迁蘸着血泪谱写的生命之歌,它既是历史,也是文学。 《史记》是司马迁矢志不渝、坚持理想的精神之体现,这种高贵的精神,如星斗,如火炬,感动世人,光耀千秋。 中国文学,如果缺少了《史记》,就缺少了一种风格;中国史学,如果缺少了《史记》,就缺少了一种风骨。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人类文明的版图上,《史记》是一部大气磅礴、空前绝后的作品,是一座巍峨壮丽、永垂不朽的丰碑,也是一首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绝唱。 仰望着这座丰碑,聆听着这首绝唱,我肃然起敬,同时黯然神伤。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