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端午节被韩国申遗成功(端午节被韩国申遗成功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本文目录一览:

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不要遗忘传统文化。

说到端午就想起了屈原、粽子和龙舟,能够成为世界遗产,说明端午对世界文化都是有很深的影响的,正是基于这个因素,端午被韩国申请成功,这让我们这些屈原的后代感到悲哀。

其实我们真的没有悲哀的理由,因为端午在没有申请之前,我们谁会重视这个传统,看看端午节渐渐变成了粽子节,一到这个节日大家只记得粽子,大江小河也几乎看不到龙舟的影子,传统文化渐渐被遗忘。

等到韩国人提出申请的时候,我们才感到端午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并没有为它作什么,最终结果也就很正常了。

“丢了”一个端午,我们该吃粽子还是要吃,纪念屈原的仪式还是要继续,端午不会因为被韩国人申请了世界遗产而变得陌生,想想我们所拥有的那些文化传统吧,如果我们不能发扬光大,如果不能和现代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就算申请了世界遗产又如何。

扩展资料:

中国端午节已于2009年成功申遗,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网络上流传的“韩国抢注了中国端午节,导致中国无法申遗”为错误讹传。

人民网2004年的报道《韩国的端午祭—不吃粽子,不赛龙舟,也不纪念屈原》,文中明确指出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吃粽子、戴荷包、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在韩国的端午习俗中并不存在。

2005年11月28日,人民网再次刊登了《江陵端午祭何以胜出》,文中明确指出:“除了时间上接近外,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端午祭已是两回事。

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在江陵端午祭中找不到影子。而端午祭中的祭祀、演戏、游艺等,都有着浓厚的韩国民俗特色。

韩国人申遗端午节成功了?

韩国人申遗成功的不是端午节,是江陵端午祭。江陵端午祭,是韩国江原道江陵市在端午时间段特有的一种巫俗祭祀活动,并不是特指一个节日。1967 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和重要无形文物,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

江陵端午祭以大关岭祭神为始拉开帷幕,为期二十天至一个月。活动期间将会举行各种巫法和祭祀典礼,并会举行跳绳、假面制作等传统游戏和体验活动以及精彩的巫俗表演、假面舞、农乐表演等。

扩展资料

中韩区别: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吃粽子、菖蒲、饮雄黄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缕,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在韩国的端午习俗中根本不存在。

韩国江陵地区的端午祭,同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祭祀、演戏、游艺是其主要内容。其中的祭祀仪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说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这也是韩国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无形文化财产的主要原因。

江陵端午祭期间的祭祀仪式主要来自神话传说,他们所祭祀的神灵是“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国师城隍“梵日国师”、大关岭国师女城隍郑家女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陵端午祭

韩国申请端午节成功了吗

韩国申请端午节成功了。但是韩国2005年申遗成功的是江陵端午祭,真正的端午节由我国在2009年申遗成功。

韩国的端午祭是一种祭祀活动,在三月底一直持续到五月初,韩国文化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也取名端午。

和我们的端午节有区别,因为它并非指一个节日。他们的这个活动,在1967年就被定为是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和重要无形文物,到了2005年11月25日,韩国提出申遗,最终成功。韩国一直致力于宣传自己的文化,尤其从韩剧等对外输出。

韩国对“端午节”申遗成功,你有什么感想呢?

韩国并没有对“端午节”进行申遗;韩国申遗成功的是“江陵端午祭”,属于韩国自己的节日,对中国并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韩国江陵端午祭”与中国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唯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而具体日期也不相同。

韩国申遗成功后,我国的端午节仍可申遗。因此,不存在两国的申遗之争,以及韩国胜出的概念。申遗是把文化的代表作品提出来,让全世界都能知道和分享。这与商标注册是两码事,不是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以后中国人再过端午节就要交费了。

扩展资料:

相关介绍:

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韩国申报“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话是“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

可见其本来源于中国,它原名“江陵祭”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直到1926年,因为其时间是从每年的阴历四月十五持续到五月初七,与中国的端午节相近,才更名“江陵端午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陵端午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被韩国申遗,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

你说端午节是谁的,那无疑是中国的了,端午历史就不说了,韩国以前是中国的附属国,韩国文化基本是来自中华文明,所以端午节绝对是起源中国的节日了,所以这是中国的端午节这是无需质疑的。

但是现在韩国也已经申遗了,这主要原因还是上面讲的韩国以前是中国的附属国,文化自然有很多相似之处。韩国现在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传统文化十分珍惜,所以自然就进行了江陵端午祭的遗产申请。

韩国端午祭和中国端午节有区别但是本质还是一样的,毕竟是中国传过去的节日。

中韩两国都有端午节这是历史原因,这也导致了中韩有很多相似的文化,那么未来还会有很多中韩类似文化被韩国人申遗,大家在情感上可能接受不了,觉得这是韩国抢走了我们的文化。但是看待这个问题还是要理性,换个角度看韩国申请了端午节这是好事情,有利于起源于中国的端午文化更好的向世界传播,从这个角度出发是有好处的。中国的问题是自己不够重视那些传统文化,看到别人申请了自己马上就感觉失去了什么一样,这完全没必要,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多思考怎么发扬现在的端午节文化,看看现在国内传统节日都成了购物节了,已经日益边缘化了,丧失了作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就连洋节都比端午节发展的要好。

所以我们如果要是感觉不忿的话,首先就应该检讨自己的问题,如果还是按照现在这个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以后啥节日都没了。

文化本来就不能把他当做是物品来看待,分什么你的我的他的,节日文化总体可看做是一些大家都认可并延续的行为习惯,赋予了一定的价值。既然大家都认可,那么就是大家的文化了,端午节就是这样的,中韩都认可并延续了这一风俗习惯,那端午节自然就成了两国人民的共同文化了。马来华人很多,如果哪天马来也申遗了端午节,那是不是要问端午节是马来的还是中国的,这有意义吗?

不管后期中韩相似文化有多少被韩国申遗成功了,中国的文化都是抢不走的;但是如果人们不重视,文化是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消亡的,想想小时候有多少风俗习惯现在都没了大家自然就明白了。所以这个问题重点还是我们自己人重视吗?

为什么韩国能够把端午节申遗成功。韩国的申遗成功意味着什么?是中国默认了,还是中国不承认这个申遗组织

原因:因为端午说不重视其实也是很重视的,说到端午就想起了屈原、粽子和龙舟,能够成为世界遗产,说明端午对世界文化都是有很深的影响的,正是基于这个因素,端午被韩国申请成功。

意义:端午不会因为被韩国人申请了世界遗产而变得陌生,中国所拥有的那些文化传统,如果我们不能发扬光大,如果不能和现代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申请了世界遗产也不会有大的意义。

中国既没有默认,也没有不承认这个申遗组织。就比如: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江清和激动地告诉记者:按文化部安排,端午节由湖北牵头申报世界非遗,成功了!

扩展资料: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对此,今天上午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无形遗产属于全人类共享,韩国申报成功并非坏事。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北大教授高丙中说过,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

这次韩国申遗成功,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迪:他们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借鉴意义。

参考资料:韩国端午"申遗"成功的启示-人民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